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27 11:49:09| 人氣9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抗癌广告都非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抗癌广告都非法

作者: 来源:央视国际 发表 时间:2005-07-04 11:21:55

前一条:探访来历不明的降压药 后一条:武汉九州医院:性病欺诈

  “目前的肿瘤治疗药品广告全部是非法的。”在5月底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方来英用这样一句话给形形色色的“抗癌”广告定了性——非法。他指出,药品监管部门从未审批过肿瘤药品广告,也从未有一个肿瘤药品广告通过审批。今年,有关部门将重点整治抗癌广告。

  “这些抗癌广告坑害患者,早该好好整治了!”著名肿瘤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在听说了这个消息后,禁不住击掌叫好。他对记者说,每次看到肿瘤患者被违法广告欺骗,白白浪费了金钱却没有看好病,他都觉得心痛。那些误导患者的人,“就应该被重罚、重判”.

  抗癌广告包围医院

  5月27日一早,记者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采访。刚到医院大门口,就看到右侧人行道上的一个大广告栏里赫然写着“国药准字抗肿瘤药品康逆胶囊”,好几个看着像外地人的求医者被这个广告吸引住了,专心致志地读着广告内容,有人还边看边点头,似乎对那些内容非常认同。转过头来记者发现,在医院两旁的人行道上站了不少人,这些人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宣传单、小册子、书,不断殷勤地塞到行人手里。记者也不能“幸免”,刚走上人行道,一个发小广告的人就迎了上来,一边说着“3个月根治肿瘤”,一边往记者手里塞东西。记者还没反应过来,又一个人跑过来,给记者塞了张纸,然后头也不抬地继续向路人发送。短短一二十米的距离,记者手里竟然被塞了多达17种宣传品。

  逃出这些人的“围追堵截”,记者仔细地看了看他们塞过来的东西,发现全是抗癌广告。这些宣传品做得五颜六色,简陋些的就是一张纸,却印着“抗癌报”之类的报头,看着很像报纸;舍得花钱的就是铜板纸彩色印刷;最夸张的是一本画册,里面竟然带了两张光盘,颇下了一番“工夫”。再看看这些广告的宣传口号,着实诱人:“为肿瘤患者创造第二次生命”、“只要器官不衰竭,就可以实现肿瘤根治”、“杀灭肿瘤细胞,防止复发、转移”、“总有效率达89.2%”……总之,怎么吸引人怎么来,连权威专家都不敢说的“根治”也被这些广告大量使用。

  不但医院门口如此,正规报纸上也能找到这些广告的踪迹。记者买了一张发行量很大的北京地方性报纸,刚一翻开,一则题为“让肿瘤患者‘带瘤生存’”的广告就“扑面而来”。报摊旁边有几个人也在翻看报纸,其中有一张还是健康类报刊,记者看了一眼,发现上面居然也有抗癌广告。

  “五张牌”包装抗癌广告

  随后,记者来到了孙燕院士的办公室。孙院士翻看着这些广告,一边摇头一边气愤地说道:“这些东西害人呀。它们都是假的,只不过骗人的手段不一样罢了。”接着,他给记者细数了抗癌广告的伎俩。

  一是打“国药准字牌”。由于保健品准字已经取消,一些保健品成了药准字,于是有些产品就趁机宣传自己是国家批准的“抗癌药”,但它们实际上还是保健品,而保健品根本没有治疗作用。孙院士说,这些产品的国药准字中大多有个字母“b”,这就说明它是保健品转过来的。比如“双灵固本散”的国药准字是“b20020428”;“艾康宝复方芦笋合剂”是“b20020801”。

  二是打“高科技牌”。比如“富硒口服液”,它自称“合微量元素硒与灵芝(孢子粉)两种抗肿瘤成分于一身”。一般患者不知道硒是什么,就会以为是高科技。孙院士告诉记者,硒这种微量元素有抗氧化作用,能提高免疫功能,但不能治疗肿瘤。还有不少抗癌广告说自己的产品是“基因药物”、“生物工程药物”,其实都是在故弄玄虚。

  三是打“专家牌”。对这一点,孙院士有最直接的感受,因为他就曾发现自己的照片出现在哈尔滨的一则抗癌广告上。他说,就算被这些人盗用了身份,还不能打官司。因为一旦打了官司,就等于替他们做了广告。遇到这种情况,真是让人憋气。此外,有的抗癌广告还会造个假专家。比如北京丰台长峰医院肿瘤治疗中心的宣传内容里有位黄长河教授,还是博士生导师,其实根本没这个专家。

  四是打“传统医药牌”。不少抗癌广告披着“传统医药”、“祖传秘方”甚至“民族医药”的外衣。孙院士表示,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就研究过不少“祖传秘方”,希望找到攻克肿瘤的办法,却一无所获。他认为,癌症是在上世纪才多起来的,所以,我国的传统医学是和西医一起认识癌症的,因此也就不存在抗癌“秘方”。

  五是打“疗效牌”。记者手里的一张“参红祛瘀散结胶囊”广告列举了3个“康复”病例,他们分别“患”了胃癌、食道癌和脑瘤,都号称吃这种药痊愈了。“这些病例显然都是编的。”孙院士看着这张广告直摇头。他说,最好的癌症治疗是个体化综合治疗,每位患者的情况不一样,怎么可能吃一种药大家全都好了。


后一条

抗癌广告害人不浅

  “肿瘤患者已经够可怜的了,可这些人竟然在他们身上赚黑心钱。”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林洪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气愤地说。她指出,抗癌广告泛滥会造成两个严重的后果。

  一是干扰患者的正常治疗。在肿瘤医院,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姓周的中学教师去年被发现得了胆管癌。住院治疗期间,他看到一则抗癌广告,上面打着少数民族医学的旗号,宣称“行医人”家传13代秘方,结合当代中医药科研成果,能够治疗癌症。广告上还有某卫生部门领导的题词和“行医人”在各地做报告的照片。“最打动人的”,是一个个病友的“康复”事例,有名有姓,还有家庭住址。周老师觉得不能丧失这个机会,就去试了试。结果,花了几万元,病情没有好转,正常的治疗也耽误了。不久前,他终于带着遗憾和悔恨去世了。负责给周老师进行治疗的医生叹着气说:“周老师本不该走得这么快。像他这样把希望寄托在抗癌广告上的患者太多了,但结果往往人财两空。”

  除了谋财害命,抗癌广告还在社会上散播错误观念,让人们以为癌症治疗有秘方,而正规医院治了这么多年也没什么起色,所以西医无用。孙燕院士告诉记者,经常会有患者或患者家属拿着抗癌广告“对号入座”,每次他都得花很长时间,耐心解释这些广告背后的骗局。但是,很多患者没有来咨询医生,直接落入了陷阱,对于这种情况,他既心痛又无奈。他强调说,恶性肿瘤非常复杂,人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它,但是通过医学界多年的努力,各类肿瘤患者的生存率都在提高。患者应该认识到,治疗肿瘤一定要选正规医院。

  林主任告诉记者,抗癌广告之所以泛滥成灾,主要是有几个原因让违规者钻了空子。

  第一,患者医学知识不足。“高科技”是一个很能蛊惑人心的概念,于是,很多抗癌广告就不断往“深”里说,往“玄”里说,弄得患者云里雾里,其目的就达到了。第二,患者的侥幸心理。癌症患者往往不愿放弃任何希望,他们提出要用广告上的方法试试,家人能忍心拦着吗——抗癌广告要的就是这种心理。第三,某些媒体不负责任。媒体的公信力比较强,但是,有些媒体为了创收,经常播放、刊登抗癌广告,帮了不法者的大忙。第四,监管不力。“双灵固本散”是典型的例子,很多专家和媒体都指出它在虚假宣传,但它依然活得潇洒自在,这说明我国对抗癌广告缺乏有效的监督、处罚措施。

  抗癌广告将受严惩

  不光是专家们痛批非法抗癌广告,一些受过骗的患者对此更是深恶痛绝。从肿瘤医院采访出来时,记者突然被一位三十来岁的男子拦住了。他用特别诚恳的语气对记者说:“这些都是骗人的,千万别信。”原来,他看到记者手里的广告,把记者当成了患者。当得知记者的身份后,他主动介绍自己叫张福旭,来自湖北,得的是甲状腺癌,相信过这些抗癌广告,结果花了1万多元钱,病还是没治好。他说:“你们一定要呼吁一下,让有关部门管管这些破广告!”

  旁边的一位患者也告诉记者:“这些抗癌广告可不得了,原来能发到病房里,现在医院管得严了,但是医院大门外还是管不了。”他希望记者赶快在报纸上呼吁一下,“好好管管这些骗子”。

  就在同一天,记者联系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广告监管司的屈建民司长。记者从他那里得到一个好消息:国家将对抗癌广告展开专项整治。

  据屈司长介绍,我国在2003年的《关于规范医疗广告活动,加强医疗广告监管的通知》中已规定,不许发布有关癌症的广告。但这两年来,抗癌广告依然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一是抗癌广告中的内容核实起来比较困难,难以定论。二是处罚力度还不够,不足以使发布者“伤筋动骨”。

  屈司长告诉记者,4月2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央宣传部、公安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信息产业部、卫生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了《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根据这个方案,工商、公安、司法部门要追究制作抗癌广告者的刑事责任;宣传主管部门将监督和惩戒违规投放抗癌广告的新闻媒体;医药主管部门负责取缔虚假医药。他强调说,把11个部门联合在一起,就是要下决心彻底改变现在的混乱局面。利用抗癌广告做虚假宣传就是犯罪,必须严惩。

台長: youaaaa8
人氣(9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癌症/淋巴腺腫大/惡性腫瘤/臍帶血 |
此分類下一篇:樂觀抗癌 患者存活之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