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2-15 11:20:50| 人氣4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古蹟的定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未介紹張家祖廟之前,有些觀念需要先澄清的,那就是『何謂古蹟』;這裡先就『古蹟』的定義及界定說明如下:
  一、定義:
  臺灣針對張家祖廟這類的『古蹟』指的就是:重要文化資產建築,他是人類經驗、智慧的累積與呈現。
  二、界定:
  依據日本國家對其分類為:
  (一)有形文化資產:
     有實際形狀得以保存的,有重要文化資產器物(如小香爐、筊杯等)、有重要文化資產建築(祖廟、祭壇、宗祠等),有重要文化資產埋藏物(金門陳偵墓等)、有重要文化資產名勝等等。
  (二)無形文化資產:
     凡在當時發生的事、物,這種因人而產生的特殊歷史事蹟等等,總稱為史蹟。如赤壁、莎士比亞故居等,其他尚有技術、藝術、風格等等均是無形重要文化資產。

  依以上所分,張家祖廟的建築,是歸類為重要文化資產建築;它列入古蹟,所憑藉之處何在?它的特色是什麼?這可從下列幾點思考:
  1、建築地點:為何選擇該處?有否歷史上的意義?是否有精神意義?智慧的意義?
  2、建築方位:坐落的方向是否蘊含某方面智慧?
  3、建築格局:有否重要代表性?
  4、建築形式:有否重要代表性?是否精緻、美好、動人?
  5、建築材料與建構:有否重要代表性、是否是技術的精華?
  6、建築物上對聯、文字與符號:有否足以代表當時期的特色?是否動人、有意義?

◆源起

1、
張家自文通公後陸續遷移至福建汀州府(客家聚落)清初時已落居漳州府 南靖、平和縣內,之後有一部分遷移至廣東沿海一帶;更有一部分渡海來臺,先後至臺中縣大雅鄉、西屯下七張大肚台地東麓一帶。十八、九世紀時,臺灣當時的社會正處於移民社會的結構,其中有以氏族組織存在的(以共同祖先為結合力)如馬堂張氏後裔,即以文通公的奉祀,透過定期祭祀的儀禮,強化族眾的凝聚力。故在臺的張家族人在同治九年(西元1870年)租借上牛埔(今水湳機場內)一民宅,俗稱「牛埔仔公廳」
2、
日據時期,明治37年(1904)因日在臺需有機場,而大量徵收土地,張家開墾因此受限,因而遷建於目前所在處。由族中代表出資籌建祖廟於1905年完工,命名為發祥堂。
3、 清初臺灣農民都是水稻種植業者,因此聚落的形成,是受水田和農業條件而定很難在山上開墾;張家即沿筏仔溪西岸。大肚台地東斜坡面,日據時期開水圳在海拔約高度90公尺處,呈長條梯田開墾。又因日據時期大力鼓勵蔗糖業,張家因此在大肚山開創出一番新氣象,代表臺灣開發使在日據期轉捩點的重要處之一。
4、 海拔30公尺至40公尺的河邊沖積扇是最易開挖出井水、泉水;此即先民在開墾上,運用智慧選擇地點,利用地形的最佳表現。
 
◆方位擇取
1、
分金線方位為坐西朝東略偏南五度。
優點:(1)正身背牆,可擋台地特有的下山風
   (2)龍邊護龍可擋冬季強勁季風
   (3)內院面東南東,有充分日照利於曬穀
2、
風水的觀點:地龍穴的選擇
前有活水(筏仔溪)灌溉。後有竹林、及『七星燈』(近於30—40公分的土堆)此喻地龍經過,左側後又有山泉出水,引氣集中渡入廟內可帶來好運,福蔭子孫。
 
◆器物
  客家人的主祀的神主牌,較簡單且為素面,如中間的神主牌位。
  漳州或泉州者的神主牌,較氣派複雜,如左右旁的神主牌位。
◆祭祀
  祭祖為張家祖廟最重要的民俗活動,因其陣會太多,故較一般祖廟的春、秋兩祭,再多出冬祭,即為春、秋、冬三祭。

來源:http://public1.ntl.gov.tw/readgp/confrec/9002/text094.htm

台長: 堂本和葉
人氣(45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風俗習慣 |
此分類上一篇:獻哈達的意義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