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2-04 12:59:15| 人氣3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電影] 《夜奔》裡的文字遺憾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照片是我這學期的主要上課大樓,BCSB的窗。2002-12-2 拍的,午後。

【《夜奔》裡的文字遺憾】

看《夜奔》時,我不斷想起關於「書」與「電影」作為同是藝術作品的形式差異問題。

著名文學作品多有被拍成電影的,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是最典型的例子,其他如早期台灣的《汪洋中的一條船》,許鞍華拍張愛玲的《半生緣》,謝衍拍白先勇的《花橋榮記》,甚至最近李安紅遍全世界的《臥虎藏龍》也是改編自王度廬的小說。

對於電影而言,改編文字作品最大的侷限在於想像空間及文學性。

書的讀者在文字裡可以自行建構作者意念,沒人知道令狐沖究竟長得是圓是扁、喝酒時到底有多瀟灑,也沒人確定張愛玲筆下的世鈞有著怎樣的上海書生氣質,所以每個讀者都在自己心中有一幅畫面、一張臉孔,是別人所沒有的。但電影卻是具像的媒體,要拍《笑傲江湖》,就非得給人看到東方不敗有多厲害,問題是,武俠小說裡面很多功夫都是一種無形的力的展現,那是抽象的精神,很難具體用戲劇形式表達,所以當香港武俠片總是用火光爆破來詮釋「九陽神功」及「降龍十八掌」時,就很難讓許多金庸迷信服。因為,中國武術裡深不可測的內力,怎麼可能是膚淺的大爆炸?

而至於書的文學性,也多半在於文字的魅力,這更是電影所難以企及的層面。誰能拍得出張愛玲世界裡那種彷彿穿越百世輪迴而至今仍綿綿不絕的淒楚?誰又能用影像精確表達白先勇血液裡含蓄醞藉的鄉愁?所以許鞍華的《半生緣》多使用原書對白卻顯得支離破碎,謝衍的《花橋榮記》更是無血無肉,只留場景與古早年代的軀殼引人遺憾。倒是李安聰明些,《臥虎藏龍》只取原著一段,劇本全面改寫,留住了精神但拋卻形式包袱,轉化成另一種李安式的文本才去拍成電影,就比較沒有不完整的問題。

因此如果從這些觀點來看,劇本文學性極強的《夜奔》在形式上捉襟見肘的問題,就一一浮上了抬面。這部電影雖然不是改編自文學名著,但卻給人很強烈「文字勝影像」的感覺。觀眾很容易會被片中英兒與少東的旁白所吸引,著迷於他們能夠真誠分享彼此心情的對話,甚至感動於句中的深情。然而,那都只是「語言」所給觀眾的震撼力,《夜奔》在影像表現上卻沒讓我們看到任何驚喜,尹昭德作為一個崑劇當紅小生的身段其實不夠力,看不出架勢,說服力極差;導演也沒抓住崑曲的舞台魅力,除了引用多句劇詞,「林沖夜奔」戲碼裡悲涼壯烈的隱喻在本片裡完全不見影子,使得角色過於平板,成為一部故事很好、劇本夠水準、內容卻看不到導演觀點的電影。

首次執導演筒的名製片人徐立功或許還不夠熟悉電影語言,所以他在《夜奔》裡使用了大量旁白,以劉若英、黃磊兩人對話(或者說,通信)的方式來交代情節,影像反而退至客位,只剩下輔助旁白的圖像補充功能。換句話說,如果《夜奔》的影像部分變成只是一張張靜態的幻燈片,配上本片對劇情交代得鉅細靡遺的旁白,給人的感覺並不會跟動態的電影差太多,就像是看圖說故事,刻意安排的象徵與對比反而顯得牽強。長城上英兒的拉嗓、大雪的夜裡林沖與少東分別、殺了人之後的林沖在暗夜中狂奔、鏡頭下浮生如過眼雲煙…我記得了許多片段的影像,記得了這個故事,但電影本身卻敲不進我內心深處。

所以《夜奔》最值得讚賞的部分其實是它的對白,那些精鍊的文句,句句有經典的潛力,散發《人間四月天》的味道卻沒有該劇的太過文藝腔,帶著優雅的文學氣質卻不會流於矯情。如果寫成一本書,它肯定好看而深刻,如金庸愛情裡的百轉千迴,如張愛玲回憶裡的惆悵無限。而《夜奔》電影的後半部已經控制不住節奏,飛快用旁白地匆匆走向結尾,導演將那些值得帶觀眾駐足細細品味的人世移轉,都遠遠拋在他的視線之外,太匆忙、太浮面,於是就連最後那尊自由女神像都顯得勉強而不搭軋。

那不是我們看電影的目的。如果只是要一個故事,看書就好了。電影該如《霸王別姬》那般從影像、表演裡深深揣度,該如《臥虎藏龍》那樣給我們一個真正帶著深刻情感、精緻具像化之後的武俠世界。因此,音樂裡凌亂混雜中西、旋律莫名跳躍於今古的《夜奔》,影像裡斷裂而沒有連結性的《夜奔》,導演把自己藏得太深的《夜奔》,最後仍注定走上寂寞的道路,在所謂真愛堅持、同志情感,甚或青梅竹馬的主題裡搖擺不定,只留下幾句發人深省的對白,讓很久以後無意間翻看劇本書的人,在腦中浮起無限只屬於自我的遐想。


2001-1

台長: yijia
人氣(3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