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翻譯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_英語論文
素質教育呼喚考試制度的改革。如翻譯社何盡快使英語中考測試與素質教育達到有機、和英文翻譯諧的統一,是廣大中學英語教師面臨的一個新課題,本文筆者根據對初中英語新教材教學後的“習得”分析,提出了中考英語測試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增加口語測試、擴大主觀題型比例的設想。
形成性評價;口試;主觀題型 應試教育離不開考試,素質教育也不排斥考試。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考試考查仍將是選拔人才的主要手段,是國家培養建設人才不可缺少的主要措施。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既要保留考試這個選拔人才的教育手段,又要改革考試的形式和內容。同志指出:“升學考試不改革,素質教育叫得再響也會落空。” 中考,通常是指高級中學和中等專業學校的招生考試,它既是高一級學校錄取新生的選拔考試,同時也是檢查和評估初中教學質量的一種手段。中考測試曆來被看作是初中教學的“指揮棒”,多少年來一直左右著初中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考什麽,怎樣考,用什公證麽樣的題型考,直接影響著教學的策略和方向,也是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分水嶺和試金石,所以,中考測試在實施素質教育的教學改革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素質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的今天,英語中考測試應如何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已成爲研究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如何深化英語中考測試的改革,使這根“指揮棒”發揮其正面效應,真正貫徹執行國家“中小學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的決定,已成爲當務之急。
本文筆者根據幾年來對初中英語新教材教學後的“習得”就此略陳拙見。 一、中考測試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實施英語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以受教育者現有的身心實際爲基礎,充分開發其身心潛力,使之成爲合格的社會成員和有個性化的個體。素質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質。英語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于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是教師,但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作保證,否則素質教育的實施仍只會是空話一句。那麽,什麽樣的評價才與素質教育相一致呢?從素質教育的角度上看,學生完成義務教育學習任務的合格(畢業)條件,應逐步地由一次性考試的分數爲唯一標准轉向平時學習中表現出來的智力因素(如學習習慣、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實際操作能力、學習方法等)與畢業考試成績相結合的綜合評定爲標准。就英語科來講,素質教育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它不但要從語言運用衡量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它不但要從語言運用上衡量學生外語學習的成績,而且還要從學習態度、文化感受力及性格完善等多方面全面考察學生的素質。
因此,筆者認爲素質教育體系下的外語學科評價方式應該是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産物,即它應該是這樣的一種模式:學習成績+學習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感受力+品格和性格的完善。形成性評價要求學生注意言語實踐,鼓勵所有學生合作學習,提倡在學習中培養性格,反映學習過程中的成功,它有利于促進學生英語素養的全面發展,更有利于爲學生提供多種表現的形式和機會,使具有不同特長的學生都有施展自己才華和體驗成功的機會,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素質基礎上能得到應有的發展,從而使學生樂于參與評估活動,建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形成繼續進步的動力,使素質教育“不求人人升學,但求個個成材”的口號真正得到落實。
這樣的評估實際上又是學生自我學習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是素質培養的過程。要進行這樣的評價,一方面,既需要轉變教育、教學思想和考試觀念;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一套科學的、合理的、可操作性強的評定辦法和標准。在實現這種綜合評定學生學習水平之前,筆者認爲,中考測試應在不降低大綱教學要求的前提下,適當降低試題的難度,給素質教育的教學工作以正確的導向,也就是說,我們的試題不是要“挖掘教材深度”,考出學生有哪些是“不會”的,而是要考查學生“會”哪些,學習達到了什麽樣的水准。
例如,對于英語語言知識的考查就要突出其基礎性、實用性和常見性,要結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盡量避免或減少純語言知識考查題,力爭實現試題功能的綜合化,以引導日文翻譯我們的英語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以培養大面積有用的人才爲出發點,從而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 二、增加口試,完善中考的整體結構 素質教育呼喚考試制度的改革。測試方式的全面性和多樣化,是教學質量強有力的保障,而英語的聽、說、讀、寫四種技能是英語能力體系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學生應具備紮實的基礎知識,並能正確運用基礎知識進行聽、說、讀、寫等口、筆頭的日常交往活動,這就是他們的英語素質。
因此,體現素質教育的英語測試應該在目標和形式上與此協調統一,爲素質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貫徹落實開辟道路。試想,如果學了幾年甚至多年英語,英語的考試成績也很好,但一離開課堂,離開考場,在生活中碰到實際問題時卻不知所措,那麽,我們的課堂教學是否成功呢?我們考試的效度、信度又有多少呢?而目前恰恰屬于這種情況,英語素質差不僅體現在中學,即使在大學,英語也是一壺燒不開的溫水。雖然自1993年使用新教材、新教法以來,課堂教學節奏加快,教學容量加大,課堂交流用語增多,中學生的英語交流意識和交流能力也明顯提高。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