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1-10 14:35:40| 人氣59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論魏晉南北朝典籍詮釋方法的轉變與影響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象數易學到義理易學—一論魏晉南北朝典籍詮釋方法的轉變與影響

報告者:佩玉
時間:民國91年11月7日

緒論

兩漢經學內部分化後,形成了今古文學家爭奪學術霸權的局面,再加上兩漢重視陰陽五行的風潮開始流行,讖緯之說也影響了兩漢經學的發展,致使今古文之爭及讖緯說,成為兩漢官方長期利用依附的統治工具。相對於儒學思想在漢代以提倡「經書」而抬頭的學術現象,魏晉時代的學者也以老莊思想注解經書,成就了更多元化的學術環境。
捨經而自作文是魏晉時代注經的特色,「各自論說,不相統攝」(《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提要》),使得清代四庫館臣給予魏晉南北朝經學「雜」的負面評論,但是其運用老莊語解經,卻為經學開創出新的詮釋空間。

魏晉時代王肅、王弼、何晏等學者反對鄭玄之說,發展開創出新的解讀經典的角度;其中王弼、何晏兩人崇尚虛無,喜談玄理,因此注經時常暗用老莊學說,而且以道家思想為主軸討論典籍,不但促進玄學思想的產生與六朝清談風氣的發展,更使經學注疏發生了變化。經書注解的多元化,導致南北朝義疏之學的興起,在經學史上可說是一大轉變,此現象也影響了唐代經學大一統的局面。

不僅如此,此種以老莊語注解經典的詮釋方式,不僅運用在傳統經書的解讀上,更發揮在外來的佛學思想傳播上,致使中國思想界出現了「格義佛教」、「六家七宗」,更奠定了日後佛教中國化的基礎。

此種以子學(道家思想)詮釋經典,或是「援道入佛」的格義方式,已經不同於兩漢以儒家思想為理據的章句訓詁,更相異於討論陰陽災異的讖緯系統,不但為學術典籍提供一新的詮釋進路,更為中國文化增添了更多的思考可能性。在給予此結論的同時,我們必須證成,為何魏晉南北朝的學術開展會突然從「儒家本位」的解經系統和神學領域的讖緯災異,搖身一變為玄學家的詮釋天地?因此,筆者欲對魏晉南北朝的《易》學進行分析比較【注1】,觀察其詮釋角度與方式的差異,進而探討魏晉南北朝新學風所開展出的新風尚與影響。

【注1】研究對象選擇《易》學的主要原因,《易》在於兩漢、魏晉南北朝兩大階段都備受重視,漢代經學家將其列入博士,魏晉南北朝的玄學家更尊崇其為「三玄」之一,而且其研究走向的變化關鍵也影響著魏晉南北朝其他學術面相,因此具有代表性。


壹、魏晉南北朝的《易》學概況

兩漢時代的易學研究,可大分為七家,包括了田氏易(田王孫)、梁丘氏易(梁丘賀)、施氏易(施讎)、孟氏易(孟喜)、京氏易(京房)、高氏易(高相)、費氏易(費直)等七家,其中今文經梁丘氏易、施氏易、孟氏易、京氏易四家於兩漢皆被列入博士,而田氏易只在西漢武帝時被列入博士,而其餘兩家皆未被列為博士。若將《易》學於兩漢立博士的現象與其他經書相較,立博士家數位居首位【注二】,可見其受重視的程度。但是相關書籍大多亡佚,唯有京房、孟喜、五鹿充宗、段嘉所撰《孟氏京房十一篇》、《災異孟氏京房六十六篇》、《五鹿充宗略說三篇》和《京氏段嘉十二篇》殘存,因此無法詳加比較。但是,從魏晉南北朝的易學研究,略可看出京氏易與孟氏易的研究方向與影響。另外,魏晉南北朝學者不但存續了象數易學的研究進路,更開展出義理易學的研究方向。




一、魏晉南北朝的易學學術面向:基本文獻與類別

(一)象數易學之餘續:因循漢孟、京象數易學者

1.三國吳虞翻《周易注》:《隋書》、《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均作九卷,唯《經義考》作十卷。虞翻(170-239,字仲翔,東吳會稽餘姚人。)《易》學為漢《易》中以象數解《易》之代表,傳漢代孟喜之學,宏揚卦變、互體、納甲之說。其發揮荀爽之剛柔升降說,將卦氣說引向卦變說,以卦變說解釋《周易》經傳文。其卦變說之內容,主要包括乾坤父母卦變為六十四卦及十二消息卦變為雜卦。其書又提出旁通說,即一卦轉化為與其對立之卦,六爻皆相反。其講卦變、講旁通,乃為使一卦變為兩卦以上之卦,然後再以互體說、取象說,解釋《周易》經傳文。虞翻《易》學,將漢《易》引向繁雜之途,清代學者王夫之評曰︰“漢儒泥象,多取附會。流及於虞翻,而約象互體,半象變爻,曲以象物者,繁雜瑣屈,不可勝紀。”《周易外傳.繫辭下傳》清孫堂輯本為十卷,收入《漢魏二十一家易註》。清黃奭輯本為一卷,收入納蘭性德《漢學堂經解》。

2.魏董遇《周易章句》:十二卷。董遇(187?-239?,字季直,弘農華陰人。)易學受鄭玄、荀爽、虞翻的影響極大,特別重視象數易,間陳新義。衍生出大衍論與體用說。

3.東吳陸績《周易注》:十五卷。陸績(188-219,字公紀,東吳吳郡人。)受象數易的影響,頗有新見。此書於《經典釋文敘錄》作十二卷。

4.東吳姚信《周注易》:十二卷。姚信(207?-267,字德祐,東吳吳興人。)受漢代孟喜的影響較大,屢次糾正虞翻的說法。

5.蜀才《周易注》:蜀才的身分未定,或曰蜀之譙周,或曰范長生,或曰王弼後人。此書的特色在於整合荀爽與虞翻兩家的卦變,以陰陽闡揚孟氏易學。

6.晉干寶《周易注》:清孫堂輯,一卷。《經典釋文.敘錄》云︰“干寶(字令升,東晉新蔡人。)《易註》十卷。《晉書.干寶傳》稱干寶”性好陰陽術數,留心京房、夏侯勝之傳,故其註《易》,盡用京氏占候之法以為象,而援文武周公遭遇之期運,一一此附之。“原書久佚,元人屠曾始輯其佚,明正德間其孫劬。重訂其書,收入《鹽邑誌林》。明姚士粼又採李鼎祚《周易集解》之文,輯成《干常侍易解》三卷,其書間有疏漏,清人丁傑為之補訂,張惠言將其刊入《易義別錄》。後馬國翰又參校其書,刊入《玉函山房輯叢書》。清人孫堂亦輯《干寶周易注》一卷。孫、馬二家輯本校其得失,以孫本為優。馬所輯者,孫堂遺漏一事;而孫所輯者,國翰遺漏九事。干寶解《易》,繼承京房以來漢易之傳統。漢《易》之八宮說、納甲說、卦氣說、互體說、五行說、八卦休王說,皆為《干寶易註》所吸收。孫堂輯本,收入《漢魏二十一家易註》。

7.南北朝學者:
蕭衍《周易大義》
劉昞《周易注》
姚規《周易注》
崔覲《周易注》
盧氏《周易注》

(二)義理易學的開展

1.王肅易學

(1)魏王肅《周易注》:清黃奭輯,不分卷。王肅(195-256)為古文經學派之集大成者,其《周易注》繼承費氏易傳統,註重義理,排斥今文經學派及《易緯》解《易》之傳統,不講互體、卦氣、卦變、納甲等。如釋坤卦“西南得朋,東北喪朋”云︰“西南陰類故得朋,東北陽類故喪朋。”(漢上易叢說引)此說本於《說卦》,不講荀爽之卦氣說,亦不言虞翻之納甲說。又如釋乾《文言》水流濕,火就燥云︰水之性潤萬物而退下,火之性炎盛而升上(黃氏逸書考)。此解與荀爽之乾升坤降說不同。王肅解《易》之學風,在當時頗有影響,如鍾會就著有《易無互體論》與荀爽、馬融展開辯論。王肅《周易注》,《隋書.經籍誌》、《唐書.藝文誌》均作十卷。南宋王應麟《困學紀聞》云︰“王肅註《易》十卷,今不傳。”其書至南宋已亡。黃奭採輯孫堂《漢魏二十一家易註》中之王肅《周易注》,又據玄應《一切經音義》、鄭剛中《周易窺餘》、熊過《周易象旨決錄》、陳士元《易象鹇解》四書增補考訂。收入《漢學堂叢書》。

(2)魏王肅《周易王氏音》:清馬國翰輯,一卷,其說平實有據,不採象數。唐陸德明《經典釋文.敘錄》云︰為《易音》者三人王肅、李軌、徐邈。《隋書.經籍誌》載徐邈、李軌作《易音》各一卷,王肅註一卷。其不言王肅著《易音》,當為王肅之《易註》兼及《易》音,而無《易音》專書。馬國翰據《經典釋文》所引七十餘條,輯為《周易王氏音》專書。收入《玉函山房輯佚書》。

2.何晏易學

魏何晏《周易解》:馬國翰輯佚之,作《周易何氏解》一卷。何晏(?-249)好玄理,喜談老莊,惜今所見佚文僅有四條,且多為一般說解,並無參雜玄理。

3.王弼易學

(1)魏王弼、晉韓康伯《周易注》:魏晉時期《易》學玄學化之代表作,其說易參以老莊,以「無」為天地之心,述爻象之理,一掃漢儒象數之說,尚名理。王弼(226-249,字輔嗣,魏山陽高平人。)注上下經及《文言》、《彖辭》、《象辭》等共六卷,後韓康伯繼承王弼思想,補註《繫辭》、《說卦》、《序卦》、《雜卦》等,共三卷,加上王弼所撰《略例》一卷,合為十卷。南齊王儉《七誌》將王、韓二家註文合為一書。《隋書.經籍誌》將二書分開著錄。唐初孔穎達等人奉太宗之命撰修《五經正義》,復將二家註文合刊。王弼說《易》,源出費直,認為註《易》應當注重闡明義理。故其所撰《周易注》,掃除象數之學,摒棄漢儒災異、讖緯之說,而申之以客觀存在義理,開後世以義理說《易》之先河。晉人孫盛評曰︰“至於六爻變化,群象所效,日時歲月,五氣相推,弼皆擯落,多所不關。”(《三國誌.魏書.鍾會傳》註)其書以儒道結合之玄學思想體系,對六十四卦作精闢解說。其云︰“天地雖大,富有萬物,雷動風行,運化萬變,寂然至無,是其本矣。”(《周易.復卦註》)其書頗為後世推崇,魏晉以後漸漸取代漢以來諸家之《易》註,唐朝時更被作為官方定本,而長期流傳於世。王弼《周易注》以傳解經,將《彖》、《象》二傳分別附於諸卦經文之下,將《文言》分別附於乾、坤二卦經文之下。其經傳合一之體例結構乃一大變革,被後世所沿襲。通行本有《四部叢刊》初編,阮元《十三經註疏》,樓宇烈《王弼集校釋》(1980年中華書局出版)。王弼關於易學的著作相當之多,尚有《易略例》一卷、《大衍論》三卷、《周易窮微》一卷和《易辯》一卷。

(2)魏王弼《周易略例》:一卷。係《易》學史上第一部方法論專著。主要論述解釋卦爻之基本原則及解《易》之章法凡例。全書分為上下二篇包括《明彖》、《明爻通變》、《明卦適變通爻》、《明象》、《辨位》五章;下篇舉出十一個卦例進行具體分析。關於解釋卦爻之基本原則,其論述有如下幾個方面︰其一,在對卦爻辭解釋問題上,主取義說,與漢易中象數派解《易》學風相對立;其二,一卦六爻,每爻意義各不相同。書中提出一爻為主說,即全卦之意義要由一爻決定。又由此導出一以統眾說。這反映王弼追求卦爻之統一性︰其三,對《繫辭》“神無方而易無體”之觀點闡發,提出爻變說,即爻象之變化複雜多端,神妙莫測;其四,認為爻義變動不居,難以推測,乃由於所處時機不同,時機不同則吉凶之義不一樣。並據此而提出適時而變說,主張因時而動,不固守某種既定格式,從而擺脫了漢易象數之學以互體、卦氣、取象等論吉凶之框框。王弼對《周易》體例之論述,排除了漢易中占候之術,而視《周易》為哲學著作,這在當時是一種新風氣,對宋明時期義理學派產生了很大影響。關於解《易》之方法,王弼在《明象》篇中,反對“案文責卦”、“存象忘意”而主張“忘象以求其意”。詳細地分析了言《指卦、爻辭》、象(指卦象)、意(指意義)三者之關係,提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之解《易》方法。“得意在忘象”不僅為解《易》之方法,並且對我國古代文藝理論產生過巨大影響。有《四部叢刊》影印宋本、何鏜《漢魏叢書》本、張海鵬《學津討源》本。樓宇烈《王弼集校釋》(1980年中華書局出版)收錄唐邢昺之註文。

4. 阮籍易學

魏阮籍《通易論》:論述《周易》義理的著名論文。阮籍依據《周易.序卦》對六十四卦卦名之解釋,論儒家之政治哲學,並雜以道家自然無為說,主張名教與自然相結合,其論述《周易》之性質云︰“易者何也?乃昔之玄真,往古之變經也。”認為《周易》為講變化之經典。又云︰“易之為書也,覆燾天地之道,囊括萬物之性,道至而反,事極而改,反用應時,改用當務。應時故天下仰其澤,當務故萬物恃其利,澤施而天下服。認為《周易》包容天地變化之法則。後世聖人可“觀而因之”、“象而用之”,聖王明君因時立政設教,則可以化亂為治,恩澤及於天下。收入“阮嗣宗集”,亞可均所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5.向秀易學

晉向秀《周易義》:清孫堂輯,一卷。向秀所作《易》註,世間罕傳,《隋書.經籍誌》、《新唐書.藝文誌》均不著錄。東晉張番採二十二家《易》,為《周易集解》,依向秀為本,亦入傳者絕少,唯唐孔穎達《周易正義》、陸德明《經典釋文》及李鼎祚《周易集解》問有徵引。孫堂據此三書所引,輯為一卷。其書採摭精審,比馬國翰所輯《周易向氏義》為優。(國翰貪多務得,所採失之於濫)向秀解大過卦辭“棟橈”云︰“初為善始,末是令終,終始皆弱,所以棟橈”;解益卦卦辭“利涉大川”云︰“明王之道,志在惠下,故取下謂之損,與下謂之益”,其說頗類王弼,故於象數之學獨少發明。收入《漢魏二十一家易註》。

6. 江左王學(宗王弼)之流裔

(1)晉韓康伯《繫辭註》。王弼《周易注》未及《繫辭》傳,康伯(331-379,本名伯,晉穎川人。)作《繫辭註》補之。此書在理論上闡發王弼之易學觀,進一步排斥漢易中象數之學,依筮法中取義說,從義理之角度說明《周易》之原理,進而將易理玄學化,使《周易》成為“三玄”之一。對宋明時期易學之義理學派產生過巨大影響。唐孔穎達修《五經正義》,將王弼《周易注》與韓康柏《繫辭註》等傳之註文合在一起,收入《周易正義》中。有《十三經註疏》本(以阮刻為佳)。

(2)東晉王廙《周易注》:十二卷。王廙(276-323,字世將,東晉瑯琊臨沂人)注易雖主王弼之玄理,但亦採漢象數易之說,無創意新見。

(3)晉黃頴《周易注》:十卷。黃頴(晉南海人)著此書的特色是立說平實、訓詁有據,不取象數,完全傾向王何之說。

(4)桓玄《周易繫辭注》:二卷。桓玄(369-404,字教道,譙國龍亢人。)今僅存佚文三條,大體屬於王弼、何晏一派。

(5)東晉張璠《周易集解》:十卷,《經典釋文敘錄》作十二卷。其依向秀本,集鍾會以來二十二家之易注,大抵屬王弼一派。

(6)南北朝宗王弼者:
褚仲都《周易義疏》
周弘正《周易講疏》
荀諺《周義繫辭傳》
沈麟士《周易要略》
顧歡《周易繫辭注》
明僧紹《周易繫辭注》
伏曼容《周易集解》
傅氏《周易注》

7.傳承河洛鄭學(鄭康成)者

劉宋劉瓛《周易義疏》
張譏《周易講疏》
二、魏晉南北朝的易學詮釋角度與方法

由上述的文獻資料分類發現,若以年代早晚進行區分,則魏晉以後易學有從象數易學走向義理易學的趨勢,雖然義理易學並未完全取代象數易學,但是研究方法與方向卻有了極大的改變,此改變的關鍵期與關鍵人物則在於魏國何晏、王弼兩大玄學家的身上。然而,改變並非偶然,因此筆者必須整理出魏晉各家詮釋《易》的角度與方法。

(一)從象數易學到義理易學(詮釋角度)

(將各家師承系譜加以彙集整理,分析出注釋者的身分[「魏晉儒家」、「魏晉道家」或「 魏晉陰陽家」],並以垂直的時間順序觀察其詮釋角度的演變。)

(二)由章句訓詁、卦變互體至玄理名理化(詮釋方法)
(找出數條重要具代表性的語辭,進行各家方法論規律的整理。)

三、小結:以子學詮釋經典的新突破

【注二】《易》學立博士者,西漢有五家(田氏易、梁丘氏易、施氏易、孟氏易、京氏易),東漢有四家(梁丘氏易、施氏易、孟氏易、京氏易);《尚書》學立博士者,西漢有四家(歐陽尚書[歐陽高]、大夏侯尚書[夏侯勝]、小夏侯尚書[夏侯建]、孔氏古文尚書[孔安國]),東漢有三家(歐陽尚書、大夏侯尚書、小夏侯尚書);《詩》學立博士者,西漢有四家(魯詩[申培]、齊詩[轅固生]、韓詩[韓嬰]、毛詩[毛萇]),東漢有三家(魯詩、齊詩、韓詩);《禮》學立博士者,西漢有五家(高堂生禮[高堂生]、慶室禮[慶普]、大戴禮[戴德]、小戴禮[戴聖]、周官),東漢有二家(大戴禮、小戴禮);易學立博士者,西漢有五家(公羊春秋、公羊嚴氏[嚴彭祖]、公羊顏氏[顏安樂]、穀梁春秋、左氏春秋),東漢有二家(公羊嚴氏、公羊顏氏);其餘典籍如《論語》、《孝經》、《孟子》和《爾雅》,在西漢文帝立博士,東漢則無。




貳、「玄學」詮釋系統的理據

(一) 「玄學」詮釋系統的學術背景與思想基礎

漢代儒學家利用注解經學、設立博士班鞏固自身的學術地位。但是,經典作為中性文本的存在,一定會因為日後學者思考角度的差異,而衍生出不同的詮釋方法與學術面向,使得「窮則變,變則通」為學術蓄積更多的可能性。因此,魏晉學者為了突破漢代學者的思想囹圄,必定衍生出一套新的詮釋法則,既然漢代經典詮釋在儒家學者與陰陽家學者的努力下形成一重要的系統,則魏晉學者則運用先秦諸子中道家的思想,並結合各家對「名」、「實」的觀點,創生出新的「玄學」詮釋系統。
此「玄學」詮釋系統的思想基礎有:
儒家之「正名」、「名足以指實」
法家之「循名則實」
道家之「道不當名」
稷下黃老之「因形定名」
墨家之「以名舉實」
名家之邏輯思想

(二) 「玄學」詮釋系統的理論方法

1、校實定名:

討論名、形、時三個基本範疇,確立定名求實的客觀性、概念與本質的關係,因此認為「形」是辨別名實、是非的唯一途徑。………………

2、辨名析理:

通過比較概念的異同,研究概念之間的聯繫,達到體認事物規律的目的。可藉此了解事物本身的規律與事物彼此之間的關係。……………………

(三)「玄學」詮釋系統之運用

1、以老莊語詮釋經典:以王弼《周易注》、《周易略例》為例

2、以老莊語詮釋儒家經典:以何晏《論語注疏》、《論語集解》

3、其他

(四)小結

因此,玄學家藉由其歸納出的規律,將老莊思想類比、聯繫至學者想要詮釋的對象,因此出現了以老莊語解釋儒家的現象。此一詮釋系統不僅只作用在經典之上,而產生了別於章句訓詁的義疏之學,甚至將應用層面擴及到日後佛教傳入實的教義傳播。…………………


参、「玄學」詮釋系統的影響

(一)形式意義:出現有別於章句訓詁的義疏之學

魏晉的經典詮釋已經有別漢代的章句訓詁,其開展出更多元的義理系統,間接地影響了隋唐義疏之學的大量出現,並促進了經學大一統局面的產生。………………………

(二)形上意義:有效地傳遞新思想內涵

東晉時,印度佛教原始教義傳入中國,當時為了提高弘法與講經的被接受度,因此採用老莊語以解經,可見玄學的影響相當深遠,竟然使中國出現「格義佛教」【注三】與重視大乘般若學的「六家七宗」。就玄學與佛學的共同性而言。兩者思想豐富,對於人生都有深刻地體悟、觀察,而且其諸多概念有類似之處:因此,玄學可以作為理解「佛學」的橋樑,如:無/空。…………………
【注三】教徒以固有的思想詮釋佛教教義。
肆、結論

《隋書》〈經籍志〉(卷三十二至三十五)中所著錄隋以前的圖書,四部經傳凡3127部,36708卷,其中亡佚者有3823部,43675卷;若加上道佛二經,則總達6520部,56881卷。其中,除少數古籍與兩漢作品外,十之八九皆魏晉南北朝人所作。雖然,南北朝之著作數量並不亞於魏晉,但南北朝之作品大都為義疏、集錄之類,除禮學與文學較勝於魏晉外,有關思想性之代表作,可說大半成於魏晉人之手。…………………………

台長: 工頭
人氣(59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學術 |
此分類下一篇:兩晉南北朝至初唐佛教所引發的學術震撼
此分類上一篇:漢代讖緯思潮與經學的互動及其發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