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6-07 23:12:51| 人氣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把30分的學生教成60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建立「公義」的教育理念 勿只偏愛300分、升學率、名校...>


------------------------------------------------------------------------------------------------



  首次國中基測成績公佈後,雖然幾家歡樂幾家愁,但媒體總偏愛優秀學生的成功故事。各校較勁的,也是能考上前面志願的學生數。至於後段學生的表現與心情,從不是討論、關注的焦點。一些教育資源不足的縣,超過六成學生基測成績部達百分的慘狀,更是無人聞問。



  基測之前,臺北市萬華國中曾因開放冷氣圖書館專供前百名學生溫書,引來輿論撻伐。這其實只是臺灣社會的縮影,如果賣力參與一場惡質遊戲是他們的錯,那麼遊戲規則是則是否更錯?



  教改十年總是在枝節上休休改改,卻從未觸及最需要改變的教育根本理念,亦即前述的遊戲規則。好的教育理念是自己和自己比,從學習中成長、進步,受教的過程當然愉快有趣;錯誤的教育理念是自己和別人比,以打敗他人來證明自己的優秀節出,受教育的過程充滿競爭與壓力。好的教育理念會用較多、較好的資源,把三十分的學生教成六十分;錯誤的教育理念讓老師只在乎班上學生考入名校的人數。



  設想一位異類校長把冷氣圖書館留給後段生,又助他們從三十分進步到六十分,但這些學生還是考不上好高中,這樣的校長仍得不到重視。社會不能一方面以升學率評斷國高中,一方面又指責他能力分班「棄卒保車」。這是邏輯錯亂,是道德目標與誘因制度不一致。要解決此錯亂,非靠「公義」的教育理念與考核制度不可。



  公義的社會不只追求人均所得成長,更重視所得分配是否平均,偏頗的社會常易造就少數富豪,並且藉由他們的高額收入提高人均所得,演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悲劇。窮人的短壽、高嬰兒死亡率、低成人識字率常發生在貧富差距極大的國家。一味追求經濟成長的社會不在乎這些現象,重視公義的政府則會農動資源幫助底層貧民。



  借用上述經濟發展的概念,「公義」的教育制度不只在意全校的升學率,更重視好壞學生的差距是否所小。可行的方法是:國中學生入學實應舉行一次全國性、不會有壓力的國小學歷測驗,並記錄各校、各縣市學生份數的平均數與標準差,這仍是該校、該縣市的起跑標準。載把這兩項數值與三年後機此分數的平均數與標準差對照,以這兩套數字的變化而不是升學率,代表各校、各縣市辦學的績效。平均分數進步的固然是好學校,標準差所小的更值得嘉許。教育部甚至可擬定加權的權重,表達對上述兩種價值觀的相對重要性。如此一來,教育單位就不必隱藏、拉平各校、各縣市來自出發點不平等的差異。後段學生是否進步也會成為關注焦點,能力分班則代表因材施教而非最無可逭。這種受教情境應該比較可愛吧!!



                    【摘錄自94.6.7聯合報】



台長: Miss【i】
人氣(5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