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13 15:04:49| 人氣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禪學與禪詩賞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各位同學們:

禪學與禪詩賞析,陳老師要求一定要記筆記,期中及期末考前會收回評分,而且一定要是用手寫的不能用電腦打字。

另外,他有預告期中考會出這一道題目:比較南禪宗與北禪宗有何不同?

只是不知道到時候他會不會真的出? 呵呵, 無論如何,以下這篇文章和老師這週上課的內容很相似,提供給大家做參考囉!
玉雪2005/9/13
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慧能「自性」觀的討論
郭其才(新亞研究所哲學組碩士研究生)

  佛教流派甚多,而在中國佛學支派中以禪宗的教義為最特殊。禪之一詞原是梵文「禪那」的略稱,其意譯為「靜慮」、「思惟修」,即安靜地坐在那兒,集中思慮,排除雜思,沉思默想,是一種使心靈寧靜不受干擾修煉方法,可以說是屬於戒、定、慧的「定」。禪宗在中國創立以後,除保留原來的靜慮修煉方法外,還發展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南禪宗,這個轉化的過程由最初的達摩(初祖)、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到六祖慧能為極致。

  據《六祖壇經》所記弘忍為了挑選「法嗣」傳衣砵,要弟子作偈表現自己的修為,神秀是弘忍的大弟子,為承傳弘忍的依砵而作了這個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弘忍對此偈的反應是「只到門前,尚未得入」,因為神秀「未見本性」。後來慧能對此偈作了一個修改,成為了有名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時弘忍心裏知道慧能是衣砵的傳人,為了免惹起弟子之間的惡鬥故意偷偷地把慧能叫來,夜傳《金剛經》後命他南逃。自此以後,禪宗漸漸發展為以神秀為代表的北宗和以慧能為代表的南宗。

  禪宗的起源又可追溯至古印度的釋迦牟尼在靈山法會上「拈花徵笑」的故事,相傳當時佛祖在法會上說法,後來佛祖不發一言,手持蓮花高高舉起向與會者展示,但在座的眾弟子都對佛祖此舉大為不解,唯有在佛祖旁邊的大弟子迦葉了悟拈花之意,破顏而笑,這時佛祖知道了迦葉已心領神會了佛教的根本精神,這個承傳的歷程因神話意味過濃而未能毫無存疑之處,雖然自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在唐未以後禪宗才實質地在中國創立,但這段具有濃厚神話色彩的記載作為不立文字、以心傳心的禪宗起源,也常被認為在精神上也是貫通的。本文以《壇經》為據論述六祖慧能對自性的看法。

  
佛學內容可總括為戒、定和慧三大範疇,究竟禪宗的獨特在那方面呢?勞思光先生從定方面區別慧能獨成一宗之教義。禪定以靜坐沉思,磨練意志為修持之工夫,這是傳統佛學所固有的。[1]依這個講法,神秀的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是依禪定的方向而來,是順傳統而來的表達,就慧能教外別傳之意而言,禪悟就並不是依「定」而立,而是在於「禪悟」。當五祖弘忍向慧能夜授《金剛經》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慧能大悟而說:「何期自性本來清靜!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慧能就明白到禪悟就是以「自性」為悟的對象,所以只要直指人心,一旦見性則是成佛。從另一方面而言,神秀和慧能相比,神秀的佛偈是主張以漸悟的方法實現佛性,而慧能則主張「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悟方式,所以可以說,對禪悟工夫了解的不同就是慧能南禪的獨特之處。而進一步而言,對「禪悟」工夫了解的不同實質和對自性的了解亦有分別。

  
神秀的修持工夫可以說是漸悟的代表之說,而慧能則是頓悟之說。這個分際的判定是就悟的方法而言。神秀以為修禪者要以持續性的工夫才能使心如明鏡,而更重要的是這個工夫不是一勞永逸,一有怠慢就明鏡惹塵。神秀這個想法和他對自性的了解很有關係的,而慧能自性的了解有別於神秀,所以兩者所主張禪悟就不同了。神秀的修持方式的本質是把自性作了對立區分而只停留在這個思惑中,因為一方面他肯定了心是可向清明之方面邁進,另一方面他又認為心有可能會落入不清明之處。神秀的偈「時時勤拂拭」之意即是認為心即只停留在這兩端徘徊。若我們問「誰在勤拂仕?」,依神秀之理路則只能以肯定一「某明鏡之誰」回答,或是以一「某惹塵之誰」回答,因為如果心己到無惹塵埃之境,則自是處於明鏡之境,反之,如果心仍是惹有半點塵埃,則當然是惹塵之境,無論是怎樣,他總不能說沒有「誰」在惹或不惹塵。但慧能的偈比神秀超越之處就是從這個「誰在勤拂拭?」的問題看到「自性」。慧能看出無論心落在什麼境地,那「自性」即「誰在勤拂拭?」中的「誰」,這「自性」本不是明鏡或不明鏡之任何一邊,所以自性根本不是那個「明境」的自性,也不是「惹塵」的自性,而是無論心處於何種狀態,如果我們能夠「悟」的話,悟即是以回溯方式了解自身,則這個在回溯中的主體就是自性。所以自性就是一」,即自性就是自性,所以從形式來說自性就只能是自性,而根本是無一物,無所謂惹塵之自性和清明如鏡之自性。神秀的偈仍是把自性以主客對立的方式看待,而不能抽離這個方式回到自身,而無法呈現主體真性。

  
順著自性的同一性而言,慧能提出了頓悟,頓悟就是自性呈現的根本途徑。《壇經》說:「善知識,法無頓漸,人有利鈍,迷即漸契,悟人頓修,自設本心,自見本性,悟即元無差別,不悟即長劫輪迴」。[2]依這段話而言,頓悟就是一足即蹴,中間沒有徘徊住來,沒有一步步的邁進的路徑,而是當下即時的呈現,不需回顧步驟,也不需重頭來過。頓悟觀念和佛性觀念是很相關的,慧能認為「不悟,即佛性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若從悟上說,自性即佛性,若不悟自性,佛性根本就是眾生。從另一種方式來說,如果自性觀念內薀了佛性觀念,悟就是以「自性」對其自身作了解,亦即對佛性作了解。這個方式實質是自性以相離又同時統一的方式進行。慧能說:「善知識,但離一切相,是無相,但能離相,性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體,於一切境上不染,名為無念,於自念上離境,不於法上生念。」[3]所以性體須以離相才能顯明,而離相的狀態就是無相,亦即是自性總是於離相中呈現為一超越的主體。換句說話,凡一對自身作離相作用,同時就
是當下自性(無相)的呈現。

  走筆至此,本文已嚐試論述了慧能對自性的看法。近代學者對禪宗有一個很中國化的自法,認為禪宗的創立和中國固有的心靈很契合。近代著名高僧太虛大師指出中國佛學的特質就是禪[4],近代的其他學者也傾於向把禪宗看為是和中國哲學心靈相關的。慧能入於堂奧,就是見悟自性即佛性,他更進一步立禪宗的法門於無念、無相、無住為本。《壇經》說:「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已來,皆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何名無相,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為人本性。」[5]這「於相無相」、「於念無念」以「無住為本」自是慧能禪宗的極致,陳勞捷先生認為「於相無相」、「於念無念」以「無住為本」的觀念和道家主張主體自由極有淵源[6],而勞思光先生則認為禪宗教義近於儒學心性論之旨而漸離印度各宗之說法[7],己故學者牟宗三先生則在《怫性與般若》一書中指出「禪宗,歷史地觀之,固是中國人所獨創,然就其所發之理境而言,則不是中國人的新發明,乃是靈活透脫的中國心靈獨喜這一境,亦獨善于這一境,因而沿『無法可說』一義而獨顯
光采耳。」[8]依這些看法,禪宗和中國實有很多本質上的相同。

  
本文認為禪宗自是源於傳統佛學的發展而來的,而禪宗和中國哲學精神相契的地方應是對「自性」的了解。慧能的「自性」觀念以現代哲學觀念來說即是「主體性」,我相信以上幾位前輩所指的應是主體性方面的契合了。

台長: 進資二甲+技資一甲
人氣(9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二技資一甲 |
此分類下一篇:資訊管理實務(質性研究)參考
此分類上一篇:本系學分班與乙級證照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