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08 18:24:16| 人氣2,0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佛陀身旁的七個女人(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給瑋泓與姿蘭的新婚小禮物

α 孫陀利女與旃遮婆羅門女

佛陀傳道的一生當中,曾發生過兩次重大的「性醜聞」。這兩次性醜聞,甚至被後人歸納為佛陀一生當中的「九罪報」。龍樹《大智度論》卷9,就曾以問答的方式,把這兩件性醜聞,列為九罪報當中的頭兩個,可見它們的重要性。龍樹說:

問曰:「若佛神力無量,威德巍巍,不可稱說,何以故受九罪報?一者梵志女孫陀利謗。……二者旃遮婆羅門女繫木盂作腹謗佛。三者提婆達推山壓佛傷足大指。四者迸木刺腳。五者毘樓璃王興兵殺諸釋子,佛時頭痛。六者受阿耆達多婆羅門請而食馬麥。七者冷風動故脊痛。八者六年苦行。九者入婆羅門聚落乞食不得,空缽而還。……」

龍樹並沒有明白說明九罪報中的第一「梵志女孫陀利謗」和第二「旃遮婆羅門女繫木盂作腹謗佛」。但是,《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菩薩處胎經》)〈行品〉(第三十四),卻對孫陀利女(該經名為「酸陀難提」),有簡略的說明:

吾(釋迦)昔一時在錦毘梨國,在一樹下,禪定行道,九十日不移處所。時彼六師名金那金離,有女弟子酸陀難提,興嫉妒心,欲障佛功德,自顯師道。女言:「我能使人,不供養佛。令師名聲,流布無外。」時彼女人,懷此謀心,日往佛所。經數日中,殺身埋精舍後園中。後來出死屍言:「佛殺人。」謗名流布,國人皆知。

《佛說興起行經》卷上,曾對孫陀利女的自殺,以及與佛陀的宿世因緣,有詳細的說明,大約是和情色有關。由於故事太過冗長,只好按下不談。

其次,旃遮婆羅門女在腰間藏著木盂,毀謗佛陀把她搞大肚子,《菩薩處胎經》〈行品〉,也有詳細的說明(該經旃遮婆羅門女,稱為旃遮摩那耆女):
時有旃遮摩那耆女,是阿闍羅翅舍欽婆羅弟子。受師明教,日來佛所。外現清信女法,內受邪師教。來往周旋,欲令人見。以草作腹,日漸令大。後以木盂繫腹,狀如臨產婦女。時邪師問言:「汝那得此娠?」報言:「我日往瞿曇沙門所,故有此娠。」師便瞋言:「誑我弟子,垂當生梵天!毀辱我弟子乃至於此!」時邪師將諸弟子并此女人,往至佛所。當於爾時,如來與無央數眾,而為說法。梵志至佛所,高聲唱言:「此沙門瞿曇,犯於婬欲,實不得道。自稱言得道。所作變化,皆是幻術,非真實道。」指此女人言:「眾人皆見不也?愛我此女,使令有娠。」發此語已,時天帝釋,化作一黃鼠,在女裙裏,嚙盂繩索,令盂墮地。眾人皆見,呵責罵言:「汝等師徒謗毀聖人。」促出國去。
孫陀利女和旃遮婆羅門女的毀謗,顯然對佛陀和整個僧團,具有重大的傷害。除了上面引文說到的「謗名流布,國人皆知」之外,《鞞婆沙論》卷七〈有漏無漏處〉(第二十五),也說:「不稱(不名譽)者曰旃遮女、孫陀利女。十六大國醜名流布。」

儘管釋迦生前,受到孫陀利女和旃遮婆羅門女,帶有情色意味的毀謗,但都被轉化成具有勸善作用的教說。佛陀往往從過去所造惡業的「本生」(過去世)的立場,來化解教徒的信仰危機。《佛說興起行經》卷上,當佛陀說完了孫陀利女「因緣」之後,接著就說:「以是罪故,無數千歲,在泥犁中煮,及上劍樹。無數千歲在畜生中,無數千歲在餓鬼中。爾時餘殃,今雖作佛,故獲此孫陀利謗。」而當佛陀說完了旃遮婆羅門女謗之後,也接著說:「今雖成佛,諸漏已盡,諸善普集,本行不朽,從無數劫,修清淨行,行業果報,難可得離佛身如是。」

台長: 楊風
人氣(2,08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文化輕擊 |
此分類下一篇:佛陀身旁的七個女人(3)
此分類上一篇:佛陀身旁的七個女人(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