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05 11:42:20| 人氣225| 回應0 | 下一篇

史記與司馬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國文科作業-史記與司馬遷

企二勤 林玉婷 9443059

成書過程

司馬遷,字子長,漢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人,據王國維考證,司馬遷約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西元前145年),卒於昭帝始元元年,(西元前86年),年60歲。<太史公自序>說自己:「遷生龍門」,因為夏陽在黃河岸邊,不遠處有座龍門山,是傳說中「鯉魚躍龍門」之處,地靈人傑。

可從<太史公自序>了解司馬遷,其頗以史官世家為榮。由中可知,對司馬遷影響最大的是他的父親司馬談。司馬談學識淵博,曾任漢武帝的太史令,他的<論六家要旨>是我國古代思想史上一篇重要的學術論著。司馬談希望自己的兒子繼承史官的世業,所以從小就用心栽培司馬遷,司馬遷自小便閱讀各種經史子集,也拜董仲舒學習「春秋」、孔安國學習「古文尚書」等名儒為師,我們可以把他的一生分成五階段:

一.居家讀書期(幼年~二十歲)

二.壯遊南北期(二十~三十六歲)

→二十歲之後,曾數次出遊,足跡遍及大江南北,採集許多遺聞軼事。

三.繼志寫史期(三十七~四十七歲)

四.忍辱著書期(四十七~五十六歲)

→天漢三年,因李陵事入獄,受宮刑。出獄後,發憤著述。

五.晚年(五十七~六十歲)

 司馬談臨死前,遺命司馬遷完成本欲自己完成的史書,他立志繼承父業,但因李陵事件差點中斷他的志業,然而想及父親的遺業未成,《史記》草創未就,史公勇敢地接受宮刑,死罪雖免,心中創傷卻極大,甚至一度想自殺,但想及「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想及先聖先賢多年在苦難中完成一番事業,於是打消自殺的念頭,忍辱以完成不朽的事業,而寫成史學巨著-《史記》,所以《史記》可以算是史公的「血淚之作」!

體例

中國第一部「正史」,藉由了解中國古代史的唯一文獻。被譽為「紀傳體」史著的鼻祖,記載由皇帝直至漢武帝期間,即司馬遷當世前後二千多年的史事,是一部通史著作,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開創新的史著寫作手法,以「人」為中心,綜合零碎的資料,成為一種完備的系統,對後世具有開創性的意義。書中分為

『十二本紀』-帝王世家、政績事件。

『三十世家』-王侯封國、開國功臣和有特殊地位、特殊影響的人物。

『七十列傳』-有影響力的人物事跡。

『十表』-譜列帝王、諸侯、將相大臣世系、爵位和簡要政績。

『八書』-歷代典章制度。

李陵事件

 事情發生在漢武帝天漢二年(西元前99),他的同僚李陵出征匈奴時被圍,在矢盡糧絕的情況下投降匈奴。消息傳到長安,武帝大怒。朝廷的文武百官,都大罵李陵投降可恥。司馬遷不作聲。武帝問他有何意見,書生氣息十足的司馬遷百言不諱地說:「李陵轉戰千里,矢盡道窮,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他雖投降,尚屬情有可原。臣以為只要他不死,他還是會效忠漢朝的。」盛怒中的漢武帝聽了司馬遷這番話,認為他是為李陵辯解,是在故意貶低當時正在打匈奴而又很不順利的李廣利,於是命令把司馬遷判為死罪(或以腐刑=宮刑代替)。漢武帝時代,判了死罪的可以出錢五十萬減死一等。但家境並不富裕的司馬遷拿不出這一筆錢,只能受「腐刑」(宮刑)來選擇「偷生」這條路。不幸的遭遇,使司馬遷精神受到極大刺激,曾一度想自殺,但他想起了父親的遺言,又以古人孔子、屈原、左丘明、孫子、韓非等在逆境中發憤有為鼓勵自己,終於以驚人的意志忍辱負重地活了下來。身心備受摧殘、忍辱含垢生活的司馬遷深知,「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他決心以殘燭之年,完成父親要他完成的史書。經過六年的囚禁生活,征和元年(西元前93)終於出獄。武帝對司馬遷的才能還是相當愛惜,任命他為中書令。從此他埋首奮發著述,終於完成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中家之言」的巨著-《史記》。

<秋官>中酷刑的施受規則

<秋官>中有五刑來執行刑罰,以下略述其施受者的充要條件

(一) 墨罪

別名:黥面。施行方法:「在人的臉上或身體的其他部位刺字,然後塗上墨或其他顏料,使所刺的字成為永久性記號。」

(二) 劓刑

別名:割鼻、毀艮。施行方法:以刀割鼻,常與黥面並用。

(三) 宮刑

別名:椓陰、宮辟、腐刑、去勢。施行方法:割除男子生殖器官以及幽閉女子。

(四) 刖刑

別名:斷足、髕足。施行方法:斷足或是斷膝蓋骨。

(五)大辟-死亡

1.車裂,別名:車轘、五牛分屍、五馬分屍。

2.斬,別名:鈇質(要(腰)斬之罪)、椹質。

3.殺,別名:斬首。

台長: 小辣椒
人氣(22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作業區 |
此分類下一篇:行銷總結
此分類上一篇:上帝的黑名單之讀後心得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