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08 22:54:00| 人氣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曹德旺條件苛刻捐款完成 10萬人受益差錯低于1%

  曹德旺 福耀集團董事局主席
  曹德旺:這些是他們那邊寄過來的檔案,這是(云南)尋甸縣的包裝箱上粘貼的發件地址顯示,那些郵件分別來自云南、貴州、四川、廣西、重慶北京等地,箱子里裝的全部都是善款發放過程中的各種登記表、花名冊的檔案資料原件。
  記者:村的申請表。每一戶都有?
  曹德旺:每一戶,每一個人。
  記者:這些箱都是嗎?
  曹德旺:都是。
  記者:這一共是有多少個縣?
  曹德旺:應該是十幾個縣。
  記者:一共多少戶呢?
  曹德旺:九萬多戶。
  裝滿檔案資料的包裹碼放了四五層,足足有幾十箱,2億捐款項目資助的17個縣、120個鄉鎮、5820個自然村、92150戶貧困家庭的資料全都在那里。曹德旺告訴記者,他做慈善這么多年,還是第一次收到這么詳細的原始資料。
  曹德旺:他們也做的很細,實際上也就是扶貧基金會,來證明他花多少精力在做這個事情。
  曹德旺告訴記者,除了這些資料,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中國扶貧基金會每個月都會發來關于項目進度的工作簡報,并邀請他的代表前往西南五省現場監督。
  曹德旺:應該挺滿意的,對他們這種做法,我們感到滿意,因為起碼他很認真,很負責,真正組織履行合同。
  曹德旺所說的合同,就是那份被外界稱為“史上最苛刻捐款”的2億善款捐贈合同。曹德旺向合同的執行方——中國扶貧基金會開出的條件手工包是,半年內必須將2億元善款發放到近10萬農戶手中,差錯率不得超過1%,管理費不超過3%,遠低于我國《基金會管理辦法》規定的最高10%的管理費比例。合同還規定,曹德旺有權對善款發放情況進行抽查,差錯率如果超過1%,基金會要按超出部分的資金的30倍進行賠償。
  記者:現在讓您回過頭來看,您覺得您提的條件苛刻嗎?
  曹德旺:我認為如果提出的條件苛刻,我就不會提出來,當然我不認為這是很苛刻的,我是通過精密測算的,算出哪里需要多少錢。
  直到今天,曹德旺的觀點依舊非常明確,扶貧基金會既然在規定時間履行完了合同,這就表明,自己提出的條件并非外界所說的那么“苛刻”。而中國扶貧基金會對3%管理費的態度又是怎樣的呢?
  陳紅濤 中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助理
  陳紅濤:我們3%的話,是主要覆蓋中國扶貧基金會所發生的費用,實際還有很重要一部分就是我們省、縣、鄉、村,特別是鄉村這級基層干部,配合完成大量的工作,也就是說這個過程當中實際上地方政府他們是這個額外的又為這個項目投了很多的投資,比如說我們把責任轉嫁給地方政府了。
  陳紅濤說,在整個項目執行過程中,中國扶貧基金會抽調了70名工作人員,從高校征集了500多名志愿者參與,但還有更多的人員來自西南五省縣、鄉、村各級政府部門和扶貧辦,總數接近萬人。如果把這些人力、物力折算成本,將遠遠超出3%的管理費比例。但是對于這個算法,曹德旺并不買賬。
  曹德旺:各縣扶貧辦要不要去做,你是不是國家發工資給你?
  記者:您覺得他們是理所應當的。
  曹德旺:當然了,我連謝謝都不用講,這是你的職責應該去做的,為官一方,造福于民一方,你說是不是?”
  1946年出生于福建福清的曹德旺,因為家境貧寒,9歲才上學,14歲就被迫輟學。拉板車、賣水果、修自行車、賣玻璃,為了謀生,他什么苦活都干過。41歲時,曹德旺成立了福耀玻璃公司,當年的鄉鎮小廠,如今已成為市值超過340億元的跨國集團。早在十多年前,曹德旺就開始了他的慈善事業。1998年長江水災,他捐出了300萬元,此后,汶川地震捐款2000萬元,玉樹地震捐款1億元,截至目前,他的個人捐款累計已超過十億元。年輕時吃過的苦,讓曹德旺對貧困有著切身的感水餃包受,所以他對捐出去的每一分錢都精打細算。
  2010年西南大旱造成人畜飲水困難,農作物大面積絕收,曹德旺親眼目睹了西南貧困山區農民的生活困境,在做出2億元捐款的決定之后,如何確保善款更多地發放到災民手中,成為曹德旺最大的心愿。
  曹德旺 福耀集團董事局主席
  曹德旺:有人自己說太少,我說太多了,下一次沒有3%,還可以再省一點。你知道省一點的意義在哪里,你省兩千塊多一戶,多救濟一戶。我希望在城里頭有工資拿,有工資的人,要去關心那些真正在貧困線上面的人。
  兩億善款發放給西南五省旱災區十萬貧困戶,每戶發放兩千元,兩千元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呢?記者前往云南進行了調查。
  云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距離省會昆明只有90多公里,但卻是一個國家級的山區貧困縣,也是曹德旺2億捐款的項目縣之一。記者此行的目的地是尋甸縣甸沙鄉甸沙村,距離縣城大約30多公里,但在崎嶇的盤山路上,記者的車卻顛簸了將近兩個小時。在甸沙村草海子村民組,記者見到了37歲的苗族村民羅永祥。
  羅永祥 云南省尋甸縣草海子村農民
  羅永祥:去年草料缺乏,所以牲口全部都,相當多一部分牲口就是因為缺草就餓死了。”
  羅永祥所在的草海子村,海拔高度2100多米,大多數農作物在那里都難以生長,村民只能靠種植土豆維持生計,年人均收入還不到1000元。而在2010年,大旱卻使他們本已貧困的生活雪上加霜。
  羅永祥:去年小麥全部絕收,連牲口也沒有草,人也沒有吃的。
  草海子村有96戶村民符合曹德旺捐款項目的資助條件,去年10月底,羅永祥也拿到了2000元善款。他告訴記者,這2000元錢中,他花1200元買了5只小豬仔,剩下的錢買了糧食。因為去年糧食絕收,現在只能把蘿卜秧煮一煮,當做喂豬的飼料。由于缺乏營養,幾頭豬仔喂了四個多月,還沒長到50斤。
  羅永祥:長得慢,因為就是面(飼料)跟不上,要長得到快速就要面多一點才會長,家里面就有那么一點點面,還要保證人吃。如果給豬喂多了,那人就沒得吃了。
  盡管豬仔長得很慢,但羅永祥還是對它們寄予了厚望。
  羅永祥:兩個就留著自己過年。賣三個, 2000多塊錢就夠明年孩子足夠一年的生活費,就準備到明年的生活費。
  在對甸沙鄉草海子村、大垴村、蘇撒坡村的走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對于年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的山區貧困農民來說,每戶2000元的善款算得上是個不小的數字。統計顯示,在曹德旺慈善捐款資助的農戶中,45.8%的農戶把2000元善款用于賣糧買米,解決吃飯問題;51.6%的農戶購買工具、家畜、種子、化肥等生產資料,用于生計恢復。作為一筆救災捐款,曹德旺2億捐款項目確實起到了很好的“救急”作用。
  主持人:我們的記者告訴我,在走訪完側背包那些受災的貧困戶之后,才真正理解了曹德旺先生當初為什么極力地把善款的管理費壓得那么低。就像他說的:“多省出2000元,就能多救濟一戶。”2億善款,6個月時間,9萬多農戶,1%的差錯率,3%的管理費,這幾個數字就是曹德旺“最苛刻捐款”的關鍵詞。為什么用了“苛刻”這個字眼?這2億元善款,究竟是怎么發放到西部五省的貧困戶手里的。接著記者調查。
  陳紅濤 中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助理
  陳紅濤:其實1%瞄準主要說的問題,錢發給誰的問題。
  全程參與項目的執行陳紅濤告訴記者,為了實現差錯率不超過1%的目標,扶貧基金會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確定受助對象。
  陳紅濤:我們跟自然村村長聊天,如果你們村30戶,我們給你27戶,就是27戶拿,有3戶不拿,你怎么辦?(他說)那好辦點,我自己不拿,我再動員兩個老黨員不拿。那我說只給你15戶,要有15戶拿不著怎么辦,他想了半天,而且我跟他說,你不能拿了錢大家以后平分,他想了半天,要么這個錢就別要了。”
  一個自然村的情況就這么復雜,而面對5個省的9萬多戶受助對象,錢究竟應該發給誰?基金會也絞盡了腦汁。他們首先在5個省確定了17個項目縣,再按照受災貧困村獲捐資格的優先排序,鎖定受助村,進而用“排除法”確定受助的貧困戶。
  陳紅濤:在村里面包括村長,還有領國家財政補貼,這樣的人不給,然后家里蓋房子,房子兩層以上磚瓦結構的等等,類似這樣的話,我們制訂了通用的15條。
  在確定受助農戶的過程中,基金會采取了由村委會和村民小組提名符合條件的農戶名單,再經民主討論決定,而后進行公示的方法,同時向村民公布監督舉報電話,接受投訴和舉報。最后組織志愿者前往項目村,對受助農戶信息進行入戶復核。
  陳紅濤:最后經過我們這個志愿者入村去復合,這個淘汰了2%,如果沒有這個過程淘汰2%,沒有這2%,就曹先生要求(差錯率)1%就達不到了。
  在尋甸縣甸沙鄉,記者見到了鄉里的扶貧專干秦玉飛。在曹德旺捐款項目中,甸沙鄉接受的捐款總額有340多萬,分發給1700多戶農民,秦玉飛要負全對每戶農民的信息進行登記核實。盡管項目已經完成了半年多,但秦玉飛至今還保留著一部分資料。

台長: ︶ ε ╰
人氣(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