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1-19 23:24:47| 人氣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美國商標申請流程 美國商標申請推薦事務所~美國商標申請必看

香蕉放冰箱會致癌?2015年2月“科學”流言榜發佈

人民網北京2月28日電(記者 馬麗)2015年2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佈。“自制水果酵素減肥”和“放冰箱會致癌的食品黑名單”等紛紛入榜。

榜單如下:

1、跑步比久坐死亡率高?

來源:一則“跑步比久坐死亡率高”的微信,引起一場軒然大波。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項在丹麥進行的長達12年、涉及近1500人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每周最多跑步3次,每次不能超過48分鐘。如果超過瞭這個運動量,死亡率和從來不運動的人群一樣。

真相:根據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JACC)上的原文和雜志配發的述評,實際上,這項研究有三項最重要的結論:第一,與久坐不動的人相比,即使每周隻跑步1次,也有非常大的獲益,死亡率明顯下降。第二,每周跑步60分鐘至80分鐘,分成2次或3次跑完,是最佳的跑步方式。第三,每周要是以較快的速度跑步3次以上,時間達到瞭150分鐘的話,與久坐者相比,沒有取得獲益。可惜的是,在微信上隻強調瞭第三個,前兩個完全被無視瞭。關於這個研究,事實上,由於樣本例數少,在三項結論中,隻有第一項研究從統計學上比較確定,第二項和第三項都沒有達到統計學差異,換句話說,隻是表現瞭一定的趨勢。

關於體力活動的量是否存在一個上限,超過這個界限就是增加疾病的風險,甚至死亡?這一點目前存在爭議。有些研究提示,不管運動量是多少,運動的人都比不運動的人活得長,但也有研究表明,長期劇烈活動的人,心肌受損的可能性高。所以隻有推薦的運動量,但沒有對運動的量作出明確的限制。在這項調查中顯示,最健康的跑步頻率是每周跑3次,總量144分鐘以內。

2、自制水果酵素排毒減肥?

來源:近日多篇標題為《自制水果酵素可排毒減肥》《教你自制水果酵素原液》的網帖在網絡上被大量轉載。照網帖說明,隨便切上七八種水果,放入清水和大量白糖,密封發酵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就能得到一瓶所謂的“酵素原液”。

真相:國傢高級營養師呂萬勇指出,酵素的本質其實就是?。?是蛋白質,口服後在胃酸、消化液中的蛋白?作用下會變性甚至分解,就失去瞭生物活性。這種“原料加糖,密封存放”的制作方法,和做泡菜的過程基本一致,本質是一種自然發酵。但是,?在整個發酵液中的含量很低,達不到有效量,而“水果酵素”中的其他成分,乳酸和酒精作為主要發酵產物,並不具有“水果酵素”的宣傳功效。

不僅如此,食用‘水果酵素’可能還會對健康造成一定危害。自制酵素制作時需要加入大量的糖,增加瞭糖的攝入量。此外,在自然界中,水果表面的微生物組成十分多樣,除瞭發酵需要的酵母菌或乳酸菌外,還有其他可能有害的微生物。一旦制作過程稍有不慎,使得發酵過程中雜菌快速生長,那麼這樣生產出的“水果酵素”非但不能保健,反而會對健康造成威脅。

3、接種一次麻疹疫苗能終身免疫?

來源:2015年1月底,一條“北京某大廈一半人得瞭麻疹”的消息迅速流傳,引起許多市民擔憂美國商標檢索,甚至不敢出門,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已經接種過疫苗就可以終身免疫,沒必要再接種瞭。這些看法究竟哪些是誤區?

真相:麻疹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是高發期。由於麻疹具有極強的傳染性,所以在人員擁擠、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中,病毒很容易傳播。但事實上,麻疹病毒在外界環境中抵抗力不算強,對幹燥、日光、高溫和一般消毒劑都沒有抵抗力。在陽光下或空氣流通環境中半小時就失去活力,在室溫下僅存活2小時,56℃時30分鐘即被破壞。能耐寒不怕凍,所以總是冬春季節出來發作。

目前接種疫苗仍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而且,麻疹疫苗並非終身免疫。接種麻疹疫苗後,最早12天血中會出現抗體,1個月時抗體達高峰,2~6個月後血中的抗體逐漸下降,但仍維持在一定水平,使人們不會感染麻疹。這種抗體一般維持10~12年,會逐年下降至陰性,部分兒童於4~6年後抗美國商標申請流程體就全部消失。抗體消失後的人群又成為新的易感人群,此時一旦與麻疹病毒接觸,即可發生臨床型麻疹。所以,疾控部門建議,5年內沒有接種過麻疹疫苗的40歲以下成年人,可考慮到在疫情暴發期接種麻疹疫苗。

4、放冰箱會致癌的食品黑名單?

來源:最近,網上流傳的“放冰箱會致癌食品黑名單”又火瞭。名單包括香蕉、鮮荔枝、西紅柿、黃瓜、葉子菜、巧克力、火腿、面包、魚、吃剩的月餅、中藥等常見物品,引發網友大批轉載。

真相:這也是一則老謠言,文章所列的黑名單隻是一些在冰箱中放置時間過長容易腐敗變質的食品,並未提及可能致癌的是哪些食品,也沒有說明科學依據。客觀地說,任何食物在常溫下放置一段時間後都會變質,即使在冰箱保存,也不宜時間過長。而“食品黑名單”中提到的不同種類食物,需要分開討論。

比如水果蔬菜,“變質”也分兩種,一種是在冰箱低溫環境中自身產生化學變化,另一種是“黴變”。隻有被黴菌侵佔的腐爛蔬菜,所含的硝酸鹽會還原成亞硝酸鹽,危害人體健康。而肉類在滅菌加低溫的情況下更好保存,如果味道變差也隻是方法不對或者時間太長,跟致癌沒有關系。澱粉老化有可能會在冷藏的月餅中出現,但這是澱粉分子重新排列的過程,跟致癌沒有關系。而中藥種類過多,儲存方法應遵醫囑,更無法一概而論。“致癌食品黑名單”全文總結起來,也不過就是“變質的東西”不能吃這一再尋常不過的概念而已。

5、大量結晶美國商標申請推薦的蜂蜜可能摻假?

來源:生活中,喜歡食用蜂蜜者不難發現,放置在傢中的蜂蜜有時會出現結晶的現象。很多人認為會結晶的蜂蜜就是摻假蜂蜜或者劣質蜂蜜。

真相:蜂蜜是一種高糖溶液,主要成分是葡萄糖、果糖,佔蜂蜜的65% - 80%,糖的含量遠高於水分的含量。過多的糖使蜂蜜不穩定,在較低溫下放置一段時間後可能會凝結成固體,這是蜂蜜的自然結晶,無須擔心。結晶的過程也是天然蜂蜜最常見的一種物理變化。當蜂蜜中的葡萄糖多於果糖時,結晶快而顆粒偏細﹔如果果糖多於葡萄糖,結晶慢且顆粒偏粗。 蜂蜜結晶以後,從液態變成固態,顏色變淺,但其含水量、成分均未改變。結晶的蜂蜜在較高溫度下(通常在40℃左右)也會融化成液態的蜂蜜,這是一個簡單的物理過程,不能簡單認為大量結晶的蜂蜜就摻瞭白糖。

6、淡鹽水浸泡果蔬真能洗掉農藥殘留嗎?

來源:人們總喜歡沖洗蔬菜瓜果時加點鹽,認為鹽能殺菌,自然也能去除表皮殘留的農藥,甚至有些商傢還專門推出瞭蔬果洗滌鹽。這麼做到底有用嗎?

真相:鹽是百味之王,是人們最常用的一種調味品。鹽還有殺蟲作用,可殺滅蛞蝓、蝸牛、水蛭一類附有粘液的軟體動物(昆蟲)。但是,“鹽水可有效祛除農藥”之說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因為鹽的化學成分比較穩定,不易與其他化學成分發生反應,所以即使在水中添加一定量的鹽來浸泡果蔬,實際起作用的主要還是水。網上關於鹽水、洗滌鹽水、小蘇打水、面粉水及淘米水等等實驗很多,老百姓可能越看越暈。但事實是,這些方法在去除農殘方面各有特點,而且實驗環境受到溫度濕度儀器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不能一概而論。其實對於果蔬表面農殘留國傢有嚴格標準,所以,正常銷售的果蔬隻要用清水認真清洗即可食用,不必過於緊張。

7、女孩口含手機充電器被電死?

來源:春節前夕,很多人的朋友圈裡都出現瞭一則消息,大意如下:太恐怖瞭,這個小女孩不幸死於電話充電器,就是因為大人平時充完電後沒有及時把插頭部位拔出,小女孩奶來另一頭含在嘴裡觸電身亡!文章還配發瞭一張圖片,一個外國小女孩被一名男子手托下巴,看似觸電窒息。這則消息引發很多傢長的恐慌性轉發。

真相:被朋友圈瘋轉的圖片來自twitter上的一篇推文,小女孩是死於敘利亞內戰,並非被手機充電器電死。至於口含充電器會不會電死人,則要看充電器是否有問題。充電器就是一個轉換電壓的裝置,將傢用電路的220V交流電轉化為5V的直流電。一般認為,對人類而言,100至250伏特的交流電最容易致命。因為人身上的電阻使較低的電壓無法產生足夠的電流,而較高的電壓則使肌肉收縮的程度足以把觸電者反彈出來(然而觸電者仍會被燒傷)。目前普遍認為生活中的安全電壓是不高於36伏特,人體在正常情況下直接接觸不超過該值的電壓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而公認的安全特低電壓是24伏特(即工作電壓高於24V的傢用電器應具有完善的絕緣保護機制),對人體絕對安全的電壓是不高於12伏特。因此,隻要是正規廠傢出產的手機充電器(一定要有3C認証),正常使用是不會發生危險的。

8、玫瑰鹽真能保健?

來源: 最近網絡商傢熱炒玫瑰鹽,稱這種來自喜馬拉雅地區的玫瑰鹽含有84種微量元素和天然礦物質,高鐵、高鈣、低鈉,純天然無污染,不添加抗結劑,它比普通食鹽更加有益健康。玫瑰鹽真有保健作用嗎?

真相:目前商傢宣傳玫瑰鹽的保健功效源自於一份玫瑰鹽元素含量的詳細報告,稱玫瑰鹽含有84種元素,但是其中氫、氧、碳、氮、惰性氣體(6種)等從來不被當作“礦物元素”,還有砷、鉛、鋁、鎘、汞、稀土(17種)等已被証實人體不需要、甚至對人體有害,其他元素也有一部分在人體中從未被發現,另外鈉、磷元素,人體不僅不缺乏,若積蓄過多很可能造成危害。

這種“玫瑰鹽含有84種人體所需的礦物微量元素”的說法本身就是對檢測報告的不科學解讀。而且在“玫瑰鹽元素成分表”中,很多元素的含量都標記為“ 0.001 ppm”,也即是該元素的檢測含量在該檢測方法的最低檢出限之下,也就是說未檢出,它們在玫瑰鹽中的含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對人體也不能產生作用。而且,拿玫瑰鹽之類的天然粗鹽“不添加抗結劑”為由使大眾認為,精制食鹽中抗結劑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純屬忽悠。人體所需的鐵、鈣等礦物質完全可以從日常飲食中獲得,靠吃玫瑰鹽等粗鹽來補充既無必要也沒有多少效果。而且,玫瑰鹽沒有經過碘強化,用它替代精鹽也有碘缺乏的風險。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共同發佈,得到中國科普作傢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的支持。

台長: xjr395nv91
人氣(1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工作甘苦(工作心得、創業、求職)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