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7-21 07:26:06| 人氣5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
自己掌握著自己的生命,自己選擇所要走的路。走善路者趨向善趣的界域,走惡路者則趨向惡趣的界域。行善行惡,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間,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就說明人的行為和果報,就是常說的因果。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過,今生作者是。自己要完全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行善得善報,行惡得惡報。這是人需要全部的承擔,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

佛家說人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佛性是指人本有光明的性質,保障人人都能上進,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阿彌陀佛

因果之說,屢試不爽。古今中外因果報應之說不絕於耳,告誡人們的是因果報應不虛。一個人可以沒有信仰,但是他一定要敬畏因果的存在。佛說: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說的就是人生無常,總是有著各種各樣未知的災難在前方。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一切都是人的不好的心態造成的,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絕不可做這3件事,因果報應很大希望你沒有。

佛曰:善惡存乎爾心,多做這四件事,因果福報很大。

一、不為食慾而妄造殺業

佛曰:萬法皆空,唯因果不空。一個人如果做了不好的事情,他所造下來的惡業果報只能是自己通過因果輪迴去償還,任何的人都沒有辦法去幫他消去這樣的災厄。佛用無上法和神通,但是卻對於這樣的事情也無能 為力。目犍連尊者作為神通第一人,想通過自己的神通讓自己的百姓能夠脫離滅頂之災,結果卻沒有任何的改變,佛陀以此來開示:神通不敵因果。

雖然殺生在佛教中是絕對的禁止的行為,但是很多人依舊是沒有持戒修行。更有很多人現在殺生並非是單純的為了生存而殺,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慾而殺生,我們知道一個人一旦沾染了殺業,就會讓他的生活變得更加的艱難,如果你一旦發現自己的身邊小人開始多起來,不順心的事情越來越多,那你就要警惕了,這個是在告誡你,要改變自己了。

二、忍辱負重

佛說:百忍成佛。一個人沒有忍辱之心是很難成就大事業的,但凡是成大事者,無一不是有大毅力和大忍耐之心的。可能很多人認為這樣的人很懦弱。並非如此,要知道人要懂得涵養的,沒有大忍之心的人是不會原諒他人對於他的不尊敬的。佛曰:忍辱波羅蜜,最是妙中寶。一個內心能量不好的人,她的運勢就會有很大的波動,導致她人生過得不盡如意,宰相肚裡能撐船,一個氣量大的人才能夠做大事。我們何不學習一下彌勒佛笑口常開?笑盡天下可笑事,大肚能容難容之事,少計較多行善,人生自然多福報。

三、懂得止語

很多人的一生就是失敗在不懂的如果控制住自己的這張嘴,不但喜歡用它來滿足口腹之慾,更是喜歡呈口舌之快,更有甚者喜歡以犀利的言辭傷人,口中雖無刀劍,卻能口吐傷人之言,句句剖心。止語者,身口意清淨,不動念便不會動口,更不會口出狂言。

「閉上的嘴巴,是不會有蒼蠅飛進來的」這個佛教中經典的禪語不正好詮釋了止語的好處麼,世間萬事多有不如意,哪來的那麼多稱心如意?少些爭執,多寫語言吉祥,就能夠化解恩怨,結交善緣,何樂而不 為?「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當我們內心清靜無為之後,自然就能守住自己的內心,福報自然而來。

四、樂善布施

佛曰:有布施者,必得其益;樂布施者,後必得樂。一個懂得布施的人都是明白因果之說的,因為布施是一條能夠快速增加自己福報的途徑,一個人如果福報深厚,自然是人生順利,百事可成,業障多的人,自然是事事多磨難,雖然付出了大努力卻並不能夠獲得成功。一個樂善布施的人,不但能夠給人幫助也同時是幫助了自己。但是布施布施特意的帶著心去做的,這個叫做有 為之法,必定是如夢幻泡影,沒有任何的作用的。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福禍無門,惟人自召,願大眾持戒修心,廣集善緣,阿彌陀佛。


台長: 本靖
人氣(56)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心靈感言 |
此分類下一篇: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此分類上一篇:成功,就是把每一件事都做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