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9-16 19:18:23| 人氣1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時間貧窮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都說上帝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二十四小時,很公平。

第一次聽「時間貪窮」這個詞是在有關教育的時事論壇上,當時探討的是扶貧計劃如何資助有經濟困難的學生。台下一個老婦人舉手發言,指出社會不可忽視另一種貧窮的存在及其嚴重性,那是「時間貧窮」。我當時心中為那老婦人叫好。「時間貧窮」,生活在大都市,你和我都是「時間貧窮戶」,可能只是嚴重的程度不同而已。

時間貧窮比物質意義上的貧窮更使人焦慮。物質意義上的貧窮你可以夢想有一天脫貧,反之你不知如何從追回失去的時間,也沒有人可以援助你。

還記得有一個MA的女同學,是中學教師。她任教的學校是五點放學的,待學生離開後才可以改作業、備課、開會以及排山倒海的行政工作。加上她每星期兩天自己要上學到九點,基本上每天回家兩歲的女兒都睡了,第二天上班前女兒也還沒醒。有一次上課途中她出去接了個電話,回來時紅著眼睛說:「是我先生打來的,工人帶我女兒去公園玩,小孩不懂事抓傷了一個小「姐姐」的臉,那小「姐姐」的家長罵我女兒沒家教。我和我先生都是教書的,我們每天用十多個小時在工作上教導別人的子女,自己的女兒被人罵『沒家教』…何來有家教?我們的確沒有時間教她。」大家聽了感慨不已,更多的是感同身受。

還記得在前年去雲南交流的時候,每個人都要分享自己對工作的惑受。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教師,他數年來都要看醫生、吃藥,因為教學工作壓力太大,幸好有太太、孩子及信仰支撐著他,現在已慢慢康復了。他娓娓道來,車上的人都哭了,我也哭了。「感謝神」他一再表示,在我聽來卻是難以形容的憂傷和憤慨。

我們當然要因為他度過難關而感恩,但是不是每個人都幸運地有太太、孩子及信仰的支持?到底我們的社會發生的什麼問題?我們的制度發生了什麼問題?為什麼人們不是「做死」就沒工作「得閒到死」?兩者同樣悲哀。某個程度上來說,我們身在其中的人都是畸形制度的幫凶,我們的「過於勤勞」等於剝奪了別人的就業機會,也令自己陷入時間貧窮的漩渦。如果我們都「懶」一點,不但可以讓自己的時間上富裕一點,壓力少點,也可以讓多些人就業。

我曾為自己訂下「積極偷懶」的目標。當然我這個偉大的目標很快就宣佈失敗了。大家並沒有因為我一個人的「偷懶」而「脫貧」,相反我甚至會因為政治不正確,道德也不容許背上「偷懶」的罪名哩。

都說上帝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二十四小時,很公平。

(2.9.06)

台長: 我是小白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