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6-07 09:19:46| 人氣19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毀謗與誣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毀謗與誣陷──向智尊者

 

  有一次,當佛陀住在祇園時,舍利弗尊者變成誣陷的受害者。這件事發生於雨季結束後,尊者向佛陀告假,帶著他隨行的比丘眾外出遊方,許多比丘也向舍利弗告假,在請他們離開時,舍利弗會叫那些他認識人的姓名。其中有一位比丘,尊者不知道他的姓名,但一股強烈的欲望在他心中升起,他認為大弟子在離開時,應該要叫他的名字。

 

  然而,在一大群比丘中,舍利弗尊者並未給他這個殊榮,這個比丘覺得受到屈辱,他想到:「他沒有像招呼別的比丘一樣招呼我」,因而起了怨恨舍利弗尊者的念頭。就在此時,恰好尊者的袈裟邊緣碰到他,這更增加他的委曲感,他到佛陀面前抱怨說: 世尊!那舍利弗尊者一定私下想:「我是大弟子。」他打了我一記,還差點毀了我的耳朵,而且打了我之後,連道個歉也沒有就出去遊方了。

 

  佛陀叫舍利弗到他面前,就在此時,摩訶目犍連和阿難尊者知道這誣陷的事將要被揭發,就召集了所有僧眾,他們倆喊道: 比丘們!來啊!當舍利弗尊者見到世尊時將作獅子吼!

 

  然後事情就這樣發生了。當世尊詢問尊者時,他沒有否認這項指控,而是說: 啊!世尊!一個人如果不能堅固地就身觀身而住時,這樣的人可能會傷到同修的比丘,而且不道歉就離去。

 

  接著舍利弗尊者作獅子吼,他將自己的無瞋比作是能忍持一切無論是淨或不淨事物的大地;他平靜的心,就有如去角的水牛、卑微的旃陀羅(Candala)青年;又如水、如火、如風;亦如罪惡的去除;他將自己色身所感受到的苦惱,比作是蛇和屍體的苦惱,而維持色身就如維持贅肉一般。他用九種譬喻來說明自己的德行,而大地因他真實的言語而震動了九次,所有的會眾都因他發言的莊嚴力量而感動。

 

  當尊者宣說他的德行時,不當地詆毀他的比丘受到良心的譴責,立即跪在世尊跟前,承認他的毀謗並認錯。於是佛陀說: 舍利弗!原諒這愚癡的人,以免他的頭裂成七塊。

 

  舍利弗回答:尊貴的佛陀!我完全原諒這位可敬的比丘。

 

  而且,他雙掌合十地說:假如我有冒犯之處,也希望這位可敬的比丘能原諒我。

 

  他們就這樣和解了,其他的比丘們充滿了敬佩地說: 兄弟們!看尊者多麼卓越的善行!他對這說謊、中傷他的比丘既不生氣,也不怨恨,反而謙卑地向他屈膝,尊敬地伸出雙手,並請求他的原諒。

 

  佛陀說: 諸比丘!要舍利弗或像他這樣的人心懷瞋恨是不可能的,舍利弗的心就像大地;就像門柱般安穩;就像一池靜水。

 無瞋似大地,安穩如門柱,

 心似清淨池,

 如是德高人,不再受輪迴。

 

  另一件發生在早期僧團的類似事件,就沒有這麼圓滿的結局了,因為毀謗者拒絕認錯。他是一位叫拘迦利迦(Kokalika)的比丘,他面見佛陀並造謠中傷二位大弟子說: 世尊!舍利弗和目犍連有不良的意圖,他們被邪惡的野心所支配了。

 

  世尊答道: 不要這麼說,拘迦利迦!不要這麼說!對舍利弗和目犍連要有友善和信任的想法,他們有良善的行為,而且值得親近!

 

  但這誤入歧途的拘迦利迦並沒有把佛陀的話聽進去,他堅持他的誣告,不久後他整個身體長滿了膿瘡,不停地潰爛直到死於此症。

 

  這個故事廣為人知,並記載於「經藏」中,如《梵天相應》第十(BrahmaSamyutta[43]、《經集‧大品》第十(Mahavagga,No.10[44]、《增支部》(V.170)和《陀伽利耶青年本生經》(TakkariyaJataka,No.481[45]。比較以上的兩個事件,顯示出懺悔的重要性。無論是舍利弗或摩訶目犍連尊者,對於拘迦利迦的敵意都沒有絲毫的惡念,就算他向他們兩位道歉,對這兩大弟子的態度也不會有什麼影響,但對犯錯的比丘本身卻有幫助,可以使得他避免受到惡業所招來的惡果。以邪惡對付清白的人將受到邪惡的反擊,所以拘迦利迦因他自己的行為,而被自己判決、懲罰。

------摘自香光書鄉《舍利弗的一生》〈沒有怨恨的人〉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san/abstract/chapter2-6.htm

香光資訊網 http://www.gaya.org.tw/photo by 李昌周

台長: 香光
人氣(19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香光書鄉 |
此分類下一篇:生命的實相
此分類上一篇:「自我」只是人們無明的妄執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