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9-06 09:18:31| 人氣2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用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用功──悟因法師

 

    前幾天有幾位居士來問我,要怎麼用功?其中有畫家、書法家,還有會計師等等。他們參加過中國的禪法、南傳的修法,對佛學的涉獵很多,就是因為知道得太多,不知道怎麼用功。我問其中一位修過什麼法?他說他學習中國的禪法。他說:「師父,請您告訴我要怎麼修行?」剛好知客師送了茶來,我就跟他講:「我們喝茶。」其中有一位女居士,她說:「這是烏龍茶。」另外一位說:「不對,這好像還加了茉莉花香,很好喝。」就在又是茉莉花、烏龍茶、還有淡淡甜味地忙著分析起來。那一位參禪的從頭到尾都沒有說話,後來他還是問:「師父,請您告訴我要怎麼修行?」我就說:「我們喝茶。」拿起茶就喝,沒有分析熱的、冷的、香不香、甜不甜、好不好喝,或是這個茶跟昨天、明天喝的做千奇百樣的比較。不管是修止、修觀,還是要回到心的當下。接著那位居士繼續說:「我要怎麼觀我的真如和如來藏呢?」在他第三次問時,我說:「好,那我們喝茶。」把一壺茶通通喝光了,還是在喝茶。我們不論吃飯或呼吸,不是要先架構一個真如、如來藏、真心、一心不亂。你必須透過心的真實體驗,用心去看清楚,觀呼吸也是這樣,你可以從這個點用功,以後修觀時,也是從此處著手。

 

    大家讀過《大般若經》嗎?整部《大般若經》在那裡?不在外面的世界,我的身心就是最大部的經,我必須把它讀一讀。般若經很大部,要怎麼讀它?你必須了解它在說什麼?在此經中佛陀一開始還是去城裏托缽乞食、回來、坐下、洗腳、吃飯、洗缽、修行,始終自在安詳。但同樣是乞食吃飯,我們是千般苦惱,萬般造業,比來比去、比上比下、比你比我,一顆心不得安寧,卻說我好累,所以佛陀是我們的楷範,修行是最好的休息──讓身心安寧。托缽、乞食、吃飯、行住坐臥都是在修戒定慧,佛法千千萬萬都離不開戒定慧,所以戒定慧要處理的是我們的生活,當下的身心。吃飯就安心地吃,用方法讓自己的焦慮、緊張可以安下來,不必讓它生起,你的心就安然接受這份托缽回來的飯。吃飯時,這一口是這一口,那一口是那一口,還沒進來的不管它,這樣才能減少心干擾的次數。每一樣都要吃,但要讓自己吃得安心,不是那麼煩亂。把心作意放在與所緣接觸的當下,方法只有一個,而且自己隨時都在驗證這樣的東西,心就簡化、單純了。

 

    中國禪宗祖師也是這樣,如果有人問佛法是什麼?要怎麼修行?例如趙州祖師,就會舉「喫茶去」,就是喝茶而已。活潑潑的生命在那裡?就是把心叫回來,活在當下,將它喚醒,儘管這是一剎那、一閃即過的安住領悟。當下經過的叫剎那定,而我們生命不就是剎那連接起來的嗎?所有這些要自己去體驗,而且知道什麼叫做修行,要有辦法把心叫回來,吃飯、走路、上廁所、喝水時也是一樣。就如喝水只要咕嚕就下去了,水不會自己主動跑到肚子裏,嘴巴也不會喝水,是心在發號施令,而這就是用心之處。它不是靜態的分析,若一直分別冷的水、熱的水、甜的、鹹的、烏龍茶,還加糖、香料,非常繁雜的世界,不是我們修行所能掌握的。心引導動作,動作在引導心,彼此在習性中,又幻生「我」、「我的」色、「我的」心、「我的」感覺……,「我」的種種出現,如果不懂得當中的修法,有時修到外道去,都還不知道。

------ 摘自香光尼眾佛學院《青松萌芽》第十期

http://www.gaya.org.tw/hkbi/journal/no10/menu.HTM

香光資訊網 http://www.gaya.org.tw/ photo by Jenjin

台長: 香光
人氣(20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青松萌芽 |
此分類下一篇:安住
此分類上一篇:難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