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05 08:51:36| 人氣73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澎湖歷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史前
根據考古學家的考證,澎湖在五千年前即有以粗繩文陶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存在,證明澎湖至少在五千年前已有先住民生活的足跡。

開拓
連雅堂臺灣通史稱:「澎湖之有居人,尤遠在秦和漢之際,或曰楚滅越,越之子孫遷於閩,流落海上,或居於澎湖」。宋朝時「澎湖」一名正式見於野史及方志,而史書上有漢人居住澎湖的確實記載始自南宋,在南宋理宗寶慶元年(西元1225年)宗室趙汝适著「諸蕃志」中明確的指出「泉有海島曰彭湖,隸晉江縣」。

設置

元代設巡檢司元世祖至元18年(西元1281年)11月澎湖正式設巡檢司,隸屬福建同安,使澎湖收入中國版圖早於台灣403年。至明太祖洪武21年(西元1388年),因東南沿海長年海盜倭寇為患,朝廷追勦無功,澎湖反成盜寇巢穴,遂依部將湯和所請,行徙民墟地政策,廢巡檢司,將原有居民遷至泉、漳二州安置。

盜寇據亂時期明朝廢巡檢司後,澎湖更淪為海盜、倭寇剽掠沿海的根據地,造成無窮的後患。嘉靖末葉之後巨盜林道乾、林鳳、曾一本等都曾利用澎湖為基地以竄擾沿海,天啟六年至永曆12年(西元1626-1658年)鄭芝龍亦占據統制澎湖。明朝廷為追勦盜寇數度追擊至澎湖,嘉靖42年(西元1563年)俞大猷痛擊佔澎海賊與倭寇,駐偏師於澎湖,朝廷依其所奏復設澎湖巡檢司,唯俞大猷去職後巡檢司也被廢止。明自洪武21年廢巡檢司至永曆15年鄭成功收澎湖(西元1388-1661年),經251年近三世紀之盜寇據亂,使澎湖回溯荒蕪。

荷蘭人據澎明朝廢巡檢司後近三世紀之盜寇據亂時期,亦予荷蘭人有機可趁。明萬曆32年(西元1604年)7月12日荷蘭人韋麻郎率大船三艘開入澎湖,是時澎湖無兵駐守,即登陸,半商半軍,在娘媽宮(現今馬公)開洋貨攤,萬曆32年(西元1604年)10月25日明廷派浯嶼都司沈有容諭退韋麻郎,有石碑記錄之,現存於天后宮內。萬曆37年(西元1609年)荷蘭商船至澎湖,適逢澎湖汛兵戍守期,無法登陸而離去。明熹宗天啟2年(西元1622

年)7月1日晨荷將雷爾生率艦12艘、兵1024人侵入媽宮港,當時澎湖汛兵已撤離,即在風櫃尾登陸,居民數千人抵抗,被殺3餘人,荷軍佔據澎湖後為長期防備,役民搬石築城,除建造紅毛城,並在風櫃尾、金龜頭、時裡、四角嶼、漁翁島建築炮臺以守海道,其後荷艦出入海洋,對南北海運商旅影響至鉅。天啟4年(西元1624年)福建巡撫南居易奏准攻澎湖荷蘭人,擒高文律12人,驅荷大勝後南居易於暗澳(今文澳)築天啟城,設游擊一,把總二,統兵三千,建炮臺以守

台長: 菊島小天使-小瑄瑄
人氣(73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澎湖簡介 |
此分類下一篇:文化地景
此分類上一篇:蓬萊仙島-澎湖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