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1-03 00:26:00| 人氣1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ARCHIGRAM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次北美館所展出的是六O年代英國建築團體「建築電訊」(Archigram)的新奇概念與計劃,成員包括華倫•裘克、彼得•庫克、丹尼斯‧克藍普頓、大衛•葛林、朗•赫倫與麥克•威柏,他們利用建築繪圖、畫廊展式、多媒體裝置及拼貼等各種方式,解構了我們現今對建築作為一個居住空間的認識。「建築電訊」的拼貼內容包括漫畫、科幻小說、披頭四、登陸月球與太空旅行等,六O年代、七O年代的符碼大量湧現,勾勒出他們心目中的建築藍圖。

「建築電訊」的概念,表現在「插座」的概念上,建築不在是固定不變的,就像樂高玩具一樣,可以任意拆組,住家可以搬動,各種單位也可隨時調動。正如他所說:「房屋是可攜帶的裝備,城市是可以插接的機器」,其概念打破了工業革命以來固定靜止的規則,而把建築推向彈性與非永久性的觀點,重回游牧式的生活。就像展覽中的「休閒充氣屋」一樣,屋子與家俱都是充氣式的,而附近的木頭、石頭中都有插座,可以插上電線上網、收看電視。現在的建築,總是將自然與科技隔離,但其建築設計卻可以在自然中使用科技,而不會破壞自然,體現了空間置換的和諧。

科技的進步,帶動了人類對於生活要求迅速與變動的習慣,但是當一切物質,如交通、購物、飲食、閱讀等都要求變動與快速的同時,我們對於城市的建築卻始終停留在「停滯」的階段。從這,「建築電訊」導引出「行動城市」的概念,藉由管線通道的連接與科技的想像,城市可以移動,而原有對交通的需求量,也從而消失,因為城市本身就是一個巨大有機體,而在通道傳輸中,人類的總總需求在裡面都可以滿足。而「雲篷」概念的設計,正是為建築的「即時性」下了最好的註解,因為在他們的概念中,建築設計不再是規劃一個永久固定的空間,而是要創造一個暫時性的活動場域,將對空間的自主權,交回人類手中。

「建築電訊」的設計重點不是在「固定建築」上,而是可讓人隨身攜帶的物品,例如「充氣式家衣」是一件充氣後可以膨脹成「家」的衣服,「資訊小丑」是一副接上電腦的眼鏡與耳機,這些都是即時性與替代性的發揮,就如同網路班的節點,藉由點與點的連結,免去了龐大而複雜的架構,而在其中的能動性也更高。因此,「建築電訊」理念就是將建築視為一種溝通工具,將日常生活中微常為我們忽略地事物作創新的重新排列組合,並在當中得到幻想性的啟示,讓城市提供人類自由流動的空間。

http://www.tfam.gov.tw/archigram/main.htm

台長:
人氣(12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