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1-30 18:11:52| 人氣4,1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古西臘人體之美



言必稱希臘」,道出古希臘文明乃歐洲文化之源頭;深入體會歐洲文化,會發現古希臘的影響無所不在,古希臘文化可謂是「古希臘文明之酒」的「酵母」。大英博物館向來以豐富的古希臘藏品聞名,本次展覽更是自熱門的希臘羅馬展館精心挑選出 131 件展品,以「人體之美」為主題,延伸出十個展區,從男性人體之美開始,引領觀眾透過古希臘人的雙眼,一步步探索他們對人體的詮釋,進而深入了解其對人類性格、性別認同、社會認同的關注。

其中備受矚目的『擲鐵餅者』,乃希臘名雕塑家米隆名作,代表古希臘藝術的最高成就。這座雕像不僅是大英博物館館長麥克格瑞格 (Neil MacGregor) 個人偏愛之作品,也是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自 1948 年登上倫敦奧運海報後,亦成為「體育運動之神」的代表。

希臘人創作人體的精義無他,其中函之人本思想而已;將人體作為美之作品或傳達意義的媒介,亦導源於古希臘人對生命的熱情。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秉持集團的「有心、用心、道德心」,體現希臘人對人之關懷的精神

 

1.擲鐵餅者

西元二世紀羅馬時期 / 大理石
仿自約西元前450至400年希臘原作
源自義大利拉齊奧地區蒂沃利鎮哈德良別莊 擲鐵餅者

此座雕像以象徵古希臘人而聞名,呈現一位裸體、優雅、永恆年輕的運動員,似乎在鐵餅脫手飛出前的一剎那被封存。事實上,雕像的四肢和身軀都經過刻意處理,以符合希臘藝術構圖中平衡及律動的理想,僅適合自單一角度觀賞。

本件大理石雕像為西元二世紀羅馬時期作品,據西元前五世紀中葉希臘雕刻家米隆(Myron)所鑄之青銅造像仿製而成,原件已失傳。今日亦見其他大理石仿製品,惟均曾經過不同方式的修復。雕像的頭部原應朝向後方,而非望向前方。



2.

在希臘藝術中,女性常以著衣造型出現。然而,祈求生育的信仰、性愛場景,以及對愛之女神愛芙羅黛蒂(Aphrodite)的描繪,提供了呈現裸體女性的機會。

古希臘藝術常以裸體方式呈現男性,反映其活躍的生活情況。與之相較,女性的生活頗為孤隱。雕刻家及畫家力圖以繁複的方式表現女性著衣的身軀,使得衣料覆蓋下的身體曲線不比裸露所見者少,往往更富情色效果。

古代最著名的裸體女性,當屬西元前360年雕刻家普拉克西特利斯(Praxiteles)所製作之女神愛芙羅黛蒂大理石雕像。此一安置於土耳其西南部克尼多斯(Knidos)城的雕像,曾為許多愛芙羅黛蒂裸體造像之靈感泉源。








3.約西元前365至350年阿普利亞時期 /陶器
源自義大利普利亞地區魯沃城
圖像經推斷為陶瓶畫家團體維也納4013所繪

選美比賽

自古至今,最著名的選美比賽或為特洛伊(Trojan)王子帕里斯(Paris)必須在赫拉(Hera)、雅典娜(Athena)、愛芙羅黛蒂三位女神中作一選擇的場景。在此細頸油瓶圖像中,雅典娜頭戴頭盔,手持盾牌、長矛立於左側。坐於其側者,為帕里斯王子;圖像中央為雙翼勝利女神奈基(Nike),預備將金蘋果賜予勝選女神。赫拉端坐寶座之上,愛芙羅黛蒂則出現於另一端,信使之神赫耳墨斯(Hermes)亦在場


4.眾神之王

4-1此座莊嚴的青銅小雕像精彩地呈現了奧林帕斯山(Mount Olympos)眾神之主天神宙斯(Zeus)的權威氣勢。宙斯手握權杖及雷霆,象徵諸神與凡人統治者的地位,以及所擁有的毀滅性力量,造型與奧林匹亞(Olympia)宙斯神殿內之巨大黃金象牙宙斯雕像相仿。後者由著名雕刻家菲迪亞斯(Pheidias)製作,高達十三公尺,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象徵令人敬畏的天神宙斯曾親臨其聖所。


4-2約西元前510年希臘時期 / 陶器
源自義大利拉齊奧地區維泰博省瓦爾奇市
圖像經推斷係陶瓶畫家安蒂滿納斯技法
腦生之子

眾神的誕生往往令人驚嘆不已。智慧與工藝女神雅典娜(Athena)可謂為天神宙斯的「腦生之子(brainchild)」,奇蹟似地由宙斯腦中誕生,正如字面意義所示;且出生之時即已長大成人,全副武裝。細頸瓶圖像中其他人物尚包括:生育女神、眾神使者伊里斯(Iris),以及以斧頭劈開宙斯頭部,助雅典娜出生的工匠之神赫菲斯托斯(Hephaistos


4-3西元前三至二世紀伊特拉斯坎時期末葉 / 青銅
製於義大利
源自義大利拉齊奧地區帕萊斯特里納城
凡眾神眷愛者必早夭

鏡盒上的圖案敘述該尼墨得斯(Ganymede)在兄弟與母親面前,被化身老鷹的宙斯綁架情節。該尼墨得斯被認為是凡人之中最俊美的男童,為眾神之主天神宙斯所鍾愛。宙斯化身老鷹,將該尼墨得斯擄去奧林帕斯山後,使之成為其侍酒童子。類此孩童從世間被奪,與神明同在的故事,安慰了許多子女早夭的父母。


5.西元117至118年羅馬時期 / 大理石
源自義大利拉齊奧地區蒂沃利鎮哈德良別莊

超人赫拉克力士

超人赫拉克力士(Herakles)在不同的年齡與不同的故事情節中,各有不同的形像。即使在嬰兒時期,他仍能以驚人力量勒死兩條威脅他性命的蛇。此件作品為赫拉克力士的大型蓄鬍頭像,可能原屬一全身像,仿自現已失傳之希臘青銅雕像。髮綹、鬍鬚雕工之細緻分明,以及雙眼、嘴唇線條之銳利,皆為典型的青銅工藝特徵。此座頭像是為羅馬皇帝哈德良(Hadrian)座落於羅馬以東蒂沃利(Tivoli)的別莊而製,內有許多希臘著名雕像仿製品。

 

5-2

西元前520至510年希臘時期 / 陶器
源自義大利坎佩尼亞地區那不勒斯省諾拉市
赫拉克力士與涅墨亞猛獅

殺死涅墨亞(Nemea)猛獅為赫拉克力士的第一項苦差,而此件雙耳瓶圖像所示,即赫拉克力士緊扣猛獅頸部一幕。此後,赫拉克力士便一直穿著其堅不可破的獅皮,作為盔甲。身為怪物殺手的赫拉克力士,於焉亦貌似怪物。圖像中亦見赫拉克力士常用的其他武器。同伴伊俄拉俄斯(Iolaos)持其棍棒,弓懸於後方,而守護女神雅典娜(Athena)則立於一旁觀看。



5-3西元前480至460年希臘時期 / 陶器
製於雅典;源自義大利拉齊奧地區維泰博省瓦爾奇市
圖像經推斷為陶瓶畫家羅浮G231所繪
赫拉克力士進入奧林帕斯山

赫拉克力士曾被認為是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起人,而他個人更為典型的奧林匹克優勝者。在完成十二項苦差之後,他獲得永生不朽的最大獎項。重要賽會中每位優勝運動員皆能分享此項獎賞,因其名譽及聲望將得獲永存。雙耳瓶圖像中的赫拉克力士以獅皮、棍棒、弓等傳統特徵出現,被迎入奧林帕斯山,加入不朽眾神行列。女神奈基(Nike)持花冠,準備為他佩戴;眾神之主天神宙斯(Zeus)則手握權杖及雷霆,在旁觀看。


6.

運動員

古希臘人認為體育對於培養男性公民至為重要,更將照顧身體與健體強身視為社會義務。

大部分希臘男性公民隨時可能接受徵召,為保衛城邦而戰,故田徑運動被視作一種戰鬥訓練方式。人們認為外在的完美體態可反映內在的正直道德;因此,保持調和體魄亦宣示了內在價值。

無論接受訓練或參與比賽,運動員皆赤身裸體。由於年長者愛慕青年男子的文化在古希臘頗為盛行,訓練場與競技場常為雙方會面場所。

優勝運動員可獲得近乎英雄的地位;身後留名之外,人們亦會為之譜寫勝利頌歌,並製作雕像,以為紀念。

6-1

西元一世紀羅馬時期 / 大理石
仿自約西元前430年希臘原作
外貌品德兼備

奧林匹亞體育聖地隨處可見著名雕刻家製作的優勝運動員紀念塑像,有如一座開放式戶外藝廊,惜流傳迄今者甚為罕見。今人多透過仿製品,始得對之有所認識。此件大理石雕像即為一例,相傳係羅馬人仿自現已失傳之希臘雕刻名家波利克里托斯(Polykleitos)原作。

雕像中的青年甫渡過青春期,其細長身體被雕琢得相當精細;重量集中於單腿,尤足產生良好視覺效果。此一姿勢使骨盆傾斜,透過由中央分隔線(linea alba)凸顯的軀幹,形成一條概略曲線。臉部微微朝下,雙眼注視側方,不與觀眾四目交接。這位優勝青年運動員因而具備了謙遜與節制的特質,或可謂為「外貌品德兼備(kalos kai agathos)」。現存相同主題的仿製或改作品尚有數尊,頗受羅馬藝術收藏家歡迎。雕像中的青年正欲戴上象徵勝利的橄欖花冠,故闕遺的右臂應為上舉之姿。





6-2

約西元前530至520年希臘時期 / 陶器
製於雅典;源自義大利拉齊奧地區維泰博省瓦爾奇市
圖像經推斷為陶瓶畫家歐菲列特斯所繪
五項全能選手歡舞遊行

雙耳瓶圖像所示,為古代五項全能運動其中三項參賽者列隊邊走邊舞的情形,或為慶祝比賽勝利。跳遠、標槍、鐵餅之外,未予呈現的「五項運動競賽」項目為賽跑及摔角。最左邊的跳遠運動員手持負重物,兩位選手持標槍,其上所繫皮帶可使標槍在空中旋轉,確保飛行穩定,另一位則手握鐵餅。

泛雅典娜節運動會(Panathenaic Games)的優勝獎賞為內貯橄欖油的大型陶瓶。運動會於雅典舉行,為古希臘地方節慶中規模最大者。獎盃最具價值處,乃陶瓶內的橄欖油,而非容器本身。橄欖油用罄後的陶瓶多被留作紀念,而破裂的陶瓶有時甚且顯現修補痕跡,顯見持有者對之重視的程度。陶瓶獎盃一面飾以女神雅典娜(Athena)立於兩柱之間的標準圖案,另一面則通常繪以對應獎項的比賽場景。



西元前一世紀初葉希臘時期 / 赤陶土
推測製於土耳其西部米里納城
優勝運動員

這位青年頭戴花冠,手持棕櫚樹枝,兩者皆代表勝利,而神氣昂首的姿態更顯示對勝利的自信與自豪。他倚靠在赫耳墨斯頭像柱(Herm)旁,其上刻有信使之神赫耳墨斯(Hermes)頭像及男性生殖器官。由於赫姆斯與生育、幸運、道路、邊界有關,此等頭像柱多立於體育訓練場與住家外,或被用作分界標誌。又古希臘人亦相信,勃起的男性生殖器官具有驅邪避凶之效。


7.

7-1

人自出生以迄死亡過程的重要階段,各有標誌其成長所經之紀念儀式。

古希臘人留下了許多世間所見最逼真的孩童造像,其內容多與象徵幼兒逐漸融入家庭及社會的系列成長儀式有關。

女孩長大之後當為人婦、人母。然而,經安排的婚姻卻可能在婚禮之日為新娘帶來悲傷與驚恐的人生體驗,因為她自此必須離開熟悉的幼時家庭,經由一種類似綁架的儀式,與一群陌生人共同生活。

男孩則被培養成戰士公民,隨時準備為護衛城邦自由而光榮犧牲。青年及未婚女孩的喪葬,其部分儀式程序與婚禮雷同,旨在彌補他們遭死神剝奪的婚姻。





7-2

約西元前490至470年希臘時期 / 赤陶土
推測製於希臘基克拉澤斯群島
自希臘佐澤卡尼索斯群島羅德島卡米羅斯市菲克魯拉墓園
有本事來捉我啊!

婚姻多經過安排,新娘與新郎初見時仍為陌生人。婚禮係一成長的通過儀式,象徵女孩從未婚少女轉變為已婚少婦。婚禮中新郎強行帶走新娘的作法,因而有如綁架儀式。神話中的兩性結合往往能夠反映現實社會中的婚姻情景。浮雕中的凡人國王珀琉斯(Peleus)與仙女忒提斯(Thetis)相互扭打,而他們日後將成為英雄阿基利斯(Achilles)的父母。忒提斯為抵抗珀琉斯,曾化身為火、風等強大的天然力,以及兇猛野獸,如此處的獅子。古希臘男性以為,女性的野蠻與倔強必須被握有支配權的男性馴服。






7-3西元前350至300年希臘時期 / 青銅
製於義大利;源自義大利普利亞地區魯沃城

步兵盔甲

所有男子公民皆須為自己的城市而戰。其中,家境富裕,足以負擔馬匹者,或可成為精銳騎兵一員,窮困者則在艦隊中搖槳划船;介乎兩者之間,買得起基本配備的公民,多成為重裝甲兵,亦即戰場上最主要的戰鬥力量。甲兵的基本配備包括一面圓形大盾牌、長矛、頭盔、胸甲(前胸和後背),以及保護脛部與膝蓋的護脛。每一具護脛皆飾以戈耳工(Gorgon)圖像。神話中的戈耳工女妖能將任何向之注視的人化為石頭,故其圖像被認為具有保護力量。




7-4

約西元前550至500年希臘時期 / 青銅、嵌骨
製於義大利阿普利亞;源自義大利普利亞地區魯沃城


















台長: 態度決定一切~
人氣(4,12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