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6-08 14:56:44| 人氣6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專訪中央研究院長翁啟惠對靈芝多醣的觀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物專訪】
中研院士翁啟惠
對靈芝多醣的觀點

口述/翁啟惠 採訪整理/吳亭瑤 攝影/連震黎

這是一個聯絡近兩個月才確認的難得採訪,要翁啟惠院士在奔波於台美兩地之間挪出時間並不容易;身為科學人的謹慎性格,以及對媒體慣有的低調作風,要翁院士同意受訪更不容易。安排在2005年的第一個工作天(1月3日)的早上九點,有種新年新氣象的喜悅,為新的一年帶來了美好的開始。

【醣,在人體細胞扮演的角色】

  與過去科學家大多把「醣」(碳水化合物)視為能量的主要來源,而今,他們發現,「醣」對人體生理運作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這些有特殊功能的醣多半位在細胞表面的蛋白質上,是細胞與細胞辨識彼此、互相溝通的媒介。少了醣,即使有蛋白質,細胞之間還是無法傳遞訊息。
        負責防禦人體健康的免疫細胞,彼此之間也是靠這些結合在蛋白質表面的醣來傳達免疫訊息,像是該動員哪些免疫軍隊、發射哪些防衛武器、應該準備哪些抗體……等,所以醣質在免疫系統裡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此外,各種引起疾病的病原菌(像是細菌、病毒……),當它們在找到有機可趁的宿主細胞時,也是用醣質來與宿主細胞進行對話,如果病原菌表面的醣質能順利接觸宿主細胞表面的醣質,就能長驅直入,進而感染宿主細胞,或者利用它來複製病毒。
        因此,現在科學界已嘗試發展與病原菌競爭宿主細胞表面醣質的藥物或疫苗,希望利用一些無害但又有親和力的「擬醣質」(像醣一樣的東西),先與宿主細胞表面的醣質結合,如此一來病原菌就沒有下手的機會。一些流行感冒疫苗運用的就是這個原理。
        還有,腫瘤細胞通常也會在細胞表面出現一些不正常的醣質,於是有些科學家便將腫瘤細胞表面特有的醣質片段,放到抗癌疫苗裡,再注射到人體裡,藉以激發免疫系統對這種醣質產生追殺該種癌細胞的抗體。
        人類細胞不只會與病原菌表面的醣質溝通,也能與靈芝等中草藥裡的活性多醣溝通。這些多醣體也能像病原菌一樣,經由醣質與醣質的接觸,啟動免疫細胞的功能。不過這些來自天然的多醣,卻不像病原菌會傷害正常細胞,以致科學家熱衷於從這些天然多醣發展出有益身體的免疫藥劑。
        解開醣質的功能,就能對抗各種奇怪疾病,這是科學家的理想,也是醣質愈來愈受到重視的原因。〔參考資料:《科學人》中文版第7期,〈良藥「甜」口〉(撰文Thomas Maeder)、〈醣科技的前景〉(翁啟惠撰文),2002年9月〕。

「醣」在人體內的重要性

  人類的基因,有人說有三萬個,有人說是五萬個,實際數目不清楚。從基因表現蛋白的數目就更多了,而其中就有60%的蛋白質被醣基化(蛋白質結合了糖分子形成醣蛋白)。
  科學家對「蛋白質醣化」的功能始終不清楚。以大腸桿菌來說,大腸桿菌的蛋白質並沒有醣化現象,可是為什麼在人類身上,有這麼多的蛋白質需要加上糖分子,才有功能表現出來?可見蛋白質醣 化的重要性。不過它真正的功能,尤其在分子
層次的理解,目前並不清楚。

靈芝多醣扮演的是一個
訊號傳遞者的角色——
與受體作用後把
訊號傳遞進去,進而
啟動了免疫反應,並沒有
直接進到細胞裡面去。

「醣」是細胞與外界溝通橋樑,它可以把訊息傳遞出去,也可以把外界的訊息接收到細胞裡。右圖是一個細胞,表面上有很多突出物,突出物的結構分兩部分,靠近細胞本體的部分是蛋白質,銜接在蛋白質上的則是「醣」。

對於靈芝多醣的理解
分子量五千的活性多醣

  靈芝主要的成分就是醣蛋白,而且這個醣蛋白的分子量很大,差不多一百萬到一千萬左右,比一般的醣蛋白分子量都要大。當我們以蛋白水解酵素把醣蛋白的蛋白質破壞掉,發現它調節免疫的作用還是存在,這表示靈芝的主要功能在於多醣體。
  我們後來又利用水解把靈芝多醣分解成許多小結構,結果發現,不需要那麼大的醣分子,就能表現出多醣體的功能。
  目前我們掌握到具有活性的最小結構多醣體,其分子量大約是五千(這個靈芝多醣尚未發表,其比已發表在研究成果中的F3G2靈芝多醣片段還要小),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

透過腸胃的受體,發揮調節免疫的作用
  醣類因為分子量太大,一般並無法進到細胞裡,更何況是靈芝多醣這種大分子。可是為什麼靈芝口服會有效,最近很多說法是,靈芝多醣很可能是透過腸胃的受體(receptor)來發揮作用。
  巨噬細胞是免疫細胞的主要成員,我們以它來做研究,結果發現,靈芝多醣可以透過巨噬細胞表面的TLR4受體啟動免疫反應。這是很重要的發現,我們確定了靈芝多醣扮演的是一個訊號傳遞者的角色——與受體作用後把訊號傳遞進去,進而啟動了免疫反應,並沒有直接進到細胞裡面去。
  不過,與靈芝多醣作用的受體很可能不只這一個,根據我們的研究,至少還有另外一個受體在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s)上,目前正在確定中。

靈芝多醣的分支結構才是活性來源
  到底要多大的分子,才能與受體作用,並且把啟動免疫反應的訊息傳遞出去,目前我們還不清楚。現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把「整個」靈芝多醣體(這裡指的是:具有活性的最小結構多醣體)的構造定出來。
  從來沒有人這樣做。過去雖然有人定過靈芝多醣的構造,可是只有針對靈芝多醣的主結構β(1→3),也就是β-glucan(β葡聚醣)。人參主要的多醣結構也是β-glucan,所以過去一直以為與靈芝作用的免疫細胞受體和人參一樣都是T細胞上的TLR3,可是我們的卻研究發現,靈芝多醣對T細胞並沒有直接的作用,所以靈芝多醣與人參多醣的作用是不一樣的。顯然,讓靈芝多醣有功效的並不是它的主結構,而是它的分支,這些分支上有很多突出物,會和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
  關於靈芝多醣體分支的構造目前並不清楚,我們要定的就是這些分支的構造,構造清楚後才能瞭解靈芝多醣的機制,進而應用在醫療層面。

忙碌於台美兩地研究工作的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主任翁啟惠院士,特別在返回美國當天抽空接受本刊採訪。

 

資料來源:藍天健康生活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jw!fJ0T8bKYERSrhuYBbWb5b3TQ2w--/article?mid=251

 

台長: 呆爸
人氣(68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 個人分類: 醫藥新知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