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4-29 16:36:16| 人氣13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espresso double shot》推薦閱讀之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不完美的世界、完美的正方形

◎值得一讀指數:五個聖甲蟲
◎著迷指數:五杯凡斯私房土耳其咖啡

大家是否聽過這樣一個說法,當你身體不適臥病在床時,能讓你快快好起來或打發哪兒都不能去的苦惱的,除了雞湯和暖被窩之外,就屬一本精采的偵探小說了。

對我來說確實如此。不只是臥病時候,週末下午一杯咖啡在手,一段清麗的鋼琴奏鳴曲,一本精采推理小說,一頭栽入作者縝密構築的虛擬犯罪事件中,對我來說即是生活中的至高享受。

作為一個資深的偵探小說迷,S.S. Van Dine 范達因是我心目中最特別的偵探小說作者之一,他的一系列《XX殺人事件》堪稱經典作品。號稱美國古典推理小說之父的他,執著於智性與理性的終極追求。他原為藝術學者,跟大多數古典推理作者,如柯南道爾與約瑟芬鐵伊一樣,皆在”正職”上素養深厚著作等身,視推理小說的創作為副業,多半因為那個年代專門創作偵探小說並不被視為一門令人尊崇的職業。但是他們的作品不但一點都不業餘,而且本著學者嚴謹的個性,為他們筆下的這些偵探們刻畫出卓越不凡的性格,賦予偵探們迥異於常人的聰穎理性邏輯。這些運用深刻的洞察力、縝密的思考外加由本業而來的專精知識,給了這些虛擬的人物更多生命力,在解謎的專長之外也在另一種層次更貼近讀者。這也是古典派與冷硬派之間的不同。

共計十二本的《XX殺人事件》,化繁為簡的名稱看似單調,其實代表了范達因的執著與驕傲。不玩弄花巧、不模糊視聽、不欺瞞詭詐,范達因如中古時代的騎士一般,堅持進行一場光明磊落的爭鬥,希冀讀者看完之後能夠對他鋪陳的情節與結局產生心悅誠服的認同感,而非掩卷錯愕詬病情節古怪難以取信於人。他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業餘偵探菲洛凡斯,帶給讀者解謎之外更多的閱讀樂趣。除了他優雅的外型與有條不紊的思考之外,范達因將本身的藝術知識投射在凡斯身上,借他之口進行了不少關於藝術史的滔滔論述,令讀者亦受教不少。

八卦一下菲洛凡斯這個角色。首先有一事非常奇妙—他真的很像福爾摩斯。兩人都有忠實的夥伴相隨;兩人的夥伴皆是多年老友,也各有專業知識;兩人都對藝術有著熱烈愛好與深刻涵養;兩人都終身未婚,而且女人對他們來說似乎沒有任何性的吸引力。最後一點是我排除白羅與他們相似這個論點的主要原因。雖然白羅和范達因一樣都有嚴重的理性對稱癖,但是白羅終身愛慕一位神秘的女伯爵,而福爾摩斯與凡斯卻似乎在作者的刻意規範下,男性荷爾蒙始終遭到壓抑,因此其理智邏輯的一面得以徹底發揮。也因此在後來的一些研究中,出現不少兩人都是同志的推測,更有人大膽臆測他們與夥伴間是否有除了男性情誼之外的感情。以我識gay無數的閱歷,想想似乎有些道理。凡斯對吃飯穿衣居住乃至於抽煙的精細與講究,處處流露不凡品味,除了家境優渥之外,是否是同志們著名的美的天賦的流露,也可以在看小說之餘稍事一下觀察哩。

范達因寫出的推理小說二十守則,堪稱將理性思考發揮到極致的黃金定律。在范達因的觀念裡,推理作家與讀者的關係,應該是一場公正競賽的兩方參賽者。他力主排除一切匪夷所思或有違常理的謀殺手段,讓讀者在可能的情況下獲知所有的線索,並且特別著重涉案關係人心理細節與轉折的描述。他深信“為何殺人”比“如何殺人”更應該成為推理小說的重心;以“殺人”這樣不尋常的罪行作為小說題材,若不注重其動機,則作品必定淪為三流,沉溺於凶案場面的嗜血描述不可自拔,為推理小說所不應為。最妙的是他因為只想出十九條規則而對這畸零數字不甚滿意,所以硬是湊滿二十條,害我不禁強烈懷疑他是不是講究平衡的天秤座,還是吹毛求疵的處女座?

范達因的作品,是這個不完美的令人失望的世界中,我所看過的最無懈可擊的正方形。

註:范達因的作品在台灣中譯本由臉譜文化出版,十二本都出全了。唐諾的序言照例極為精采,請務必正襟危坐仔細讀完。


台長: 衣莎貝
人氣(13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