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1-26 15:54:33| 人氣1,18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13樓的窗口》從13樓的窗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住院兩次,耗了數月時間,站在萬芳醫院十三樓急性精神科病房的窗口,向內看、向外看,我都見到很多不同的人生風景。

  那是我不曾見過的,剛開始我有甚多埋怨。有位同學在我第一次出院時說:「萬芳十三樓看出去的景觀不錯吧?」「不錯?從我房間的窗口望出去,只見到捷運辛亥站,和它後面一整片墓仔埔。」我皺起了眉,嘆了口氣。

  第一次出院後,不到一個月,我又出了狀況,再次踏進兩道大門封印的病房。但是,這次我發現,就算從原來的窗口向外望,只要換個方向,就能眺見白日青碧的山林,以及夜晚輝煌的燈火。常常,漂亮的景色不是不存在,而是沒找到適當的角度觀看。

  我不畏懼觀察別人或被觀察,但在疲憊的時候,向內觀察的窗子,總蒙上一層灰塵。這時,我習慣躲在被窩裡,像一隻睏極了的鼴鼠;不過,只要一有睡醒的機會,我這隻鼴鼠就會張大眼睛,東挖西竄、左顧右盼地四處張望著。於是,我在這個封閉的地方,仍看到許多故事……甚至,被部分故事深深撼動。

  十三樓病房裡,是許多人想像不到的世界,但這世界絕對不恐怖。外頭的人對精神病房的理解,來自於自己的忖臆,從病患是怎樣、醫護人員是怎樣、環境是怎樣,一直猜到它對病患的治療影響是怎樣。我知道的是:它很單純、很封閉、很安全,雖然缺乏自由。暫居於此的人,不同的是皆為疾病所苦,而需要多一點幫助,但其餘則仍一樣是人,有著不同的個性和表現;甚至,有些病友甚至比大家口中的「正常人」還天真有趣。

  能不能讓從未接觸過這個世界的人,對這個世界有較正確的認知呢?所以我想說一些真心故事,除了提到病友時會因為考量他們的隱私,而將他們的故事做修改並且一律採用化名,不侵犯病友的隱私權是我的原則。我同時橫跨了三種身分,用這三種身分會有的視角來看杜鵑窩裡的春天──身為病人,我住進去正好能和其他病友過類似的生活,許多時候,他們的想法或受到的衝擊,我都能感同身受;身為半專業(就讀特教系專攻情緒障礙組,並自行大量涉略關於心理學的書籍)的人員,對病房裡發生的事、各種診斷與藥物使用效果與副作用,以及眾多病友的狀況,都好奇萬分;身為作家,希望自己能帶著細膩的作家之眼,引領讀者透過層層障礙,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

  如此,我冀望自己能藉著這些故事,無論是自省或是描述他人,都可以讓讀者開始去思考相關的觀念,也可以看得出我辛苦努力而漸漸進展的改變。

台長: 古嘉琦
人氣(1,18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已出版書籍之選刊 |
此分類下一篇:《13樓的窗口》現代荒野
此分類上一篇:《詩領域》輯一§ 雙玉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