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7-12 23:55:38| 人氣2,0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心靈地圖The road less traveled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心靈地圖這本書,我看了不下5-6次,每次都是花許多時間才看完.

作者史考特.派克是位精神科醫師.我非常喜歡精神科醫師寫有關思想的東西,因為他們總能由不同角度去看事情.

心靈地圖剛出版時,沒甚麼有名.初版在1978年,過了五年才登上全美暢銷書排行榜.它就是一本口碑書,口耳相傳的相互介紹給朋友.

這本書一出版,就有人寫信說[謝謝你,你說出別人不敢說的事情!]

之後,此書愈來愈受歡迎,派克醫生就到處演講.

[心靈地圖]

在第一集中提到[愛],[宗教][神恩](此時他還不相信這些東西)

在愛這一章,他提到依賴症,愛情飢渴症,自我犧牲,虐待與被虐.失落感,真愛

[自我犧牲]--派克醫生提到[給予者]在愛的假面具之下,只求滿足自己,全然不把對方的心靈需要當成一回事.

他舉一位牧師為例:他的妻子有慢性沮喪症,兩個兒子由大學退學.須接受心理治療.這位牧師認為[我為全家鞠躬盡瘁,為何跟我有關?]原來,他幫妻子小孩做一切事情.[我就是愛得太深了~]後來他了解原因後,開始不為家人收拾善後,一開始家人不適應,後來孩子有開始上學了.

[宗教]

此篇中提到一個例子.史都華是個工程師,在50多歲時突然沮喪.想自殺.他是個無神論者.但是爸爸媽媽卻是虔誠的教徒.

經過治療後,史都華的潛意識中有一個很恐怖的上帝,會割人喉嚨的上帝.因為他的父母從小教他愛耶穌,愛上帝,一切都是愛.於是..做錯事就被打得半死.

另外一個例子,凱絲有精神官能症,常常喃喃自語,說[我快死了,一定要唸經,不然會死]

查出來的原因是她在高三有性行為,自此開始有嚴重罪惡感,婚後又服用避孕藥,在天主教是不准的.因為先生不想做愛,於是她便開始有性幻想.為了壓制這種幻想,她開始半小時禱告一次,速度加快,但是幻想症狀更嚴重!

經過好幾個月的治療,派克才查出原因.凱絲從小父母教導嚴格,不准做這,不准做那.心理輔導後,她終於說出口:[她非常恨她母親!]

因為她認知的上帝都是從小別人教給她的,她根本沒有自己的價值觀.於是心理治療就是幫助她建立自己的價值觀.

這是個很有趣的例子,某些人對上帝的認知就是一個[會懲罰人的上帝].這個世界就是神跟惡魔對抗的世界.有很多事情我們不能做,一旦做了神就會生氣,我們就[不討神喜悅]了.以後就會下地獄!

他媽的不討神喜悅!在台上義正嚴詞教訓人的人,在底下跟人鬥爭,惡言相向.一點也不自覺[不討神喜悅].就是有許多這種假正經的人.

之後又提到一個例子瑪莉為自己是個無神論者很自豪,治療一段時間後,她突然突飛猛進,大改變.然後她說:[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個無神論者了,我打賭上帝存在,沒有上帝世界不會這麼好.]

後來派克醫生又提出幾個由無神論者經過治療後相信上帝的例子.

因為他是心理醫生,用很公正客觀的態度去寫下例子.下幾篇就是寫[神恩],[奇蹟]--用客觀角度寫的.

----------

當初派克醫生寫心靈地圖第一集時,他並非基督徒.寫完後,一位重要人物跟他說:[你在[心靈地圖]中把你基督教的信仰為裝的多好!這是跟讀者傳播基督教訊息最好方法.]

派克醫生說:[我根本沒想到要偽裝我的基督教信仰,我當時根本不是基督徒!]

(所以心靈地圖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基督教的書)

心靈地圖二在十年後出版,經過十年後她受洗成為基督徒.派克醫生是透過佛法跟禪宗的修練找到上帝.他研究禪宗20年,之後找到上帝.他相信這是上帝要他做的.

我也是.如果我不是了解佛教,我反而不會深入基督教.我對佛教說的[人生本苦]已經厭倦,對於成佛也沒興趣了.愈深入愈了解這不是我要的.

如果我沒有看因果數年,我根本無法告訴人前世因果都是可以斷絕的,我也無法指出當你相信這些東西時,會造成你多大的困境!

這都是神的指引~感謝主~






 

台長: 妮娜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