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2-12 19:22:51| 人氣60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創造的種種形態——[自我是什麼東西]27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自覺的心如何再投入生活以創造生命存在的意義呢?

我們也許應該先釐清所謂創造有幾種涵義,而此處所說的創造是那一種涵義。

第一種創造是指完全無中生有的創造。雖然似乎所有創造都多少有無中生有的成分,但完全的無中生有恐怕只有上帝(或天)創造萬物才夠格罷!因此,若無中生有是所有創造的共同本質,那麼也就不妨說一切創造都源自上帝或天,此即所謂「創造性」。

第二種創造是指藝術性創造。這種創造的特點是在虛擬的情境中進行創造。所謂虛擬的情境就是指由藝術語言(文學語言、繪畫語言、音樂語言、戲劇語言、電影語言等等)所構成的世界(即所謂虛構,也就是借用種種物質,但重點不在物質本身而在它所代表的語言)。而所以要在虛擬的語言世界中創造,為的就是呈現作者自己的純粹主體(心靈、自我、感情),這在莊子稱為「見獨」,在禪宗稱為「明心見性」。所以藝術家大都是自我中心的,差別只在這自我是真是假,純粹程度是高是低罷了!

第三種創造是指道德性創造,其要義在賦予事事物物以意義,也可以說所創造的就是意義。這種創造的進行當然也是通過物質來承載意義,但和藝術性創造不同的是,物質並不純然作為一種語言以表顯自我,物質本身也具有真實的份量。換言之,道德創造不是在虛擬的語言世界中進行,而是在實存的生活世界中進行。在此雖也呈現了創造者自我,卻不是純粹的自我本身,而是也包含了由自我所發出來的愛。而愛就像染色劑一般將所有相關的事物都染上了意義的色彩了!令承受的人真實感動。原來道德的意思就是通過一真實的通道,而實現(德者得也)人我交融為一體的意思。

或說藝術品不也能讓人感動嗎?但一者藝術品帶給人的感動應該是因其境界之美而感動,而非我真實承受其愛(善)而感動。二者這兩種創造當然可以有重疊相兼的情況,例如當作者將自己的作品當禮物送給某一位朋友時,受贈者欣賞閱讀時的感動就可能兼有美感(感其作品之美)與愛(感作者對己的情意)的雙重感動了!

第四種創造是指知識性創造。這種創造也和藝術性創造一樣是在虛擬的語言世界中進行。但要呈現的卻不是作者的自我(心)而是萬物的結構(理)。這種純理的結構就稱為知識。如數學、物理學、經濟學等等。

第五種創造是指事業性創造。其一是指將知識與物結合而成為可以操作的事業系統(如政府組織、企業機構)。其二是指將知識與道德結合(知識加物加愛)而成為可以有效收集愛、儲存愛、輸送愛的道德事業系統(如慈善事業或傳統所謂「禮治」)。

第三或二、三的結合就是傳統儒家所謂「內聖學」,第五種(此種其實已綜攝了二、三、四在內)則是所謂「外王學」。本文所說的創造,主要是指道德性創造。當然道德創造往前可以涵攝第二種,往後也可以延申出第四、五種。只是第三種的道德創造實居自我的樞紐之位罷了!

 

台長: 曾老師的學生
人氣(60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中華日報專欄文章 |
此分類下一篇:形式與內容合一才是圓滿的自我——[自我是什麼東西]28
此分類上一篇:時時覺知我的存在——[自我是什麼東西]2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