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02 17:10:04| 人氣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聶魯達的信差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書名:聶魯達的信差
作者:ANTONIO SK‵ARMETA,一九四0年十一月出生在智利的安多法加斯大。他在智利大學主修哲學與文學,在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取得碩士學位,目前在智利大學以及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教授當代拉丁美洲文學與哲學,並且在柏林的『德國影視學院』教授劇本寫作,曾經榮獲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提名為傑出羅曼語文學教授。一九七三年智力發生右翼軍事政變時,斯卡米達從智利流亡到西德,在這段時間,他成為歐洲備受尊崇的作家、教授、演說家以及影片導演。他的作品充分反映出當時許多拉丁美洲知識份子對民主的嚮往,大部分作品都已被翻譯成二十種以上的語言版本。著有《聶魯達的信差》、《十五歲之愛》(Love Fiteen)、《我夢見雪在燃燒》(I dream the snow was burning)、《叛亂》(La Insurreccion)、《智利人》(Chileno)等書。
譯者:張慧英,師大社教系畢業,倫敦政經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畢業。現任中國時報主任記者兼主筆。譯作有《夜訪吸血鬼》(時報)、《這就是強暴》、《拯救奧菲莉亞》、《你怎麼能這樣對我?》(平安文化出版)等。
出版者:皇冠叢書
初版時間:民國57年
藏書出版時間:民國88年8月1日
購買時間:民國88年9月5日
撰稿時間:民國88年9月19日
心情小站:本書是奧斯卡獎五項提名電影「郵差」的原著小說,我看過這部很棒的電影,本書用電影的方式呈現,可以將其中鋪敘的美麗詩句表達的淋漓盡致,作者因為工作的關係到黑海去採訪名詩人聶魯達,進而認識了他的信差馬利歐,開始了一連串的故事,至於碧翠思則是作者虛構的人物。在故事的開端,馬利歐因為不願意作漁夫,加上有部腳踏車,於是找到郵差的工作,然而他的客戶,唯一的客戶,就是帕布羅‧聶魯達,世界聞名的名詩人,馬利歐的生命也因為聶魯達的加入而多采多姿,我常覺得一個真正偉大的人應該是能對周遭的人產生深遠的影響的人,不管是用什麼形式。而我感興趣的是在黑海這個多數人從事漁夫的地方,馬利歐卻跑去作郵差,雖然他討厭一切必須黎明即起的工作,可是當他做了聶魯達的郵差,卻每天充滿一樣的熱情和幹勁,一秒不差的履行他的職責,在馬利歐和他父親的對話中,作者描述他擦鼻水的舉動,而在他為了想要這份工作,卻對郵局辦事員柯斯米說他多麼強壯,甚至從未流過鼻水,這樣看來馬利歐的本質並非好吃懶做、不求精進的人,他只是還沒有找到自己的方向,我想他一定是不想一輩子捕魚,他期許自己能做一些比捕魚更有意義的事,清初被流放寧古塔的文人,做苦役之外剩餘的時間使他們陷入深思,他們也是希望能做一些比撿柴更高層次的事,於是他們組成冰天詩社、在流放地傳授學問,正是這一點對生命方向的渴望,引導著馬利歐趨近詩篇之旅,他是個與眾不同的郵差!
馬利歐在得到他第一份薪資後,特地去買了聶魯達所著的「元素頌」,真正讀完這本書,並想找個適當的時機讓詩人幫他簽名,讓他能藉此炫耀,在讓詩人簽名後,又希望能和詩人建立一種親密的交情,於是在發第二次薪水時又跑去買「新元素頌」,然而之後詩人帶領他,或者該說是他帶領詩人的詩篇之旅讓獻詞之事漸被馬利歐遺忘,在某天聶魯達收到有關諾貝爾獎的信件,使得馬利歐有機會與詩人作真正的交談,兩個人的對話從馬利歐引用元素頌的句子,兩人開始討論「隱喻」,詩人朗誦著美麗的詩句,馬利歐感到心口狂野的悸動,胸口似乎要爆開,於是他就這樣被詩人引導,開始一窺門徑,詩的世界。
之後馬利歐在酒館邂逅了美麗的女孩碧翠絲,一見鍾情型的愛情令他血脈噴張,而此時他已經很自然地想到用詩篇來表達他對碧翠絲的愛慕之意,他已經明白詩的價值和影響,當然聶魯達是最適合的人選,在馬利歐的懇求下,聶魯達應允和馬利歐到酒館看看他的夢中情人,碧翠絲,馬利歐欣喜若狂,只不過見到碧翠思後仍是一副元靈出竅的模樣,之後因為聶魯達被推為智利總統候選人,必須離開黑島, 馬利歐只覺聶魯達也帶走了他的生命力。
在一次副首長拉貝幫總統候選人之一的亞利山奇拉票時,給了馬利歐一本藍色封面、燙著金色字體的筆記本,馬利歐覺得這本筆記本一定要寫些真正好的句子,他先在他自己的舊筆記本上打草稿,再選出最好的佳作,之後的幾個禮拜,馬利歐寫詩的能力進步神速,並且名聲傳遍鄉里,開始他的公開頌讀活動,縱然如此,馬利歐仍然對碧翠絲念念不忘,即使他未來的岳母大人像是可怕的酷斯拉。在一次難得的機會,馬利歐尾隨碧翠絲到海灘,將他對她的情意化為詩句朗誦出來,越發順暢,詩篇的魔力讓碧翠絲心神俱醉,但他未來的岳母大人像是泰山般狠狠地把他們分開,不久後詩人退出總統大選並支持阿燕德參選而回到黑島,馬利歐也終於娶回美嬌娘,後來聶魯達擔任駐法大使又離開了黑島。
記得電影中聶魯達偕同妻子瑪提達回到黑島時,馬利歐因參加抗議遊行而喪生,在本書的情節則是因阿燕德總統被刺身亡,智利政局顛覆不安,當時正病重的聶魯達也受到軍方的監視,馬利歐在通過軍方的守備後見著詩人的最後一面,在馬利歐信心和靈感的來源,聶魯達,逝世後,故事的結局則是馬利歐被軍方帶走,成為智利軍方叛亂的犧牲品!
心儀聶魯達,詩人的風采,政治家的氣度,和影響周遭人的光芒!

台長: 工友
人氣(4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