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2-06 03:50:14| 人氣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改版金庸小說的矛盾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改版金庸小說的矛盾

如果不是讀者吹毛求疵,金庸武俠小說只是一種奇幻書寫、一種嘗試性質的通俗武俠小說,絕不可能被視為與史實相符的歷史武俠小說。再者,一但讀者將奇幻書寫現實化、具體化及擬真化,作者必須考量是否要順著商業利益,順應讀者的需求進行再創作,在此讀者立場等同於商業利益的來源。

對作者而言,修訂自己作品的舉動是絕無僅有的,金庸除了必須背負為商業利益著眼及媚俗的罪名之外,對一直以來將金庸視為偶像的讀者,更要負一半的罪名。畢竟閱讀感受純屬主觀意識,無法進行客觀的量化評比。

金庸當然有改寫自己作品的自由,尤其是著作及智財權在他手上,改壞了,頂多一世英明毀於一旦,讀者最多不捧場。而出版商所強調更細膩的人性刻畫,恐怕是積極撈錢的同義辭,特別是出版商的賣關子,更顯得金庸在出版商手上猶如人質。

面對讀者的質疑矛盾,以相當奇幻的武俠內容來說,大可不必執著於細節的質疑,金庸有意去處理,讀者固然可將重新處理過的小說視為一部新小說看待,以《射雕英雄傳》修訂版來說,增加的情節對於黃藥師的描述,揭露成為情癡的來龍去脈,改變一向神祕的平面人物形象;改版後的《神雕俠侶》亦是如此,原本的小龍女是個被視為不食人間煙火的蒼白女子,若是改版後成為一個回到凡間的立體人物,或許會降低金庸小說的奇幻特性,相對的卻可以增加金庸小說的貼近現實面。

就文學理論來說,修訂作品的舉動是一種接受與再創作的反饋,即使金庸不改寫,江山代有才人出,換個人改寫的意義或許不同,但差別在於金庸自己已成為無法被超越的障礙,即使金庸本人進行改寫,也是顯得格外吃力不討好。就讀者而言,過去閱讀經驗的美好,更不容許作者本人聊發少年狂的改寫而帶來改變。

金庸武俠小說賦予讀者根深柢固的閱讀經驗以及似假還真的故事情節,都是遭到讀者一再挑出不合理處,以及希望不要改動情節的原罪。不過,金庸若是照著讀者的意見修改,修到每個讀者都滿意,恐怕才是真正的撈錢。

小說情節中的歷史性質與奇幻性質無法兼具,如同魚與熊掌的難以得兼,將小說視為史實固然是癡,認為小說不能被改寫更癡。文/鄭佑璋


原載於 中國時報 (20041206) 浮世繪版





台長: 鄭佑璋
人氣(4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