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11 23:06:26| 人氣1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小城瘋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小城瘋景 (明報) 05月 06日 星期日 05:10AM

【明報專訊】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也是最壞的時代。」

在「窮空間」劇場上,一群熱愛話劇的澳門中學生,喊著狄更斯《雙城記》的名句,演繹小伙子於亂世下目睹的真實故事﹕父親拉著兒子到賭場當「荷官」,兒子反抗換來父子反目;小巷老店日漸消失,換來5日內可完成裝修及開業的7-11便利店。


五一遊行槍聲響起。澳門新一代都說,這個城市變得愈來愈陌生、可怕,由一個和諧友愛的小鎮,變成人心浮躁的賭城。


一個住宅單位,價錢可於5年間由30萬變成260萬;女孩中學未畢業加入賭場,4年後變成追逐LV手袋、月薪2.4萬元的賭場「荷官」;鐘點女傭轉行到賭場地盤「黑工」,月入萬八。金錢背後,澳門街的和諧恬靜不再,換來是馬路變賽道,「暴富中產」每晚茘車趕上班、交通意外翻車無日無之;治安日差,有女士光天化日被扑頭搶劫。至於住在鐵皮屋內的低薪基層及黑工,一直無人理會。


瘋了。幾年間,一個樸素寧靜的小城,變成亂世浮誇的畸形都市。


日日撞車塞車 民怨無處宣泄


甫下船,但見澳門碼頭外已泊滿各大小賭場專門接載豪客的小巴;另一邊廂,的士站人龍打了幾個圈,幾經等候終於擠上的士,司機滿肚苦水及怨言立即爆發。


每個城市的的士司機,都是一個地方的民情指標。澳門司機大佬坦言,近年生意是好了,但無完無了的塞車,加上租車司機又要包辦車輛維修保險,每日運作成本高達500元。以澳門每程車費只有大概20元計算,他們是「有苦自己知」。


在街上,常見的士為免塞車而拒載及揀客,不少澳門居民坦言,在街上截的士「難過登天」,故整年未曾召喚的士。


「很多社會民怨及反對聲音,在主流媒體根本看不到。」澳門土生土長的年輕一代、民間劇場「窮空間」主辦者莫兆忠坦言,澳門的傳媒不發達,社會上的民怨沒有宣泄渠道,例如五.一遊行所關注的黑工或基層勞工問題,當地傳媒甚少探討,這群基層市民恍如在社會裏面「隱形」,跟社會割裂了,遊行成了基層的宣泄渠道。


老士多變7-11 人人當荷官


「在5至10年前,就算是『反對』這兩個字,澳門人都很難說出口。」阿忠說,這幾年急劇的社會變化,大量外資湧入、物價升,「澳門人只是不停地接受,根本未能消化」。阿忠說,最難受是看到澳門人心態及生活的轉變,過往澳門街坊的恬靜、淡泊已日漸消失,隨之而來的,是賭場孕育的追逐物質、名牌的新一代,「機會突然多了,大家抱著人有咁多我都要咁多的心態(生活)」。


阿忠主理的民間劇場「窮空間」,為民間及學生提供表達機會,不少中學生寫出的劇本,反映社會的轉變﹕霓虹燈下,父親令兒子去賭場當荷官、地產的急速發展令老士多消失,換上7-11便利店……「兩年前,澳門沒有7-11,現在四處可見,更有傳聞說7-11可於5日裝修好新店。」阿忠說,澳門的多元化正在消失,學生的劇作題材反映出社會的變化。


「現時的社會好像多了選擇,但我卻覺得很迷失。」另一名土生土長的澳門年輕人Samantha說,舊日的澳門很清純,人們的關係很密切,又會守望相助。 99年澳門回歸時,澳門人覺得一片光明、覺得「好驕傲!」Samantha說,未料到這幾年卻會出如斯駭人的轉變。


大學畢業6年、現職藝術行政的Samantha,這幾年看到太多光怪陸離的瘋狂故事,例如她在01年以30萬元購入的物業,現在的市價竟是260萬,增幅達8倍,但實是其他住宅的價錢同樣貴得驚人,小市民根本難靠「樓換樓」得益。曾經教書的Samantha說,遇到一名數年前教過的女生,當年她中學未畢業便入職賭場,輾轉4年已月入2.4萬元,最愛買名牌手袋、滿屋未用的化妝品。Samantha嘆謂,朋友們談起這些怪現象,都不禁反問「讀這麼多書為什麼?」薪酬卻不如「荷官」。


治安日差 賭場似八國聯軍


Samantha說,回歸前有年輕人雜誌曾辦調查,以「澳門變成賭城,你喜歡嗎?」為題,當時社會對賭業看法正面,有六成人表示支持。她說,據知那份雜誌最新調查是「澳門是賭城,你還喜歡嗎?」,結果已倒轉過來,六成受訪者表示不喜歡。


賭業欣欣向榮的同時,社會治安卻日壞,「澳門人要開始學懂保護自己。」Samantha說,曾有女士光天化日下,在街上被「扑頭黨」扑頭搶銀包;又聞說有人的汽車擋風玻璃被打爛,原因是匪徒看中車廂「散銀兜」內約100元零錢。回歸前的澳門常有汽車爆炸,一片腥風血雨,但Samantha卻說現今澳門比當年更危險,「當年襲擊很有目的,跟近年的不一樣」。


生活指數日高,Samantha看到的是中產階層生活質素差了、負擔多了。她在工作地點附近吃一碗麵,要22元,較早前在香港灣仔吃的一碗,只要18元。她的鐘點女傭也辭工了,放棄清潔家居每月平均9000元的薪金,轉行到賭場地盤「黑工」,月薪1.8萬元。


「表面上是繁榮了,但生活空間及自由卻不斷減少。」澳門開書店的阿Jane說,社會的建設發展包括政府興建大型建築,將東望洋燈塔附近觀景遮蔽,都令澳門人感到難受及恐怖,故一班社會人士正積極爭取保留燈塔景觀。除東望洋燈塔外,青洲的山嶺更突然被削掉,準備興建一批50層公屋。


書店窗外漂亮的議事亭風光,突然冒出新賭場霸氣建築的一角。阿Jane說,看覑那些賭場建築及起重機,感覺好像「八國聯軍」瓜分地盤。在這片土地上的澳門人,卻又這麼無力,澳門傳統「家和萬事興」的氣氛,令為社會發聲者每每承受很大壓力,容易被標籤或被指為「不愛澳門」。最難受的是五.一遊行過後,社會只抨擊遊行者,沒有人關心這群基層的真正訴求。


究竟,十年之後的澳門會如何?


「澳門會愈來愈大(填海及高樓),但人的空間卻日趨狹窄,可用的空間、看到天空,甚至與人交流的地方,可能會愈來愈少。」阿忠說。


「3年後的澳門會是怎樣,我也難以想像,簡直是一片空白。」Samantha坦言﹕「其實我們不愛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愛的是住宅旁大樹發出的鳥聲蟬鳴。」看覑社會撕裂式的劇變,澳門人的心在痛,毗鄰的港人亦然。


文﹕曾錦雯

台長: 葉子(^ο^)
人氣(1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新聞轉載 |
此分類下一篇:澳大生出版影視劇本集
此分類上一篇:澳門學生航天科技交流活動200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