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10 12:17:21

蒸便當


當民歌流行的時候,台灣也還陶醉於棒球「三冠王」頭銜時,高中以下的學生,除了少數寄宿生是逕向學校附近的飲食業者訂購午餐便當外,大部分同學的午餐便當都是由媽媽預先準備好,上學時帶來學校蒸熱食用的,或者由父...

2004-03-09 14:53:44

補硘仔


在先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農業社會年代裡,終日辛勤亦僅得溫飽而已,是故舉凡鍋、碗、瓢、盤等飲食器皿如有裂痕破損情形時,通常都會再央請工匠補綴,以期延長器皿之使用年限,充分體現「愛物惜福」的傳統美德。但...

2004-03-05 10:55:05

旱煙桿


「醒能使醉,醉能使醒,饑能使飽,飽能使饑。」─清朝煙草"四德"說 有關菸草究竟產地源自何處,眾說紛云。通說認為哥倫布於西元一四九二年發現新大陸,首次在聖多明哥見到美洲印第安人吸菸,大感吃驚。菸草種子於...

2004-03-02 10:31:34

蟻除


「蟻除」就是菜櫥仔腳,或直稱「桌腳」,以四個一組,早期窯場都會生產這種製品,多半為磚燒(也有石頭鑿成的),後期則有瓷器、金屬及塑膠製品,視桌櫥的尺寸而有大小之分,造型有圓形、方形或多邊形。如屬轆轤拉坏成...

2004-03-02 09:18:12

蒔田管與護指套


早先曾以半個「都市憨」而尚自以為見多識廣的無知,誤以為「蒔田管」若非清朝慈禧太后老佛爺手指上所戴的護指套,便是莊稼漢練鷹爪功的獨門暗器。稍後經高人點撥後才頓悟,「馮京」與「馬涼」之間,其實還是存在著蠻...

2004-03-01 12:06:59

老鎖


最早蒐集到老鎖,其實是很多年前偶然經過鄉下時,竟不意發現藏身竹林後的一斑剝老屋的木門上竟掛著一只已經歲月磨蝕的老銅鎖,印象中那種僅存在於古裝片裡的老鎖,竟活生生的出現在眼前,當時既驚且喜的心情,加上想...

2004-03-01 12:02:25

陀螺


「一樟、二芎、三埔姜、四苦苓、五芭樂」 「樟會吼、芎會跑、芭樂材釘死狗」 以上二句是昔日製作陀螺鑑別材質優劣的閩南語順口溜。現在大家偶而拿來玩玩的陀螺多半是工廠大量生產的,應該沒有人會天才到自製吧...

2004-03-01 11:56:19

小瓶蓋兒


應該屬於五年級前段班記憶中的老彈珠汽水,是台灣在日據時代清涼飲料產業發展的濫觴。當時由於生產者缺乏資金及技術,加上交通不便,銷售範圍侷限於小區域市場,因此也都僅止於家庭工業的小規模生產。 昭和十三...

2004-02-27 18:14:13

電土燈


為了這個提把幾已鏽蝕殆盡的電土燈,我如同鼠輩一般,在破敗傾圮的土确厝裡,塌陷的眠床下鑽來鑽去。雖然搞得全身佈滿灰塵、蜘蛛網,但這才能體會當一隻鼠輩的堅苦卓絕,難怪石玉崑先生要拿老鼠作為「七俠五義」裡的...

2004-02-26 17:21:21

玻璃瓶杯


早期美軍駐台協防期間,因為飲用啤酒所留下的大批黃褐色的玻璃酒瓶,經由業者回收後,有時會再以克難加工的方式,截取其下半部,製成可供飲用的玻璃杯販售。 這種應該可以算是另類創意的杯子也常被加刻風景圖案、...

2004-02-26 17:19:19

廣播收音機執照


根據記載,早在日據時代,收音機即有應行辦理執照登記與繳費規定(稱之為收聽費)。台灣光復後,交通部於四十年訂頒「廣播無線電收音機登記規則」,規定使用者應向電信局申請登記,並領有執照,電信局得隨時派員檢查。...

2004-02-26 17:17:59

油燈與燈盞


「一窟水,清悠悠;一尾鰻,紅目瞅。」 在清光緒14年,臺灣巡撫劉銘傳尚未創立「興市公司」,裝置小型蒸氣燃煤發電機供應照明之前,先民多半是以油燈為夜間的主要照明器具。油燈以煤油或花生油為燃料,透過燈蕊(紙...

2004-02-26 17:15:48

虎子


「無門無戶有圓窗,非絲非竹響叮噹。 疑是張生和琴韻,原來老僧入禪房。」 這是一首很有意思的古老燈謎,謎底就是─夜壺(尿壺),不用明說,也知此係指男用夜壺。早期先民為圖夜間如廁方便,多半會在床下擺一...

第一頁      ‹上一頁       1 .  2 .  3 .  4 .  5 .  6 .
第 6 / 6 頁 , 共 88 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