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2-06 20:27:01| 人氣3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活筆記NO.2★ 寫作是一作必須持續的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寫作,是一件需要持續的興趣。
只要荒廢一段時間,想再動筆時,很容易就會有一層看不見的阻礙擋在眼前,就如同現在的我一般。

大約半年了吧!自己不再像以前一樣,把寫作當作每日的必行功課,從每天寫、一星期一篇、一個月一篇,最後變成不定期寫作。不只小說,連日記都很少寫了。

為什麼呢?
我每天都問我自已這個問題。
許多的答案若隱若現的在腦中浮現,但我卻不願也無法去深究其原因。

直到日前看到了朱光潛先生一篇名為「寫作練習」的文章,一種恍然大悟的心情才出現。朱先生不虧是名家,文章裡思路分明、說理清楚;他在文章寫道:「練習寫作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須牢記在心的,就是有話必說,說須心口如一,不能說謊。文學本來是以語文為工具的表現藝術。心理有東西要表現,才拿語言來表現。」

自已久無新作的最大原因,即是無話可說吧。
當初正值「為賦辭強說愁的年紀」,又初遇情感的問題,每一件小小的事情發生,就覺得它另有含意,思緒就像蜘蛛網一般成放射性擴散,總覺得內心有說不完又無處可發的苦。於事終於寄情於文章,寫著風花雪月的事情。

回想那一段時光,也不是不好。至少那是一段愉快且第一次專注於某種興趣的時間,同時,我也在寫作的世界裡建立起了一點點的自信,並確定寫作是我終身的興趣之一。只是,當年紀增長,當跳出感情的問題後,看著自己以前的文章,總覺得每一篇都有那麼點少了什麼的感覺,好像隔靴搔癢,無法直擊痛點。

朱光潛先生認為,入手就寫言情文是不委當的。「情感迷離恍惚,不易捉摸,正如夢中不易說夢,醉中只覺陶陶。」同時他寫認為,青年作家說情太過抽象,缺少了自身的陶冶煉熔。人生經驗越豐富,情感才能越深刻,我想,這便是我缺少的那一部分了。

年輕的情感,似乎來得快去得也快,當初的大悲大喜,如今回想也只是雲淡風輕。我擔心若放任自己沈溺陶醉於那樣的情感之中,作品終將淪為那膚淺的哀愁。於事乎,我停下了筆,停止砌字的工作,潛意識中想跳脫出以往寫作的格式,害怕被制式化。

然而,遇到表達能力的瓶頸,也是原因之一。
朱光潛先生的文章中也提到,作者對於想說的事情表達不完全的原因,一是能力不足,二是存心說謊。而「說謊」除了心裡不是那樣想卻那樣說之外,另一種則是強不知以為知,而作品就缺少了真實性了。



能力不足自然不在話下,「說謊」的二種過錯本人也都曾犯過,有的時候寫出來的東西明明不是自己心理所想,有時也為附和某種性質的徵文條件,放棄了自己原先的想法,但更多時候,則是為顧及旁人的看法,常常會故意將文章寫成另一種方向,這種情形在有心和無心下,都常常發生。另一種情形,則是常常自以為能夠了解某人的心情,或著某種事件的發生,硬生生的將自已的想像加諸於故事情節裡。這些當時認為理所當然的想法,隨時間的增長,自己也有了另一番體會。這也是我輕易談論大道理的原因,自已都不確定的事情、自已都還在摸索的事情,怎麼好去給人指引呢?也許遭人嘲笑白眼不說,只怕誤人子弟,那可就不好了。

以前有人說過,當作家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公諸於世的文章都將遭人評論,而世人對作者本身的想法和生活也會多加揣測,無名作家這樣的困擾或許少點,但那些知名度頗大的名人,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畢竟,將自已的思想赤裸裸的坦誠在大眾面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誠實」本身就是人類最大的挑戰。

文章的分享也本該是件你情我願的事,當我的文章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閱讀的時候,剛開始時有點驕傲與滿足,然後身邊開始出現許多聲音,漸漸地,「我」的聲音越來越小,開始寫一些言不及意的話,接著令人沮喪的作品出現,然後筆就停了。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回顧自已的文字,也反省著自已的生活態度,文字是我記錄自我成長的一種方式,因為有它們,我才能不斷的為自已的行為做調整,在迷失的時候,找出前進的方向。

寫作,誠寫的寫作。
我想,這是我會一直、一直做下去的事情。





台長: 星期三
人氣(3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