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2-23 19:54:03| 人氣63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對於安泰人壽廣告的一點雜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安泰人壽一系列的電視廣告無論是就廣告界本身,或是對於壽險業而言,都應是極具效果和意義的。對於一個普通的閱聽人而言,筆者覺得這個廣告除了有趣以外,其實其中傳遞的觀念實在過於傳統和保守,安泰人壽一系列的廣告都著力在「人類對於死亡的恐懼」,「意外死亡」這個概念和「生命」的概念被緊緊綁在一起,天花板的破裂、海岸突現的鯊魚、極樂造成的心臟病等,到近日更引起所謂「死神賣保險」的爭議,都彰顯了這一系列廣告將「保險」和「意外」、「死亡」綁在一起的基本概念。

其實這種強調意外和死亡的觀念,是極為傳統的保險觀念,可謂是根源於前近代的天災與工業時代的職災,使得生存問題成為人類最根本的恐懼,但是對於一個邁向後工業時代的社會而言,人類的恐懼不再限制於「死亡」,後工業化社會所造成的失業率升高,以及隨著醫藥科技進步,平均餘命的增加,經濟上的生存問題成為現代人最根本的恐懼,由近日幾起的自殺事件大多是因為經濟因素導致,因此對於「保險」這個詞彙,我們實有必要擴展其內容與意義。

後工業社會對於「保險」的概念,應著力於「對個人一生的再分配」,因應後工業時代社會普遍面臨中年失業問題和老年安養問題,個人應該更為思考個人生命週期所可能面臨的經濟事故,透過儲蓄、保險以及多元的投資,將青年時期的所得再分配至中、老年,以確保本身的經濟安全。例如謹慎安排個人的消費、投資行為,將部分資金規劃為中、老年所需經濟來源,以避免中年時可能面臨的經濟波動與老年經濟生活穩定。

政府辦理全民年金,對於個人而言即是建立「對個人一生的再分配」的概念。對於整體社會而言,隨著出生率的減低和老年社會的來臨,日後倘若一旦面臨經濟波動,必然造成比目前更加龐大的社會失序狀態,因此政府必須適度介入而展開此一社會政策。

在後工業社會,「保險」對於我們個人的意義,已經不再圍繞於「死亡」這個主題;個人所面臨的多元性的危機,應重新定義「保險」為「個人經濟生命的再分配規劃」,才符合這個社會真正普遍存在的危機。

也許安泰人壽的廣告,是該改改了!

台長: 瓦如
人氣(63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