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0-11-18 00:53:15| 人氣1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空間的不正義(台北捷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開始高考補習以來,我幾乎已經成為半個捷運族,下午五六點的捷運尖峰時間成為生活中某個必經的過程,一個無法抵抗的被運送過程。

對於台北捷運一直有著很多惡感,其實也說不出什麼理由,只是覺得它太光鮮亮麗,太中產階級了,太資本主義了,但這些感覺都不是什麼理性的惡感,畢竟「捷運」是不會出現在一個尚未現代都市化的城市中,「捷運」天生就是資本主義的一種象徵,雖然各國的呈現方式不同。

成為尖峰時間的捷運族可能是人生的一場惡夢,一種短促的而密度極大的壓力,如果不幸地必須搭乘藍線(市政府-新埔)而經過忠孝復興站,當下午五點到七點時,從忠孝復興站到台北火車站這段路,可能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車廂。

很不幸地,從木柵到台北火車站,在急迫的時間壓力下,我必須經過以空間換取時間,用空間的壓力去換取時間的解放。

捷運站的人都很急迫,每班車一開門大家衝往電扶梯,甚至有因為地板剛打蠟而摔個狗吃屎,其實我想大家確實太急了,想一想90年代以前沒有捷運的日子,大家還不是一路停停走走、睡睡醒醒地到家了,如今捷運大幅縮短了大家上下班(學)所花費的時間,照理應該有更從容地上下班(學),但是事與願違,晚間尖峰時段的捷運忠孝復興站一方面是個競速與蠻力的競技場,一方面也是個大型人肉罐頭工廠(輸送帶加上鐵皮車廂)。

其實如果只是這樣也還好,畢竟這是台北。但是就在前幾天,一件發生在我身旁的事,終於使我瞭解了捷運空間的不正義。

一如往常,我穩健地在忠孝復興站移動,移往能最快離開捷運站的車廂前(即到台北火車站時,能最快到達靠近新光三越的出口之車廂),排在一位殘障人士的後方,由於她的輪椅是手動式,所以我決定推扶她的輪椅進入車廂中,過程尚稱順利,但是就在連她還來不及和我道謝之際,潮水般的人潮急迫湧入,把她逼向車廂中的鐵桿,幸好她自己應變得宜,沒有傷到他的腳。接下來的忠孝新生站和善導寺只有湧入更多根本早已無法負荷的人群,我看不到她是否安好,只是覺得自己已經覺得被極度壓迫。終於到了火車站,我很有緣份地又在車廂門口遇到她,因此順手推扶著輪椅下車,他說聲謝,我微笑以應。

這次經驗使我體認到捷運車廂空間設計的不正義,對於老殘孕婦和推娃娃車的夫婦而言,尖峰時間的捷運根本是致命的壓力,就算有意避開人潮而改搭下一班,也難保下一站的人潮不會把你擠的死去活來,而台北人也完全不顧搭乘的品質,只要能擠上去就是勝利,如果連自己都不顧,就更不需要顧及車廂裡面的人。

其實這是台北人的個性吧!要改很難。

但是捷運公司難道不能在上下般的尖峰時間規劃一節專門讓老弱婦孺傷殘者的車廂嗎?如果把自己當作老弱婦孺傷殘者,就知道這種必要性,我順便觀察了如果我是一個殘障者,我如何在捷運系統中移動,雖然有所謂的殘障專用電梯,殘障驗票專用閘門,但是這只是「形式」上的建立無障礙空間,其實捷運站的動線完全不顧及殘障者的便利性,一位殘障者在捷運系統中必須花費數倍於正常人的時間,在各站不同的電梯系統中轉移,捷運公司在設計捷運系統的動線中苦能完全沒有考量殘障者的動線問題,如果缺乏一個在尖峰時間專門提供老弱婦孺傷殘者的車廂,以及良好的各站電梯轉運動線,所謂的捷運的無障礙空間僅僅是一種華而不實形式。

如果我是一個殘者,如果我是一個老者,如果我是一個孕婦。

捷運的設計不能僅僅滿足於中產階級的便利性,至於搭乘捷運的台北人更應該想想如果我是他者。

台長: 瓦如
人氣(15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