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0-16 13:07:56| 人氣9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展讀經典》關於海龜的二三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海龜是長年居住的海中的爬蟲類,牠的一生幾乎都在海裏度過,因為唯有海水的深力才能支撐牠龐大的體形,試想一雙背負長兩百五十公分,重達九百多公斤甲殼的海龜,如何在陸地生活。

海龜要產卵前會大老遠的遊回牠出生的海灘,在半夜爬上岸,用腳掘沙,挖出一個洞,然後將龜卵產在洞裏。母龜一次約產一百個卵,產完後便用沙把卵蓋住,並本能的在沙灘上四處走動,模糊來時的足跡,以保護龜卵。然後氣喘吁吁地拖著疲憊的身軀,一步一走回無動力的海洋。十天之後,牠又會重複同樣的過程。這樣平均要重複十一次。

如果不受到干擾,龜蛋在沙中約六十天,便能孵化成小海龜。破殼而出的小海龜在穿過海灘到達海洋之前,容易受到鳥類及囓齒類動物的襲擊。若能成功抵達海邊,牠們尚必須奮力游向海中,並躱在馬尾藻類海草中吃小水母為生。估計自然孵化的小海龜僅有百分之二的存活率。

大約要一年或更久的時間,海龜才能長得夠大,不需要掩護物的保護,除了大鯊魚之外,牠不怕任何敵人的侵襲,但約只有百分之一的小海龜能順利長為成龜。據研究人員估計,牠們約能活一百年。

海龜蛋在很多文化中被視為珍品,特別是遠東地區及中美國家,人們趁半夜將龜蛋挖出,隔天好在市場上兜售獲利。

在婆羅洲的西巴丹島,有大量的綠蠵龜及玳瑁在島上產卵,一整年裏,每天晚上都有母龜上岸挖巢、產卵;每天晚上都有小海龜爬出巢,匆匆地迎向海邊,開始另一批生命的循環。

西巴丹島上的某些家族因在1800年救了受海盜攻擊的蘇丹的妻子,因此獲有在島上合法採蛋的特權。島上的潛水經營者為了保護這個海龜誕生地,合資付錢給採蛋者,試圖遏止採蛋行為。

海龜在島上四處築巢,有時候,牠們其至還會意外地挖起別隻海龜的巢,破壞之前埋在那裏孵的蛋後,再產下自己的。
度假村經營者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他們招募義工來當「海龜警察」。夜晚,這些義工在海灘上尋找下蛋的海龜,等海龜下完蛋,他們便用木樁標上號碼來標示下蛋處,並在四周圍上柵欄以防又有海龜進入使用同一地點。當巢裏的蛋已成熟待孵化了,義工再將柵欄撤走,才不會防礙小海龜的孵出。此外,義工還會在小海龜孵出之後,將巢底的軟沙挖出,以救出一些受困於其中的小海龜。

為了避免好意但不得方法的觀光客,嚇走了爬上岸產卵的海龜,島上規定黃昏後旅客不得在島上閒逛,但想一睹海龜產卵的旅客,只需說一聲,義工便會在海龜抵達時,叫醒有興趣觀賞的人。

1980年,大開曼群島上的居民開始養殖海龜。他們將養殖場中的海龜一半放生,以維持日漸減少的海龜,一半則用來做食物及甲殼製品。然而,這些由人工孵化的海龜是否會回到當初被放生的海灘,或是重新找另一個海灘下蛋?還是從此不再交配?甚至在這之前,被養殖場養到比較大些才放生的小海龜是否有能力適應大海的生活?頗令人關心。

*****

本文摘錄自《地球的老朋友 海龜》,原文刊載於經典NO.10(1999年5月出版)p.114~127,作者喬納森‧博得(Jonathan Bird),翻譯洪郁妍

根據文中的【全球海龜產卵地分布圖】,海龜產卵地大量集中在中美洲沿岸、其次在澳洲北岸、南亞、印度洋沿岸和東非洲沿岸。因此,遠東及中美洲人民捕殺海龜,應是起源於靠海吃海,就地取材。人類竭澤而漁的行逕普遍存在,只是對象不同而已。像是由海中捕取魚,剖開魚腹取出魚卵,再把魚丟回海中而製成的魚子醬;不正常灌食而取得的鵝肝;利用豬的靈敏嗅覺和愛食的天性尋得,卻殘忍又不給吃的松露。

台長: moi
人氣(9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展讀經典 |
此分類下一篇:《展讀經典》沙圖什——來自青藏高原的羊毛披肩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