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2-31 10:31:29| 人氣36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關於史崔特先生的 和我的 一些故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有太多理由必須喜歡這部電影-「史崔特先生的故事」(The Straight Story,1999)。

我喜歡美國的中西部。一條筆直的公路通向無盡的天邊,兩側有整齊的麥田夾道列隊,還有金黃色的玉米田連綿隨行;途中有大城小鎮、有人生百態、有奇風異俗、有千山萬水,是在海島型國家生長的我,所難以體會到的一種大陸性所具有的浩瀚與遼闊、安固與閉塞。史崔特先生駕著我高中時的夢想,只是即便有著同樣的路程,人生歷練的程度落差,一定留下深淺不一的心靈軌跡,或許我的這個夢想不必須這麼早達成。

我喜歡公路電影,或是廣泛的旅行電影。年邁的史崔特先生從愛荷華州到威斯康辛州,駕駛割草機橫越300哩路,像是「小王子」,路途中遇到的人都像是勾起他追憶一生的縮影,一站又一站地行旅過樸實真切的鄉間,也是一次又一次地追省自己的逝去的人生片段。有一個夜晚他加入一群年輕人的營火聚會,其中一個孩子問道:「年老後最可怕的事情是什麼?」史崔特先生靜默後緩緩說著:「年老之後最可怕的事,就是不斷回憶著還未老去之前的日子。」在熊熊火光的映照中,他明亮澄澈的雙眼更顯睿智與靜謐。

我喜歡接受導演風格的不規則性。自己也說不上是喜歡大衛林區(David Lynch)的作品、還是喜歡他的獨特、抑或喜歡他在此片的急轉突變。或許《藍絲絨》 (Blue Velvet,1986)、《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1990)、《雙峰》(Twin Peak, 1990)、《驚狂》(Lost Highway,1997)給人太多冷冽、弔詭、幽幻、狂暴、奇情…的元素,這部溫暖、平凡、正向、緩和、抒情的小品,倒像是分解我對其心防的酵素,電影看完,心思透徹如明鏡。對於堅持風格的專一固然是安穩的體現;觸類旁通、膽敢創作反而超越既定格局,則是更顯開闊圓融、更臻至另一水準境界之上。

我喜歡飾演史崔特先生的李察法恩沃斯(Richard Farnsworth)。早從《清秀佳人》(Anne of Green Gable,1985)中馬修(Mathew Cuthbert)這個角色開始,他低調單純、沉默木訥、溫和羞怯、忠誠可靠的特質,令人懷念。入行超過六十年的他,演藝事業幾乎是以特技(成為演員之前有四十年的特技演員生涯)、替身(曾為Kirk Douglas, Henry Fonda, Montgomery Clift, Steve McQueen, Roy Rogers等大明星擔任替身)、配角為主,「史崔特先生的故事」或許是他第一部擔任主角的電影,但同時也是他最後一部主演的電影,當年他以近八十歲的高齡接拍這部片,拍攝期間他已患有末期癌症,強忍病痛完成該片,並於不久後舉槍自盡。我不支持自殺行為,並不表示我不諒解自殺行為,作一個如此絕望的決定並非易事,又何必苛責一具無心於世的軀殼。

一生少出遠門的史崔特先生,為了探望病危的哥哥,不辭交通勞頓之苦,無念多年前因意見歧異而互不來往的關係,最後終於來到哥哥的家門前,兩兄弟話不多,只是四眼交望,當他的哥哥看到史崔特先生是開著一台老舊的割草機,奔波數日來見他一面,他不禁眼泛淚光,接著鏡頭拉遠至兩人仰望著天際,明明是晴天歷歷,卻漸漸化作繁星點點,兄弟倆共同看到的其實是小時候農忙後的夏夜,一起躺在麥草堆上,邊胡扯瞎聊、邊數望星空的快樂時光。

這幾年間的一次春節假期,弟弟自外地回宜蘭,我和他到郊區去看一些建築,順便到宜蘭市郊的龍潭湖週邊繞了一圈,離開時,弟弟問我還記不記得以前小時候這裡晚上很暗(過去這裡沒有路燈,而且有許多的墳墓在道路邊的山丘上),我沉默不語…若有所思…在此之前,心底所浮出對於這個地方所有的畫面,其實也是那幾個爸媽載我們到附近拜訪親戚的夜晚,我們兩個坐在後座往漆黑的窗外傻望。

我當然記得,而且我還記得那一天晚上,弟弟童稚的臉龐在月光餘輝下的輪廓…




照片取自http://www.lynchnet.com/sstory/pics.html

台長: Vincent
人氣(36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JD精神(上)
此分類上一篇:「夢是唯一的現實」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