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13 22:21:19| 人氣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51. ??靠自己能生存嗎??...... 藝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是我和男朋友看完art performance後所交的功課,也是救我gpa一命的,ho ho...


多媒體作品【增幅】是由日本全男班劇團Sal Vanilla結合形體動作與嶄新舞台裝置的新作。作品配合尖端音響與多媒體創作,以表達都市人的無盡慾望,挑戰觀眾的感觀神經。

舞台設計與燈光運用
這個表演其中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巧妙地利用光線來擴展和縮窄舞台的空間。開始時,投影集中於長方形圍幕的表演空間內,之後的投影再靠旋轉投影器的多方向發射而令舞台橫誇了整個表演場地 (包括觀眾席),令觀眾也成為了表演的一部份。

光線直接射到觀眾身上,令觀眾的角色不再是被動的觀看者,而被喚起自己也是這個表演的一部份。而且,這個干擾觀眾投入欣賞的方法,是近代具批判性藝術的表達手法之一。這主要是用來令觀眾抽離被動的觀眾身份,從而感受到自己所感受的,放棄了媒體以住一般單向輸送訊息的方法。

另外,相同的燈光效果雖然會被重複使用,但卻能表達出不一樣的感覺。好像其中兩段同樣是利用旋轉投影器來擴大舞台的空間,一段是給人「禪」的感覺,另一段卻是給人幽閉的恐懼。寬大的表演空間內,緩慢移動的大方框投射,單獨的表演者在暗紅色的燈光下靜止、太極似的動作緩慢地轉動,加上自然的配樂,給人身處於「禪」的空間。另一則是不斷快速重複來回的大方框投射,再加上暗藍色的燈光,一班演員無助的肢體動作,令我想起如電影《心慌方》被控制的困窘。

再者,燈光也能用來間隔舞台空間,如其中一幕用方形光格來標示每個表演者的表演空間,從而吸引觀眾集中注意表演者的肢體語言。燈光與表演者之間的空間關係在這個表演中被運用得當,使整個表演在簡單的場景下,有彈性地根據氣氛來擴展和縮窄舞台的空間。


演員與多媒體的互動
這個表演的另一個特色,是肢體動作與投影的互動結合。身體在這個表演中並不是被動的投影幕,利用身體的肌理起伏來主導光線的動感。例如有一幕的投影是電腦影像裏的pixel,靠演員的身體搖晃來表現pixel的不規則舞動。同時,互動媒體的加入,也表現了身體主導的特質。其中一段是表演者用手推動黑白的pixel和藍色的波紋。

尾段出現實物影像的投射,與表演者產生有趣的交互作用。旋轉的投影,環繞白幕緩慢地逐格向右移動,令我最深印象的是一眾跳芭蕾舞的女郎投影向右慢移,而內裏的表演者不停一字排地向左、然後向右重複衝前。這種機械式的動作,和女性的優雅形象相比,產生了強烈的對比,刺激了觀眾的思維。

觀後感
表演完畢後,一位同行朋友的評語是「侷促不安」,而且感到前半段的音響效果令人窒息的煩厭。可能我對這類表演已有一定程度的認知,所以接受度會較高,但相對敏感度會較低,不安的感覺也沒有那樣強烈。我想,或許這個表演就是要用不尋常的觀能刺激來令人反思到科技進步令人生活質素得到改善的假象。它是要讓人們在恐懼中得到清醒,察覺到科技開始反客為主的可怕。這也反映出「了解」在某種情度上使人感覺麻木。通過了解,產生了既定的認知,同時也令直覺減弱,忽略了真實的感覺。情況就如同我們的生活已適應了一個被媒體所塑造出來的假象一樣。

不過,有點弔詭的是,這個表演也是要依靠科技的假象來讓我們認知科技控制生活的情況。

台長: 小Wing Wing
人氣(4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