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05 03:21:34| 人氣3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王昭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王昭君傳奇



王昭君,本名王嬙,出身於南郡秭歸一平民家庭。後被選入掖庭。如同當時絕大多數不幸的宮女一樣,她入宮多年,未得見倖。面對著自己可悲的命運,她沒有用消極的悲嘆來應付生活。當呼韓邪單于入朝求親,她從深宮挺身而出,自請嫁與單于。出塞前,為提高其政治身分,元帝賜她封號「昭君」,寓意她具有「光明漢宮」的美麗和代表皇上光照匈奴的政治使命。在隆重的歡送儀式中,她容貌豐美,舉止從容、大方,漂亮的服飾,使漢宮為之增光生色;顧影徘徊,使左右為之肅然起敬。

  昭君出使匈奴後,呼韓邪給她「寧胡閼氏」的封號,希望她能給匈奴族帶來安寧和和平。她在漠北不僅過著住穹廬、被氈裘、食畜肉、飲湩酪的遊牧生活,並在那裏生兒育女。更為難能可貴的是,當呼韓邪單于去世後,她又「從胡俗」,再嫁給呼韓邪大閼氏的長子復株累,接受匈奴族「子烝其母」的風俗。

  昭君出塞後,漢朝與匈奴的關係有了新的發展。「寧胡閱氏」昭君到單于庭後,帶去了不少漢朝的禮儀和先進的農耕技術和工具,匈奴境內出現一片昇平景象。多年來在內蒙古包頭附近出土了「單于和親」、「千秋萬歲」、「長樂未央」等陶片瓦當,是對昭君出塞的最好評價。

  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另名伊屠智牙師(與呼韓邪所生),後為日逐王。長女名雲,後嫁給骨都侯須卜當,故稱須卜居次(即須卜公主);小女嫁給當于氏,故稱當于居次(二女俱與復株累所生)。

  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書沒有記載,據推斷,當死於漠北的單于庭。
  「昭君出塞」是漢匈歷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王昭君與西施、楊貴妃、貂嬋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王昭君傳奇---百日還香

   昭君的故鄉三熟地裡出產一種包穀,顆粒飽滿,顏色金黃。它不像別的莊稼那樣爭春,單等麥子收成的季節才下種,只須百日便能收割。

  外地叫它”百日草”,可寶坪村的人們給它起了個更親切、更好聽的名字,叫”百日還香”。

  這名”百日還香”原來可是有個典故呢?

  傳說王昭君出使匈奴和親後,時常惦記著生她的寶坪村,掛念著村里的父老親。一天晚上,她做了一個奇妙的夢,夢到自己回到了寶坪,村里的爺爺婆婆、媳婦姑娘圍著她訴說別離之情。不知過了多久,昭君又要走了,親們從四面八方趕來送行;臨別時,嬰兒大人眼淚花花,一時離別情境,難拾難分;昭君含著淚水問鄉親們可還有所求之事。

  鄉親們說:「自從姑娘出塞和親後,邊境停息了戰亂,我們也自在多了。加上妳為我們求靈了土地神,給了我們三熟地,眼下當緊的是缺少能服寶坪水土的早熟種子,說個話兒放在姑娘心上,若能如願,那是再好也不過的事了。」

  昭君聽罷,點了點頭,說:「鄉親們放心,我記住了。」

  昭君正要動身,她原先在家時餵養的”知音白鴿”正從天上來了;牠一翅在昭君肩上,嘴殼兒挨著昭君的耳朵輕言細語道:「小姐我帶去,小姐帶我去!」 

  昭君一聽,急忙抬起雙手接下白鴿,從頭摸到尾,越看越喜愛,實在拾不得再丟掉牠;便答應了一聲,將它帶走了。

  昭君一覺醒來,天己大亮,她急忙出去請解夢師為她解夢;誰知剛剛一步跨出房門來,只見一隻白鴿迎面飛來,徑直落在昭君面前。

  昭君上前捧起一瞧,啊呀!好奇怪,這不正是她在家時最喜愛的”知音白鴿”嗎?昭君心想:難道真是我夢裡將她帶來的?她又驚又喜忙叫人趕製了鳥籠,依然像在家那樣,天天精心地把”知音白鴿”餵養在身邊。

  昭君自從夢遊故鄉後,朝朝暮暮都把鄉親們急需的早熟種子掛在心上,到打聽。可是,三個月過去了,早熟種子還是有下落,不由得昭君著急了起來。

  整整一百天,昭君急得都瘦了。這天,她忽然來到鳥籠,前把自己的心思對白鴿說了。話語剛落,只見白鴿一連點頭三下,然後展翅飛的無影無蹤。

  不一會兒昭君看見老遠的天邊上飄來一片白雲,飄近了,一看,呀!卻是一群白鴿”知音”在前引路,一齊落在昭君前面。

  昭君數了數,不多不少,剛剛好一百隻。隻隻嘴裡個含著一顆金黃黃的包穀籽。昭君見它們老是不肯將種子放下,心中便明白了三分。走向前來,雙手捧起”知音白鴿子”說:「好知音,你們幫了我的大忙了,快快把這種子送回家鄉去,莫誤了季節。」

  於是一百隻白鴿,飛過了九十九座山,越過了又十又道河,整整飛了一百天,才把種子送到寶坪;寶坪的鄉親連忙割了收成的小麥,騰出田來,把種子精心種下。

  從這以後,鄉親們勤上肥,勤除草,早晚跑到田裡看,朝夕扳著指頭兒數;剛好數到一百天,包殼就黃殼了;一粒種子收了一斗,一百粒子收了十石。

  因為這種籽是昭君從那麼遠的匈奴傳回來的,熟得早,收成好,加上這包穀做的飯特別香,吃一頓嘴裡要香百天呢!所以,寶坪的人們便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百日還香。

 昭君出塞
琵琶呀,伴我的琵琶:
趁著如今人馬不喧嘩,
只聽得啼聲得得,
我想憑著切膚的指甲  
彈出心裏的嗟呀。
琵琶呀,伴我的琵琶:
這兒沒有青草發新芽,
也沒有花枝低椏;
在敕勒川前,燕支山下,  
只有冰樹結瓊花。
琵琶呀,伴我的琵琶:
我不敢瞧落日照平沙,
雁飛過暮雲之下,
不能為我傳達一句話  
到煙靄外的人家。
琵琶呀,伴我的琵琶:
記得當初被選入京華,  
常對著南天悲吒,
那知道如今去朝遠嫁,
望昭陽又是天涯。
琵琶呀,伴我的琵琶:
你瞧太陽落下了平沙,
夜風在荒野上發,
與一片馬嘶聲相應答,
遠方響動了胡茄。

台長: 賴皮鬼
人氣(30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