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0-04 00:33:52| 人氣4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伯牙碎琴與廣陵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年少時,看到梁羽生的一本廣陵散,那時有很深刻的感覺。讀書報告上怎樣的寫,已經不記得了,要翻箱倒篋,才能找出來了吧。

武俠小說的廣陵散,當然和歷史的不一樣,只不過都是絕響而已。碰巧的是伯牙碎琴也是絕響之事,所以很多時候,也會拉起來一起說的。但事實上,當中又存在很大的分別,要不然,也不會都流傳千多年了。

廣陵散在於曲,伯牙碎琴在於人。嵇康孤高,不求別人明白他,接受他,所以死前含恨的是曲不能留人間。伯牙覓得知音人,為子期而碎琴,不過是失知音的痛惜。

嵇康生命都獻給音樂,死而不悔,就好像歷史上很多人獻身報國一樣,不同的是,報國的人大都沒好下場。嵇康的淒美在於他放棄了俗世的功名而投向精神境界的懷抱。

而伯牙卻沒有放下尋覓知音者的慾望,偶遇子期,得到一個知音人,比世間大多數的人來得幸運,他教導我們的,是珍惜這個奇蹟。當然,珍惜的方式千萬種,這只是其中一種。可是,有沒有人認真想過,子期有否把伯牙放在心上呢?可能由始至終,高興的就只有伯牙一人而已。

我們不難發現,身邊有不少人都很會善解人意,可是有幾多善解人意的人找到善解他們的人呢?嵇康可能根本找不到一個善解他的人,所以他隱於林,並把那一股感情都寄送到音樂之上,到最後,他才記得忘記為他的知己好友找一個伴,卻把它拉到地獄裡去,他到死時才明白,也算不錯。

「別問國家給了你什麼,你想想你為國家付出了多少?」這樣的話點出了做人該付出,才有回報。我們要花心思去了解他人,才能有人會了解你,除了天地間的一點感通例外。

蘇軾的一句「心有靈犀一點通」,得天獨厚,神來之筆。那是人類一種不應花太多精神去解說和分析的大自然感覺。只有共鳴時候,才可產生出不能言明的美感。要注意的是,有知己,也要知彼,才是真的「心有靈犀一點通」。

可惜,不幸的是,心有靈犀也不是永恆的,就好像陸小鳳的靈犀一指不是天下無敵的。人們受着人世間的各種事物所影響,不斷變化,社會越是先進,變化也越多,桃花依舊人面全非的感嘆隨處可見。因此,越是心有靈犀,變化後的反噬力也越見強大,可以像一把利刃直剌心窩。

所以,還是禮記說的好。

台長: 理情悲
人氣(4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