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6-29 19:32:43| 人氣5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鮪魚思路~衍生性商品經典案例推薦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Risk Taker 衍生性商品經典案例-推薦序 [2005.3.1]

近幾年來,台灣的新金融商品發展相當迅速,從期貨交易口數大增、選擇權市場交易排名世界前茅、指數型基金ETF的上市、連動債與結構型商品大量銷售、固定收益與信用衍生商品、資產證券化市場的興盛等,使得國內投資人在投資理財上有更多樣化的選擇。

綜觀目前的投資環境: 已經幾年維持低檔的利率成就了所謂的微利時代,加上資訊科技的發達,能在資本市場的獲取超額報酬的機會越來越少; 另一方面,順應著‘微利’這個投資理財的難題,避險基金運用財務金融科技神秘且神奇地創造超額利潤的金融產業躍身而出,一舉成為金融產業當今最閃亮的明星。到了 2004 年底,全世界有超過 10,000 檔避險基金,管理超過 10,000 億美元的資產。這些國際資金隨著各種資產價格的波動,依據各種精密的模型計算在世界各處流竄,承擔各種風險、尋求各種報酬;其中各類的衍生性商品在其間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

但無論是一般投資人或諾貝爾級的金融專業人員,都不應該忘記兩件事: 沒有付出的風險,就沒有額外的報酬。另外ㄧ件事,就是大部分時間,市場是效率的,也就是說,不論你的交易策略再花俏再複雜,或你多麽深信你是對的,都是一種極大膽的假設- 假設你比全市場聰明。這兩個觀念並不艱深難懂,但令人訝異的是,這樣的基本邏輯在許多投資操作中被 ‘選擇性忽略’。讀者可以從本書的八個案例中詳盡的分析中重新檢視這些觀念。

如果有一個賭局100 次你會有99 次嬴 $1, 但有1 次輸 $100 元,請問我們應不應該賭?

衍生性商品的本質經常是 ‘確定的現在’ 與 ‘不確定的未來’ 兩者之間的交換。在這樣的交換當中,也經常存在著 ‘勝率’ 上的不對稱性 (Asymmetry)。但投資人積極追求收益的結果,導致操盤人經常選擇先 ‘賣出’ 一些未來的風險換取現在的收益。舉例來說, ‘賣出選擇權’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交易策略,我們在金融史上看到無數承作了大量賣出選擇權策略而投資失敗的案例。最近發生的如 2004 年 3 月台灣總統選舉期間的選擇權市場、2004 年底台幣急速升值導致國內多家企業外匯選擇權產生鉅幅的虧損將公司搞垮、還有近期發生在新加坡中國船業公司操作石油相關選擇權失敗的案例等。

衍生性商品另外ㄧ個風險最常隱藏之處就是部位與合理價格的不透明,容易讓有心人用來粉飾太平或舞弊。所以讓投資大眾能即時、正確的知道各種投資部位的真實損益情形,就容易在問題還沒有擴大之前發現出來。近期的案例包括安隆案以及國內的博達案。最近國內發佈的財會準則第34號公報,即要求將原本的若干金融資產成本與市價孰低法,改為公平價值法評價,並且認列未實現利益,將其從過去僅於財務報表附註揭露轉到財務報表本身。過去為資產負債表外交易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例如利率、匯率,股權交換這些期初現金流量極少或沒有的商品,未來在此公報的規範之下也將必須在季報及年報中顯示結算盈虧,以公平價值展現在財報本身。這樣的作法應能積極有效地管理衍生性商品風險。

‘衍生性商品經典案例’一書,詳實地敘述了許多衍生性商品操作的細節、也記載了金融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衍生商品操作失敗案例,深入簡出的描述淺顯易懂,可以當成精采的故事來閱讀,更可以讓專業人士暸解各種投資策略的思路邏輯與從中汲取寶貴的經驗,誠值得推薦給金融領域相關從業人員,及所有投資朋友們!

相關網址:
http://www.amazon.com/exec/obidos/tg/detail/-/0321197488/qid=1120044601/sr=8-1/ref=pd_bbs_1/102-9181336-9504909?v=glance&s=books&n=507846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03002

台長: 鮪魚
人氣(51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衍生性商品 |
此分類下一篇:The Hidden Meaning of Derivatives and Defaults
此分類上一篇:書評-動態避險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