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1-29 10:30:56| 人氣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細心耐心 女院士的研究優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嘉琪、湯佳玲、謝文華/台北報導〕今年首度有四位女院士當選,台大化學系教授王瑜昨下午四點半接獲當選消息,立刻趕往中研院接受眾人祝賀,她感性地說:「自己在『陽盛陰衰』的領域裡一路走來,因為挖掘出興趣,才能在硬邦邦的理工領域裡不斷深耕。」

王瑜也說,女科學家常被放大「性別」與「專業」之間的難處,台灣許多家長也會擔心女兒成為實驗室弱勢,但她認為女性的細心和耐心反倒是研究優勢。

中研院長翁啟惠說,曾獲得台灣女科學家獎的吳妍華和彭汪嘉康都已是中研院院士,也曾獲此獎的王瑜今年才選上,是遲來的榮耀。

五十七歲當選院士的梁其姿,是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她在中研院網站自述壓力扇研究的是「窮人與病人的歷史」,「我研究的興趣一直圍繞著邊緣或下層的人群,與生老病死等不太『高貴』的問題。」

梁其姿說,女性在華人社會自古以來就不是主流,她自然而然關懷弱勢者的生活狀態,而家庭中如有病人面對死亡,也特別想了解身為女性的感受。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馮又嫦和台灣的淵源,是由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劉紹臣牽的線,他倆在美國認識,九十五年,他邀請馮又嫦來台擔任中研院環變中心諮詢壓力扇小組委員,劉紹臣形容:「她很熱情、能說善道,對指導新人很有熱誠,當選院士名副其實。」

馮又嫦與學生關係良好,在美國柏克萊大學時常獲得「最優秀老師」殊榮,她對於大氣科學的研究,計算出碳循壓力扇環模式,解釋工業與人類生活行為如何影響氣候變遷,中研院副院長劉兆漢稱讚說「她是非常傑出的女科學家」,馮又嫦的故事也曾被美國航太總署寫成一本書,成為中小學的課外讀本,鼓勵女學生當科學家。

49歲孟懷縈 最年輕

今年最年輕、四十九歲的院士孟懷縈,現職史丹佛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專長壓力扇無線通信與數位信號處理。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表示,人手一支的手機,與她的研究貢獻相當有關。不只學術研究卓越,她在商業領域也表現出色,曾在二○○一年獲選Red Herring雜誌年度十大企業家。

孟懷縈專長無線通信與數位信號處理,創造全球第一顆全CMOS製造的五GHz射頻晶片,突破傳統射頻架構,把很多機電功能濃縮在極微小的晶片上。中研院副院長劉兆漢指出,孟懷縈曾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對於壓力扇無線通訊的貢獻,讓她在數理組院士的討論過程中,「毫無疑問的當選」。

資料引用來源: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709/78/28xoa.html

台長: 全風機電王
人氣(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