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13 21:22:07| 人氣1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第四十三場秀:巴別塔裡的國王新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一種語言,它被故意設計成無法理解,為的是掩蓋它缺乏真正的思想。

1996年5月18日,美國紐約時報頭版登出了兩則新聞,一則是柯林頓總統簽署保護兒童條例的消息,另一條報導了紐約大學量子物理學家Alan Sokal,向著名的文化研究期刊《Social Text》投稿了一篇文章:《Transgressing the Boundaries: towards a transformative hermeneutics of quantum gravity》(中文可以翻成:《超越界線: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釋學》),文中刻意模仿了所謂後現代人文學者的文風,堆砌了許多深奧難解的詞彙,藉以測試這本著名期刊的編輯們在學術上的誠實性。有趣的是,五位著名的主編(其中包括紐約市立大學社會學教授:Stanley Aronwitz、紐約市立大學英國文學教授:John Brenkman,以及杜克大學文學系的Fredric Jameson等等),都沒有發現這是一篇充斥著深奧詞彙,實則毫無意義的詐文,也沒有能力識別出文中一些以哲學術語包裝的常識性科學錯誤。《Social Text》僅僅基於對所謂「後現代」的信仰跟偏好,就在1996年的春/夏特刊中,登出這篇文章。

等到該文刊出之後,Sokal 隨即向另一本期刊《Lingua Franca》投稿另一篇名為《A Physicist Experiments With Cultural Studies》(《一個物理學家的文化研究實驗》)的文章,自己承認了發表在《Social Text》上的文章「在文字上明顯是胡說八道,然而(a)它看起來很不錯,(b)它迎合了編輯們在意識形態上的偏見。」「我有意識地寫這篇文章,目的在於讓任何有能力的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學物理或數學的大學生)都能夠識別出這是一個惡作劇。《Social Text》的編輯們,在准許發表有關量子物理學的文章時,竟然沒有諮詢任何熟悉這個課題的人。」「《Social Text》接受我的文章,只能表明其理論,也就是後現代文學理論的自負走向了邏輯上的極端。」「《Social Text》編輯喜歡我的文章,只是因為他們喜歡我的結論:“後現代科學的內容和方法論,為進步的政治綱領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上的支持”。」

這是科學史上一個有趣的公案,也很令人深思。

我對其他領域所知不多,但我永遠記得初見這個公案時,那種「心有戚戚焉」的深刻感覺。在我所學的這個領域裡,浮誇的文風,深奧的詞語,似乎也變成了一種流行,除了令人難以理解的專業術語滿天飛,近年來,用一堆「後現代」、「文本」、「詮釋學」、「混沌」、「規訓」、「系統論」、「形而上」、「女性主義」等術語來故扮高深的艱澀文章,似乎也逐漸多了起來。圈外人不用說,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是當然的,就連我們圈內人,對話起來也像是在巴別塔裡,各說各話,不知所云。

可惜的是,這樣艱澀的術語,雖然看起來高深無比,頗能彰顯這個領域的「專業形象」,實際上,卻像是國王的新衣,裡頭空洞無一物。唯一的功能,大概就是在製造出更多依樣學舌,不知所云的博士碩士,然後桃李滿天下,成派成閥。

不過,如果你也想要靠「不知所云」輕鬆取得學術地位,那麼恭喜你,現代科技已經可以幫你一個大忙,你不必絞盡腦汁,堆砌艱澀的詞藻,也不用成天上圖書館,苦讀後現代的哲學文學法學社會學天書,浪費寶貴的青春。澳洲Monash University 的 Andrew C. Bulhak 開發了一個電腦程式,叫做「The Postmodernism Generator」(後現代製造機),你只要進入網頁:http://www.csse.monash.edu.au/community/postmodern.html,點選 this link,電腦就會隨機選取各種後現代哲學的奇怪術語,拼湊出一篇語法毫無錯誤,但毫無意義的完美論文,而且,每次點選製造出來的論文都不會重複。更貼心的是,為了增加權威性,產生出來的文章,連姓名跟服務學術單位都可以一併捏造(例如,我最近一次點選的結果,裡頭出現的作者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政治系的 Helmut von Ludwig,怎樣?聽起來夠權威吧?)此外,文章格式、引註方式完全符合國際學術規範,你只要把作者名字改成你自己,列印出來,一式數份,馬上就可以投稿到世界各大英文期刊,以增進你的「學術地位」。再不濟事一點的,也可以一字不改列印出來,發給手下的研究生,指定為課堂作業或翻譯習作,保證搞得學生們頭昏腦脹,還直呼老師學問深不可測……

偉哉!電腦!
偉哉!後現代!

台長: Freiheit
人氣(13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男女話題(愛情、男女、交友)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