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1-10 21:22:00| 人氣1,4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什麼東西」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某些人到了某個年紀或某個階段,大概就不是很適合再看村上早期的這些作品了。

 

通常,作為第一人稱敘事的回顧性作品,給予人一種這是作者本身經歷改寫的感覺,村上早期的許多作品尤然。Susan Sontag在《重點所在》裡提到:「好多第一人稱敘述者都被賦予一定的特性使之跟他們的作者有相似之處,作者本人樂於接受這種相似之處」,男主角阿始的文化品味、酒店經營等等都讓人聯想到作者村上春樹本人;再加上村上也提到過小說的「挖井」功能,這使得《國境之南、太陽之西》這本小說本身就散發出一種這是作者個人經歷(改寫)的味道。

 

其次,這種回顧經常帶著一種懺悔的味道,它總描述出過往的錯誤,同時(無聲地)尋求──來自讀者以及敘事者本身的──諒解;然而,這種懺悔有時既是真摯的,同時卻也是虛偽的:真摯指的是敘述者的確透過反省與提問來承認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與造成的傷害;虛偽則是指在這些過錯與傷害的反省之後經常伴隨著一個自我解釋:時間的(因為年少無知)、共犯結構式的(很多人也是如此)等等的解釋。

 

最後,第一人稱敘事者還會希冀能在回憶過程中釐清或找到當年不解之事的答案,以村上自己的術語來說,就是「挖井」、「穿牆」。男主角阿始的井,就是書中一直出現的那個「什麼東西」,以及由這個「什麼東西」所牽引出來的謎:島本的遭遇以及泉在與阿始分手之後的情形。在這裡,可以拿Milan Kundera的第一部小說《玩笑》來參照。

 

兩本小說同樣訴說的都是一段感情的故事,也同時有一個不在卻無所不在的女主角(島本在前半部,露茜則是在後半部),同樣都是第一人稱敘事(雖然《玩笑》裡是四個不同人的第一人稱)。同樣地,男主角也一直不知道女主角真正的遭遇為何,有的只是猜測(《國境之南、太陽之西》)與不同的真相(《玩笑》)。

 

這種缺乏真相(或所謂留下懸念),也是第一人稱敘事的另一特點,因為它不像第三人稱敘事那般擁有全知的能力,不論作者本身有沒有答案,他都可以使敘事者讓真相懸而不明,使讀者產生縈繞於心的效果。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的內容,簡單來說,就是尋找這個「什麼東西」的過程。作者以第一人稱敘事的方式,讓「讀者也以第一人稱的觀點,亦即以和『我』同化的形式,目擊出現在眼前的事物,並一一體驗」。

 

一開始,敘事者童年的初戀的結束,使得他心理上一直有著一種欠缺感,他總是覺得「欠缺了什麼」;故事最後,當島本離去後泉的出現,他又告訴我們,最終不但那個「什麼東西」沒有了,連所謂「我」這樣的存在也消滅了、溶化了,這一表述,似乎充滿著「存在」的味道,然而,實際上,所謂的「什麼東西」在與島本相逢後的做愛場景裡已經明確地表達出來,它與第一章裡透露的初戀情愫有所不同:它不是什麼形而上的純純之愛,它就是愛與慾的靈肉合一。

 

記憶化為文字必然要經過篩選的過程,也就是說,讀者知道的真相是敘述者篩選之後想要讓讀者知道的真相,讀者也預設敘述者所講的事情是「真的」,但那些被篩檢掉的呢?它們是不是就不具意義與價值呢?

 

泉的表姊,做為故事中一個相當重要的人物,她卻是無名的,阿始的解釋是他已經忘記她的名字了,但一個長時間又是猛烈激情維持性愛關係的對象,這個「忘記」的藉口反而顯得很可疑!阿始是真的忘記還是刻意隱瞞呢?他們的關係也許讓人聯想到電影「巴黎的最後探戈」,雖然即使到最後當Jeanne槍殺Paul之後,她仍然不知道他的名字,但兩段關係是不同的,以「無名」的方式來代表泉的表姊,其背後或許也有一些可以探詢的「什麼東西」!

 

(當然也可能僅僅是篇幅的問題,如同島本與泉的秘密一般,村上曾說:「所謂第一人稱的洞察觀點,如《麥田捕手》和《大亨小傳》等篇幅的小說可以處理得很完美。但若再長,只以第一人稱就無法完全施展開來。……因此,我認為真正的長篇小說,很少用第一人稱書寫。」)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可以說是男主角阿始挖掘自身存在意義之井的故事,但在更大程度上,是他反芻情(愛情)慾(性愛)的過程。

 

ps.自古以來,好的說故事者都非常擅用比喻,村上的比喻是非常具有個人風格並很能打動人心的,這是這次閱讀的最大收穫。



台長: Kouji
人氣(1,41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小說 |
此分類下一篇:《國境之南、太陽之西》──中產階級田園式生活的復歸
此分類上一篇:《修女》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