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2-18 08:00:00| 人氣8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成績和自己比就好?排名到底有沒有必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春節假期結束,陸續開工開學,學生們又要在新的學期開始奮鬥了,有人看到課本和考卷就頭痛,之後看到成績單更是心痛。孩子,先別自己嚇自己,首先在心態和觀念上,我們先轉一下(其實家長也需要啦)。

上次說【分數不是無情物,化作工具更有幫助】,其實很多事情本是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而是看人怎麼運用,如何規畫得當,是需要許多方面的考量。除了分數,還有所謂的「排名」。

從小到大,我們的生活似乎離不開名次、排行,不只是在課業,只要是和群體競爭的事物,幾乎都有排名。有人覺得排名會傷害學生自尊,會成為被排擠或霸凌的導火線,也會造成排行前面的人有過度優越感,而形成驕傲或自滿的心態……。這樣看來,「排名」好像真的很不好,但我要告訴大家,會被排擠或霸凌,比起排名,性格和外表才是佔了更大的原因(這是事實);至於傷自尊這件事,我自己是覺得還好,因為我的確是為自己而唸書,一直是和自己比,別人贏過我也覺得沒什麼,但我也不贊成從第一名到最後一名都公開,畢竟每個人心理承受的程度不同。

再來說到驕傲和優越感這件事,其實你為什麼要讓他有驕傲和優越感呢?只要學習環境營造正確的氛圍,讓學生獲得「自信」,而非膨脹到變驕傲或過度優越感。如果教室裡瀰漫著「成績高就是優秀」或是平時要求就是以「成績導向」為主,學生當然只會追求成績----因為大人(包括父母或師長)只看得見成績,孩子自然只追求成績;如果你看得見別的,孩子自然也會去注意你所看見的。

有些人會覺得:幹嘛計較成績和排名?我覺得某些程度來說,「在意」不等於「計較」,當然相差一點就在那裡斤斤計較的人是真的讓人有些受不了,可是,「完全不知道所以不擔心」的過度放心也不見得是好事,怎麼說呢?我前面說了,只要是和群體競爭的事物都會有「排名」,這影響我們人生的走向,所以排名這件事情不是求學期間才會有的,步入社會更是如此。但在孩子在初入求學階段,的確用排名很可能會扼殺他們的自信心,導致他們失去熱忱。有些國家將學生成績視為隱私,所以對外保密,並沒有公開,這點考量我也覺得有可取之處,況且「隱惡揚善」這一點在學習環境中,是滿重要的原則,因此我認為「排名」有存在的必要,前提是在一定的時間原則及空間原則之內。

一、時間原則

太小的孩子對於排名的意義感受不大,而且一開始學習就在排名,好似宣布他們的優劣,其實這也太早下定論了,我建議至少國小高年級以前,不要有排名比較好,但學期中仍穿插考試測驗,用來檢視自己的進步,期末則以學習成果展示的方式去讓孩子放大並審視自己這一學期來的努力,並思考下一次的方向與目標。

 

二、空間原則

雖然一開始不需要排名,但人終究要面對被排名的時刻。由於基礎已在中低年級學習得差不多了,高年級的課業內容開始繁重,這時的排行可以看出自己程度與他人的落差,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中低年級只強調和自己比,如果你看到自己愈來愈進步,覺得很安心了,卻沒想到在群體中一比,自己可能處於後段,這樣的落差反而更讓人難以接受,所以一直逃避不接受排名也不是件好事。

舉例來說,比如四年來從30進步到60,以為自己好棒好厲害,第一志願沒問題,結果一去考試可能連前三志願都無法達成,這也太冒險了!這時「無知」反而成為督促自己進步的絆腳石。我們得知道自己落後了,才會加緊腳步前進;如果一直以為自己領先,就不會想更努力進步了。所以,排名是有必要的,而我所提倡的,是只要「校排」不要「班排」,因為現在小班制,班排沒有什麼意思,也不是多大數據,不太客觀。

我曾經在國中時常態分班,分到一個大家都很厲害的班級,不要說前三名,前五名都很難拿到,當時我覺得自己怎麼和以前國小的程度差這麼多,心裡有點沮喪,但後來看到全年級排名,才發現原來前十名差不多有一半都是我們班的人,也就是說我的成績如果放在別的班來看,得到前五名或前三名就變得容易多了,所以說班排不準吧!可是校排有必要,一個年級大多有上百人,可信度比較高,當然還是得看學校的學生整體素質以及其他影響因素,才能更準確。

除了時間和空間原則,還有就是「只公開前10%(一成)的排行」!比如有100人,就公開前十名的排行,若從頭到尾的公開到最後一名,實在沒有什麼意義。那公開一成的意義在哪裡?其實有兩大項功用:

一、讓學生認清自己還不足以「優秀」到頂尖的程度

不是前10%的人,名字還沒出現在名單上,所以無論中等或低下,沒有那麼清楚的分別,但他們一定知道:自己還不夠優秀。

 

二、讓孩子不會感到「墊底」的自卑

同上,因為沒有那麼清楚的差異,就不會覺得自己和別人「差很多」,只知道自己和別人(前10%的人)是有所差異的。

 

最前述所提到的兩大問題:過度自卑與過度驕傲。在只公開前10%的排名下,大多數的人就可以避免這兩項問題,再來就是如果是10%的人,他們會不會因此驕傲或優越感過剩?這就看學習環境的創造者與管理者,如何去營造當下的氛圍。

其實,主要去強調「學習」,而非「榮譽」,就不會帶給當事人偏差的認知。當你的名字出現在排行上時,意味著「你在這個項目優於其他人,這是你的長項,也代表你在這方面是可以貢獻他人,對他人有幫助的」,相對的,其他人在別人項目,也會有優於你的地方,大家互相找到自己的長處,再致力去發展與磨練,未來可以幫助更多的人。這樣的觀念,將當事人的重點帶到個人生涯規畫及社會互助上,而不是「你成績好好,你是學霸,你是人生勝利組」。我們社會風氣的偏差,其實就是影響孩子觀念偏差的主因,而社會風氣又是由上位者及社會上諸多成人所造成,老實說我們也身在其中,所以每一個人有必要導正自己的觀念,才能正確的引領孩子。

 

分數不是無情物,名次排行也不是什麼罪大惡極的公開處刑,只要把握上述原則,就能把它的優點發揮到最大,讓它成為幫助人們的工具,讓彼此可以更瞭解自己與他人。

台長: Tinkle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