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23 14:36:08| 人氣1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阿姜摩訶布瓦 ACHAAN MAHAA BOOWA 定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阿姜摩訶布瓦 ACHAAN MAHAA BOOWA

所有不同形式的禪定(註︰禪定是翻譯自業處〔kamma&t&th^ana Dharma〕這個

字是由 kamma〔業,行動〕與&th^ana〔處所〕組成,因此它指的是行動的處所,本

文隨後會談到四十種禪定,說的就是禪定的對象與方法;業處也可廣義地用來指運用

佛法教學於實際生活,如有關它的閱讀、理論或學習),都是為了控制心的「外放」

,不受禪定所控制的心,容易於生活中「外放」不斷。從嬰兒到老年,無論是貧富、

愚智、貴賤、聾盲、痺殘……等等,皆是如此。

從佛教的角度來看,這些人的心都是屬於「外放」的階段,他們的心不知什麼是

尊貴,也從不會滿足,註定無法獲得快樂,到死時即失去一切,就像一棵枝葉繁盛、

花滿果實的樹,一旦主根受到破壞,就會死去而且失去其高貴及一切。

不以法為師,不以法為守衛的「外放」的心,永遠找不到真正的快樂,就算找到

了快樂,這種快樂像是扮演各種角色的演員,表現得多采多姿,究其實也祇不過使心

增加錯誤的方向,這不會讓人真正感到滿足與快樂。

專注,意味著心的平靜或穩定,對治心的「外放」,有問題時不必吃藥治療,如

果有所謂「藥」的話,禪定就是藥。

由於心不停地尋尋覓覓,治療它的方法就是以「法」訓練,不讓心自行其是,換

句話說,吃藥就是要將法帶入心中,成為其守護者。

用來守護心的法就稱為禪定。

佛陀教導四十種不同的禪定方法,以適合各種不同習性的人(註︰請參閱孫倫西

亞多)。

我在此將僅討論被廣泛使用,而且有效的幾種方法,包括︰

一、專注觀察身體的三十二個部分︰包括頭髮、體毛、指甲、牙齒、皮膚……

等。

二、專注憶念佛、法、僧。

三、留意呼吸的出、入。

無論採用那種方法,都要考慮是否適合一個人的習性(註︰讀者也許會問到,何

種禪定方法較適合自己的個性。除非是值得信 賴的 老師特別指定,否則祇有嘗試錯誤

才能找到答案。但是,可以這麼說,讓人可以找到興趣的,引起人注意的,或抓住人

心的方法就是適合的;另外,如果是正確的練習方法,通常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會令

人感到清涼、清晰與平靜),每個人的習性不同,強硬規定某人祇能用某種方法,反

而會成為一些人的障礙,因而使這些人不能從練習中獲益。

當一個人發現某種禪定方法適合自己的習性,就該下定決心練習,並反覆口誦,

然後以心默念,不必用口念出聲音,在此同時讓注意力停在觀察的對象上,如︰頭髮

。如果默念無法使心專注,就讓聲音發出來,就像唱誦經文一樣,藉著聲音凝聚注意

力,使心漸漸平靜。一定要繼續不斷地念誦,直到心平靜下來,才可停止。無論使用

何種念誦的方法,都應保持清醒專注,以前面提到的頭髮為例,在念誦「頭髮」時應

該將注意力保持在頭髮上。

如果念誦的是「佛」、「法」、「僧」,應該把所理解的知識完全融入心中,就

像其他的禪定法,我們要反覆念誦「佛」(或「法」、「僧」),使自己與心的接觸

,連續不斷,直到念誦「佛」的念與心內的「覺知者」(註︰「覺知者」其實是心的

一種狀態,例如,假使一個人說了謊,其身、口、意可能都與這個謊話一致,但在身

體內部某處有個「覺知者」,一直都知道這是個謊話,然而,他必須記住,除了少數

狀況之外,所謂的「覺知者」仍然受到無明的影響,因此,雖然它知,但是對許多事

情的知,可能是錯誤的)合而為一。

留意呼吸的方法,是以呼吸為心的注意焦點,重點就是要知覺、留意呼吸的入與

出。留意呼吸時,首先要注意鼻孔或是上齶(註︰做這種練習時,嘴不必張開,因此

,呼吸時出入的空氣並沒有經過上齶,許多人都有一個強烈的共同感覺,就是出入的

空氣像是前前後後地經過該處)在呼吸時的感受;因為這是呼吸與人最早的接觸點,

是很適合的觀察點,我們可以用它做為集中注意力的標竿。如此練習到熟練時,呼吸

的入與出變得愈來愈細,會漸漸瞭解呼吸時入、出之交替的自然狀況,最後會發現呼

吸似乎是位於胸部中心或心窩(註︰於胸部中央或心窩〔太陽神經叢〕見到〔或感覺

到〕呼吸的情形,與初期練習這種方法,對鼻孔的感覺類似,當我問到這個時,作者

說胸部中央與心窩〔太陽神經叢〕其實是同一個地點,位於胸骨下端。但是他又說,

如果感覺他們兩者在不同地點,祇要其中之一是呼吸時的注意點,就沒有問題。請讀

者注意此點與阿姜達摩答羅及烏巴慶所教有關心之發展的類似),以後,就祇要將注

意力集中於此處,不必將念頭放在鼻孔或上齶,也不必將注意力隨著呼吸一入一出。

於注意呼吸時,也可以一邊呼吸,一邊念「佛陀」,以輔助「覺知者」︰使「覺

知者」很清晰地呼吸;然後心對呼吸就會愈來愈清楚。

一旦對呼吸熟練後,每當要注意呼吸時,就自然會將注意力停在胸部中心或心窩

特別要注意一點,就是一定要建立專注,專注才能控制心,使我們可以感受到呼

吸的入或出的每一剎那,無論它是長或短。要很清楚地知道,每一個呼吸漸漸地愈來

愈細,一直到最細且最靈敏的呼吸出現,心完全收斂為一(註︰換句話說,心就是呼

吸,呼吸就是心)。此刻,應該將對呼吸的注意力完全融入心中,不再在意剛開始的

念誦,因為在留意呼吸的進出、長短的過程中間,念誦的目的祇是使心變得更敏銳。

當一個人獲得最細的呼吸,他將會是機警、清涼、寧靜、快樂,而且真正瞭解心

,不再受任何干擾的影響,即使最後呼吸消失了,由於所注意的祇是心本身,可以完

全放下任何負擔,因此沒有焦慮,換句話說,呼吸停止與焦慮沒有必然關係。這就是

專注的開發(註︰參見佛學常用術語)。

這是練習留意呼吸的結果,不僅如此,有一點必須瞭解,就是無論何時、何人練

習專注,都應該努力去獲得這種成果。

藉著上面所講的初步練習,反覆念誦,以留意的方法控制心,一個人漸漸能夠抑

制心的「外放」,寧靜與快樂將自然地生起、孳長。祇有一件事仍在作用,那就是祇

管清楚知道心本身,不受任何干擾或迷惑;因為不再有任何事物能激怒或阻礙心,令

其遠離這種狀態。這是這種心的快樂特性,它不再做空想與創造思想。

在練習某種形態的禪定過程中,有一種可能現象,是該種形態禪定的一些特徵會

自然出現在練習者身上。例如︰頭髮、體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或骨骼等,會

清晰地現於心中,猶如眼睛看到一樣,如果發生這種現象,應注意觀察,直到它固定

於心中。

當上述現象親切地出現於心中,應該以正確的方法去認識它,要去觀察它不快的

、令人噁心的一面,因為無論它是位於身體內部或外部,這是身體的真相。接著可以

更深入面對它們,觀察它們腐壞、衰弱、燒毀的樣子,或被禿鷹、烏鴉與狗咬食的樣

子,還要看到它們被分解成四種基本元素︰地、水、火、風。

做這種練習,對減輕或消除與身體有關的各種幻想有很大幫助,那些幻想將產生

性饑渴,它是心「外放」的結果。做這種練習之後,一個人的心會變得愈來愈平靜、

敏銳,智慧會漸漸地增長。

至於那些尚未真正見到身體成分的人,應該瞭解所有的初步練習,都是為了引導

心到平靜與快樂的狀態,所以不應懷疑這些方法的功效,它們都可以引導心到平靜的

狀態,然後以智慧看到身體的過患(註︰身體的過患,是說身體可能在任何時間,因

眾多原因中任何一種而死亡;也可以指染著的過患,因染著可引人至痛苦或再生於惡

劣或恐怖的環境)。練習者對自己正在使用的禪定方法必須堅定信心,反覆地練習初

步的誦念法,不要氣餒或想要放棄。

要知道,無論採用何種禪定方法,其目標都一樣;所有這些「法」,都將引導心

至和平與快樂,換句話說,也就是涅槃──所有禪定的最終目標。因此,應該祇管做

自己的禪定,不要去管別的方法,否則,會在一種疑惑與猶豫的狀態,而無法決定何

種方法才是正確的,這種狀態對心是一個障礙,會阻礙一個人實踐最初的決定。

相反地,一個人應該堅定信心,相信自己終究會在練習中念念分明,而不可做任

何有關戒、定、慧修行順序的特定安排,而讓其中任何一項於練習時遺漏;因為貪、

瞋、癡的染著,住於心中,沒有任何人安排它們的生起順序,當一個人以錯誤的方式

思考時,就會在心中生起染著;一個人沒有決定或安排何者先來,何者後來,無論是

那一種染著,它們就生起來了,而且都會以相同方式生起熾熱或善感的心。染著始終

是這種特性,這與他們生起的順序無關,它們都能夠令人生起熾熱、善感的心。

因此,在治療這些染著時,不要有先發展戒,後發展定,最後再發展慧的次序

即所謂依序修定的觀念,將延遲了其中任何兩項的修習,因為這種想法會使人始終

生活於過去與未來,而永遠不能獲得寧靜與快樂。

台長: 楊師兄&李師兄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