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7-19 15:00:53| 人氣1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寶貝你怎麼了? 身體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媽咪寶貝 7月號 NO.133

採訪撰文/陳安琪
諮詢/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小兒科加護病房主任陳培濤
   臺北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謝明慧
寶寶在夜裡沒來由的大哭是腸絞痛引起的?
孩子哭鬧到滿臉通紅,可能是發燒的警訊?
小朋友任性又搗蛋,其實只是想要有人陪伴?
當小朋友現有的語彙還不足以完整表達他想說的,便會以肢體、情緒向我們反映身心的異狀,提醒我們該注意他了。《媽咪寶貝》從小朋友身體和心理兩大方面切入討論,替您詳細分析寶貝的11大身體密碼,破解孩子哭泣的真正原因!

孩子哪裡不舒服?──身體密碼疾病篇

不管是身體或是心理的因素,小朋友哭鬧的原因很多,如果寶寶生病了,會讓家長更加擔心孩子的狀況。
 
1 鵝口瘡
「口腔內看起來白白的,一接觸到奶瓶就哭泣。」
鵝口瘡在1歲以下的小朋友是很常見的疾病,它是由一種叫做白色念珠菌(黴菌的一種)在口腔黏膜表面感染引起的病灶,病症處可發現白色凝塊的瘡斑有如偽膜,最常出現在嘴唇和口腔內臉頰兩側的位置,有的爸爸媽媽誤以為那是喝奶留下的奶垢,但若用乾淨紗布沾水清潔口腔,會發現這些斑點無法去除,如果強硬想把這些斑點擦掉,可能會出現一些出血點,而讓寶寶的口腔內更加的疼痛!
 
鵝口瘡常見的起因在於寶寶在口腔期喜歡把所有的東西都往嘴裡送,加上每天使用的奶瓶奶嘴又沒做好清潔,所以得到鵝口瘡的機率非常高。
 
天主教耕莘醫院小兒科加護病房陳培濤主任表示,如果陪同看診的家長說寶寶最近愛哭鬧、胃口不佳,又沒有明顯的感冒症狀時,醫師會仔細檢查寶寶口腔,以排除寶寶是否患了鵝口瘡。一般建議藥物治療時間至少要持續1週以上,或當白色斑塊消失後至少再服用3天才算徹底的治療。如果在服藥3、4天看鵝口瘡幾乎痊癒就自行停藥,也有可能再度復發呢!如果寶寶有鵝口瘡的困擾,除了遵照醫囑服藥外,爸爸媽媽也要記得將寶寶周遭的環境、奶瓶、奶嘴和玩具都做個清潔消毒,避免反覆感染。
 
2 汗疹、食物過敏、病毒疹
「皮膚上怎麼出現這麼多小紅點?」
小朋友的食物過敏症狀多數以皮膚的症狀來表現。
 
(1)   汗疹:
汗疹又名熱疹,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痱子,因為悶熱潮濕的關係起了一顆顆極癢的紅色小疹子,是夏天很常見的皮膚問題。一般汗疹治療主要是預防,除了嚴重案例可能會用外用藥膏治療外,家長應時常注意環境的溫度來斟酌寶寶是否需增減衣物件數,保持肌膚乾爽也可以降低得到汗疹的機率。
 
(2)   食物過敏:
小朋友的食物過敏症狀多數以皮膚的症狀來表現,但是也會反映在腸胃與呼吸道。過敏和體質有著莫大的關連性,如果家長本身有過敏困擾也很可能遺傳給寶寶,所以在副食品添加或食用常見過敏食物時需格外留心,仔細觀察寶寶有無出現紅疹,如果懷疑是食物過敏請先暫停給予該項食物,若寶寶除了紅腫外還出現咳嗽的症狀(表示呼吸道也過敏,嚴重時可能因過敏導致休克)請盡快就醫。
 
(3)   病毒疹:
會導致寶寶病毒診的原因非常多,而其中又以玫瑰疹以及腸病毒較常見。玫瑰疹由人類疱疹病毒第6型或第7型感染所引起,好發於6個月到1歲半的寶寶,典型的特色是會出現39度以上的高燒23天,待高燒接近尾聲時才會出現細小的紅色疹子。而腸病毒則常伴隨口腔內潰瘍,疹子分部以四肢居多。陳培濤主任說明,大部分病毒引發的疹子別於一般紅疹很少會癢(水痘除外),但紅疹伴隨持續3天以上高燒不退,就必須採取積極檢查治療,確定真正的病因以免延誤病情。
 
3 感冒發燒
「寶寶額頭有點燙,不會是發燒了吧?」
當孩子咳嗽、流鼻水的時候,通常爸媽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哎呀!我家寶貝感冒了!感冒最常出現咳嗽、流鼻水等症狀,嚴重一點還會合併發燒,若未及早治療甚至可能出現中耳炎、鼻竇炎、肺炎等惱人的併發症。陳培濤主任表示,絕大部分的感冒發燒是病毒感染居多,所以除非特殊原因,否則很少在寶寶感冒時施以抗生素治療,病毒型感冒常見的有流感、腺病毒以及呼吸道融合病毒等等。
 
只要出現感冒症狀時,建議家長一定要帶孩子就醫,不要任意服用成藥,一方面因為小朋友的用藥是依體重估算,若服用成藥難以拿捏劑量;另一方面是因為成藥屬於複方藥物,有無副作用難以預期,所以一旦寶寶感冒了,最好還是帶寶寶去醫院對症下藥治療會最好!一般在感冒期間只要精神活力、食欲都還好,大部分孩子都可以藉由本身的抵抗力痊癒,家長也無須過度擔心。
 
特別需要一提,3個月以下的小貝比如果感冒發燒了,會因為寶寶年紀越小疾病的進展也越快,時間拖長了也就更容易出現其他併發症,所以一定要立刻帶寶寶就醫治療喔!
 

有效預防腸病毒的9大方法:
1.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升免疫力。
3.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4.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5.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6.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7.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8.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9.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參考資料: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腸病毒介紹】
http://www.cdc.gov.tw/sp.asp?xdurl=disease/disease_content.asp&id=1662&mp=1&ctnode=1498

 
4 熱痙攣
「寶寶剛才突然抽筋不止,真是嚇壞我了!」
熱痙攣,顧名思義是一種因為高溫導致的抽搐現象,多發生在5歲以下的小朋友身上,這是由於幼童的腦部發育還未步入穩定階段,所以可能會因為突然間的高燒引起腦細胞異常放電,此時孩子常常會伴隨四肢突發性的對稱性抽動,一般持續約1、2分鐘後自行停止。
 
孩子發燒伴隨痙攣並不一定是熱性痙攣,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1天內反覆痙攣發作多次、或每次超過5分鐘以上、僅單邊抽筋(非對稱),可能會是比較嚴重的原因而導致的現象,如腦炎等疾病。所以當寶寶因高溫導致的抽搐就醫時,醫師會先替孩子排除掉腦部中樞神經感染的可能性,最後才確定是否為熱痙攣的症狀。
 
一般熱痙攣的第一發作現場往往都是在家中,爸爸媽媽會被這突如其來的景象嚇到不知所措,在發作當時請記得讓孩子呈側躺姿勢避免被口水直接嗆到,再幫孩子掀開被子或解開衣扣加速散熱之後,待抽搐稍緩後儘快送醫。
 
5 腸絞痛
「小貝比沒來由的一直大肆哭鬧。」
腸絞痛好發於3個月以下的寶寶,但也有部份的孩子直到1歲左右仍偶爾會出現這種症狀,最常發作時間是下午到傍晚時刻,也有部份小朋友會在夜間發作。
 
腸絞痛的原因目前不明,有一種說法是與乳糖不耐症相關──寶寶喝完奶之後因為對其中的乳糖或蛋白過敏,再加上出現脹氣的現象,因為身體不適所以用哭鬧的行為來表現。
 
如果寶寶在從母奶換成配方奶的時候較以往更常出現腹脹、腹痛的現象,爸爸媽媽就可以合理懷疑是不是飲食方面導致的,同理,在剛開始添加副食品時如果寶寶也出現相同的情況,通常也會是因為飲食改變的緣故導致的。
 
腸絞痛在治療上首先會試著排除小朋友是否因為其他疾病因素產生不適,比方說寶寶腸胃發炎、疝氣等等,再檢視是不是飲食方面引起的。再來是,如果確定是單純的腸絞痛建議用溫毛巾熱敷並按摩,等氣排出寶寶也會舒服一些了。如果仍舊痛得厲害,在醫師的指示下給寶寶服用消脹氣的藥物也是可行的方法。
 
不過特別要提醒爸爸媽媽一點──如果寶寶除了哭鬧還合併有嘔吐或拉肚子等其他症狀,可能就不是腸絞痛的問題了,建議盡快就醫,讓醫師替寶寶做最正確的治療。
 
6 細菌型腸胃炎、病毒型腸胃炎
「一直喊著肚子痛痛,糞便也稀稀軟軟的。」
腸胃炎期間,甜食、含乳糖相關製品、油膩食物等要絕對禁止。

 
好發季節
病癥
常見病菌
細菌型腸胃炎
好發夏季
發燒、排便量少次數多、糞便糊狀帶血絲、氣味惡臭
沙門氏菌、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等
病毒型腸胃炎
好發秋冬之際
嘔吐、發燒、排便量多次數少、帶血絲稀水便、氣味酸臭
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

 
細菌型腸胃炎和病毒型腸胃炎的病癥差異不大,但是細菌型腸胃炎會較快速進入排便帶血絲的階段、發燒時間較長、驗血報告看起來也較讓人擔心,陳培濤主任替我們說明道:「家長愛子心切無可厚非,可是若因為心疼孩子腹瀉而任意給他服用止瀉藥物,反而讓細菌停留在腸道長時間大量繁殖,增加腸穿孔、腹膜炎等併發症的機率。」
 
但兩種腸胃炎相比,病毒型腸胃炎容易因為排便量大所以更快進入脫水階段,如果小朋友出現尿液變少等輕微脫水現象,可以補充兒童專用的電解質液;如果已經出現口乾舌燥、哭鬧卻沒有眼淚等較嚴重的脫水現象,建議到醫院接受進一歩的治療。
 
小朋友在腸胃炎期間,甜食、含乳糖相關製品、油膩食物等要絕對禁止,改為食用粥、白吐司等清淡飲食,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可以減緩腸胃蠕動,溫和的替孩子補充體力。
 
7 便秘
「嗯嗯不順,坐在馬桶上用力到滿臉通紅。」
短則2、3天,長則1個禮拜,孩子坐在馬桶上用力到滿臉通紅卻依舊排不出便便,家長憂心的帶著孩子到小兒科求診的現象其實不少。陳培濤主任表示,幼童的排便問題一直是很多家長的困擾,不過便秘的定義除了「多天解一次便」外,還必須同時具備「糞便乾硬」的條件(有時甚至因為糞便乾硬讓肛門黏膜受傷所以糞便帶血),才算是真正的便秘
 
排便不順和飲食內容有很大的關係,比方說家長擔心孩子缺鈣所以額外補充鈣粉、配方奶的蛋白質成份高、喜歡吃高蛋白食物等等,或者夏天到了小朋友流汗量大卻未多補充水份,這些原因皆有可能增加小朋友便秘的機會。
 
第一步建議家長從飲食方面著手改善排便習慣,仍在副食品階段的小朋友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泥、果泥,大一點的小朋友則建議多吃蔬果、補充水份,或是酌量喝些低糖優酪乳都是不錯的方法。家長還可以替孩子以肚臍為中心做順時針方向按摩促進腸胃蠕動,或是以棉花棒沾凡士林輕戳肛門口刺激排便,如果上述方法都無法解決便秘困擾,可以在醫師的指示下服用軟便劑,或是進一步檢查確認是否有其他疾病的問題。
 
但陳主任特別提醒,小朋友便秘切忌通便灌腸,因為長期反覆刺激會導致肛門括約肌附近的神經叢鈍化,會嚴重影響日後的排便習慣呢!
 

小貝比的排便問題:
小貝比大約3個月大時排便次數會略為減少,此種現象在母乳寶寶身上又尤其明顯,這是因為母乳是低渣好消化的食物,糞便量很少自然無需天天排便。
 
如果小貝比時常反覆有便秘的情況,需要考慮是不是患有巨腸症等先天的腸胃道神經缺陷疾病,採取手術治療後大多可以改善掉便秘的狀況。

 
8 骨折
「碰到孩子特定部位就放聲大哭。」
家長提供孩子安全無虞的成長環境,遠比受傷的後續治療還更為重要。
孩子在穿脫衣服時肢體是否好像受到限制不敢舉高?洗澡時碰觸到特定部位會疼痛大哭嗎?小心!這或許是孩子骨折的警訊!
 
有的骨折雖然未出現明顯傷口,但外觀卻看起來紅腫熱痛,爸媽們也不難推測孩子有可能在跑跳玩樂的過程中骨折受傷了,還是趕快去醫院照個X光片確認受傷部位和嚴重程度吧!再由小兒骨科醫師評估決定是否需要打石膏固定患部治療。
 
「意外事故」在兒童的十大死因當中排名總是名列前茅,家長提供孩子安全無虞的成長環境,遠比受傷的後續治療還更為重要,孩子能平安健康,就是爸爸媽媽們最大的心願。
 
掌握正確的就醫時機
雖然現在利用網路搜索資訊快速又方便,不過有時相關衛教文章或是經驗分享不見得正確有根據,或者有時其實是讀者誤解文字傳達的涵義而延誤病情亦屢見不鮮,因此,如果家長發現孩子變得愛哭鬧,活力、食欲都不同於以往,仍建議第一時間要帶孩子到小兒科報到──兒科門診限定了018歲的年齡範圍,這是由於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體正值發育階段,不管在病癥與治療方式上都有不同,兒科的專科醫師更能替孩子對症下藥診治,視病情不同也可能會將孩子轉介到其他小兒次專科接受最完善的照料,給孩子100分的專業呵護!
 

台長: dadapu
人氣(1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