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3-15 18:03:45| 人氣1,9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任何回家的路都是瑜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喜歡無意中在某個網站看到的瑜珈定義:

Any way bring you home is Yoga.

任何回家的路都是瑜珈

 

達賴喇嘛曾說:如果有一千萬人,就該有一千萬種宗教。

原來修瑜珈或是追尋真理並沒有一定的方法,看似不同的各種宗教信仰、修行法或無神、無信仰,只是提供不同根性特質的人不同的方便法門,並不在於分宗立派,論大說小,爭論誰的神才是真主,誰的法才是正道。

 “Any way bring you home is Yoga--任何回家的路都是瑜珈

回家的路有好多條,沒有哪一條路才是正確的或能最快到家;每個人依自己的根性選擇適合的路,每個人向自己信的神禱告。

 

這幾年瑜珈在台灣突然風靡了起來,瑜珈教室和學瑜珈的人滿街是。然而學瑜珈的人被問起學什麼瑜珈? 什麼是瑜珈?似是而非;不學瑜珈的人看到特技般的瑜珈姿勢, 再看看自己僵硬的骨頭, 躊躇不前。瑜珈(Yoga)儼然已經跟瑜珈體位法(Asana)畫上了等號。儘管有愈來愈多的人了解瑜珈是一條靜心之道,Asana只是瑜珈的一部分,但多數人對瑜珈的認知還是侷限在「瑜珈八肢功法」。

其實我們現在在一般瑜珈教室學的瑜珈大都是Iyengar YogaAshtanga Yoga (Power Yoga)Integral YogaBikram Yoga…或它們的綜合體。這些瑜珈類型都是從哈達瑜珈 (Hatha Yoga)衍生而來以瑜珈體位法(asana)為主而哈達瑜珈是印度瑜珈的一支。瑜珈起源於5000年前的印度半島,是一種與靈性合一的修行,分為印度教瑜珈、佛教瑜珈和耆那教瑜珈。印度教瑜珈的發展最多樣化,主要有七個分支,之後再從中衍生其它瑜珈派別。

以下不是很專業地介紹各種瑜珈,但試著淺顯易懂讓大家認識這七支不同的瑜珈之路:

 

Ÿ   Jnana YogaYoga of Wisdom or Insight 智慧瑜珈

這個智慧不是來自書本和頭腦的智慧,而是從內在開悟的直觀智慧。 就像爬山一樣,Jnana Yoga曾被稱為最直接也最陡峭的路。 因為Jnana Yoga不藉由任何方法,而是直接參悟無明與實相

 

Ÿ   Bhakti YogaYoga of love and devotion 愛與信仰瑜珈

不同於Jnana YogaRaja Yoga 透過轉化與超越心智來開悟Bhakti Yoga 將人性的情感導向對至上靈性全心全意的愛,在愛中與至上靈性合而為一。主要心法是把至上靈性帶入生活中的每一事物上,視萬事萬物均為至上靈性的顯現歌頌、舞蹈、祈禱與靜心冥想等是常用的修行法

 

Ÿ   Karma YogaYoga of Action 行動瑜珈

行動瑜珈並不在於所做的事,而是做事的心與意圖。有一個故事:

菩提達摩來到中國,皇帝親自在邊界迎接他。皇帝問他:「我造了成千上萬個寺廟,我有什麼功德嗎?」菩提達摩說:「功德?什麼也沒有。相反地你已經積累很多罪惡。」皇帝驚呆了,他簡直不能相信。他說:「為什麼?你在說什麼?我造了很多寺廟,我印了很多佛經把它們分給千百萬人,我每天都要養活成千上萬的和尚,而你卻說我在累積罪惡?」菩提達摩說:「你這個累積功德的想法就是一種罪惡,它是非常自我的,你肯定要下地獄第七層地獄第一層還不行。」

所以Karma Yoga的行動是完全無「我」的行動,不只是行善不求善報與積德,甚至根本沒有行善的念頭。 也就是老子說的:「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不居。」當「我」不在的時後,不需刻意行善,一言一行自然就是無私的行動。

泰瑞莎修女、甘地、馬丁路德等都是行動瑜珈的的典範。

 

Ÿ   Raja YogaRoyal Yoga 勝王瑜珈

Raja的意思是 King—王。 之所以稱做勝王瑜珈是因為Raja Yoga 主要從身心之王的心智 (mind) 上下工夫。

也有人說「勝王」一名的由來是因為它是所有瑜珈系統裡的最上乘。我不認為有所謂最上乘的瑜珈,不過Raja Yoga確實提供一套詳盡而有系統的瑜珈修行法,派坦加利 (Patanjali) 的八肢瑜珈 (Eight-limbed Yoga) 為代表:從修(Yama持戒Niyama精進1) ,安身 (Asana體位法與安定身體2),到調氣 (Pranayama呼吸與能量控制),靜心與轉化意識 (Pratyahara感官收攝Dharana意識集中Dhyana靜心入)逐一把生命能量從生理和心智轉化到心靈,到達與至上靈性合一的Samadhi (三摩地)凡認真修行瑜珈者都不能不拜讀派坦加利 (Patanjali) 的瑜珈經 (Yoga Sutra)

相對於15世紀才興起的Hatha YogaRaja Yoga 又被稱為Classical Yoga (傳統瑜珈)

 

Ÿ   Hatha YogaForceful Yoga 哈達瑜珈

不同於Jnana YogaRaja Yoga 著重心智的轉化與超越來開悟 Hatha Yoga先在身體上下工夫。 Hatha Yoga 始祖Swatmarama哈達瑜珈經 (Hatha Yoga Pradipika) 裡說道:Hatha Yoga是通往Raja Yoga的階梯; 先淨化生理,讓身體準備好做更高層次的靜心。

Hatha Yoga 有多重意義。Hatha 由二個字所組成:Ha是日,也是Pingala (陽脈); Tha是月,也是Ida (陰脈); Yoga的意思是合一,所以 Hatha Yoga是將陰陽能量平衡且合而為一,喚起中脈的拙火能量 (Kundalini)上升轉化肉身為通往神性之金剛身HaTha二字組合起來Hatha又是強力的(Forcful) 意思,說明Hatha Yoga 是非常強力的瑜珈,為了淨化身體,必須在身體上下很大的功夫。

在大多數人以瑜珈作為健身或健康之道的現代,最盛行的瑜珈就是Hatha Yoga如前所述Iyengar YogaAshtanga Yoga (Power Yoga)Integral YogaBikram YogaViniyoga 等都是從Hatha Yoga衍生而來

 

Ÿ    Mantra YogaYoga of Potent Sound 梵咒瑜珈

修行的主要方法是持咒。根據Mantra-vidya的說法,宇宙是波動的狀態,聲音也是波,而梵咒 (如:om) 是神秘的、具有精神心靈力量的聲音,它可以賦予心智力量,或是透過心智產生力量,而轉化身體與心智與宇宙合一。

長期以來,Mantra Yoga被視為最簡單的修行之路,因為持咒顯然比靜坐及困難的體位法等要簡單多了。但是,漫不精心地持咒是沒有用的。所有瑜珈,包括Mantra Yoga,都需要全然的覺知與集中的意識以達到開悟與解脫。而且傳統上,梵咒必須經由上師加持授與修行者才具有轉化的力量。

 

Ÿ   Tantra YogaContinuity Yoga 譚崔(密宗) 瑜珈

Tantra Yoga 可能是長期以來最神秘也被誤解最多的瑜珈。 有人視Tantra為黑法術; 由於現代西方過度或偏頗地強調Tantra Yoga藉由轉化性能量及陰陽能量會合以達到狂喜解脫,因此也有人稱它為性瑜珈。

Tantra始於七千多年前的印度,早於各種瑜珈,可以說是最初的靈性科學、哲學與修行法。 Tan意指「擴展」Tra意指「解脫」,因此Tantra的字面意義是「藉由擴展把心靈從無明中解脫出來」。Tantra並不把身體和俗世視為解脫成道的的阻礙,相反地,它認為人體與人類的心智是一個神聖的廟宇,是微縮的小宇宙,蘊含著大宇宙的一切奧秘。Tantra的意思又是技巧,因此,Tantra Yoga藉由各種修行法擴展意識與心靈層面,從粗鈍到精細,從束縛到解脫。這些修行法包括依止上師 (guru-yoga),儀式,持咒,觀想,呼吸,以及提昇拙火能量(Kundalini) 等。在希瓦 (Shiva) 的譚崔經典3 (Tantra Shastra) 裡即針對不同類型的人與頭腦提供了112 種靜心方法。各種瑜珈,如Mantra YogaHatha YogaKundalini Yoga 等可以說都從Tantra Yoga衍生而來。

然而Tantra最重要的不是修行技巧,而是心態,而Tantra的心態即是無心態。所以Tantra Yoga的修行者不棄世,不禁欲,他沒有差別與好惡心地接受整個生命,對一切說是; 因為沒有慾望可以經由抗拒而摧毀,只有經由完全的吸收與接受。接受你將感覺你接受的愈多,慾望就愈少,然後有一個時刻降臨:你完全接受,而所有的慾望都沒了,至上的喜悅降臨。4

 

現在大多數人練瑜珈都以瑜珈體位法為主,其實真正強調瑜珈體位法 (asana)的只有Raja YogaHatha Yoga。還有人批評某些人修福不修慧,其實二者都是瑜珈之路,修福是Karma Yoga,修慧是Jnana Yoga,沒有誰高誰低。佛教淨土宗以持佛號為修行之法,就像Mantra YogaBhakti Yoga。基督教等有神教對神的虔誠信仰與讚美,無異於Bhakti Yoga的實踐。

 

然而宗教,瑜珈,各種靜心都只是一個方便法門,一條回家的路,不是真正的家。

如果貪戀執著路上的風景,就永遠到不了家。

佛陀說:說法者,無法可說;臨濟禪師說:逢佛殺佛

奧修在他的靜心社區引進上百個治療團體。而他說:我的工作就是去摧毀每一種治療。

當萬法放下的時候,風景消失了,路沒有了,家就在這兒。

 

 

後言:儘管瑜珈是一條靜心之路我並不反對為了健康、健身或紓解壓力等理由而練瑜珈 其實這也是Hatha Yoga練習瑜珈體位法 (asana)的本意之一有強健的身體和生命才有機會探索更高的覺悟之路只要瞭解瑜珈在現代已經被賦予各種不同的意義與風貌,依據個人修習瑜珈的目的與需求選擇適合的瑜珈老師和課程就好了

 

 

1. Yama Niyama及其內涵在英譯和中譯上最常有各種出入此處是採用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的翻譯我覺得將Yama翻成「持戒Niyama為「精進」很有意思和佛教的六波羅蜜相呼應。

 

2. 一般將Asana 翻為體位法但是Raja Yoga中所稱的AsanaHatha Yoga不太一樣派坦加利的瑜珈經定義Asana應該安定而舒服」,是為了後續的能量控制與靜心做準備,所以Raja Yoga重視的瑜珈體位法和Hatha Yoga不太一樣以達到平靜的靜坐姿勢為目的

 

3. 希瓦 (Shiva) 的譚崔經典有興趣者可參考﹝譚崔經典The Book of Secrets奧秘之書﹞/ 奧修 (Osho) 著,共九本,涵蓋奧修對希瓦譚崔經典的八十個演講。

 

4. 引申自TantraThe Supreme Understanding, by Osho (存在之詩:藏密教義的終極體驗/奧修著) http://www.newfrontier.com/nepal/osho-tantra.htm

台長: Ivy
人氣(1,91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Shall we Yoga? |
此分類上一篇:我最喜歡的瑜珈姿勢–Head on Shoulder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