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0-04 13:23:18| 人氣1,1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貼系列》悟空傳書評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貼系列》悟空傳書評

 

正標題:從黃粱一夢裡醒來的悟空如你如我 
  副標題:被東方傳統誘拐後的小人哲學 
  適合人群:民主道德衛道士、革命戰士、搖滾二逼青年、擰巴小盆友、以及本慕的友鄰 
  By Amu阿慕 
  (這次太嚴肅了,咳嗽一下,內誰誰,我止咳糖漿喝完了。) 
   
   孫悟空註定是一個經典的革命者形象:無論是吳承恩的《西遊記》,還是後世拿經典開刀時勢造英雄的周星馳《大話西遊》,又或者是後來隨榕樹下與清韻天馬行空殺出重圍的今何在《悟空傳》,他是絕對的民主、自由的標杆性象徵。他藐視權威,權威在他面前也都聽話得像乖孫子,滿天神佛星斗,只有他敢撓撓手笑喝一聲玉帝老兒,只要如來佛祖沒現身,他就當 得起上天入地所向披靡無人能敵的稱頌,更何況他雖然是只渾身毛髮叢生的猴子,但好歹也算個威風八面、有力量有勇氣的陽性生物,化身人形時擁有盛年時代星爺稱得上好看(雖然小有點猥褻)的臉,隨便一措汗毛就能召喚出萬千猴子猴孫(性能力旺盛呀),因此豆瓣上就有這麼個小組,大概是叫做照齊天大聖的標準找物件的吧。 
   但孫悟空也不僅僅是個革命者。 
   
  之一.孫悟空的邏輯悖論 
   
   如果說《西遊記》代表了明王朝時代普羅大眾對暴政的反抗對田園牧歌的嚮往,那麼他被賦予的意義則相比後世的理解要淺薄得多,或者從另一個方面,隱含的內容要深厚得多:無產階級革命者與評論家稱,孫悟空是敢於向既得利益階級(上至帝王將相土下至豪劣紳,總之是剝削階級)發起挑戰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與浪漫主義的英雄,更暗合了毛老爺子那句著名的槍桿子裡出政權沙文主義理論,我不是要貼標籤,但誰都能明白,這個解釋是為革命與階級服務的洗腦闡述。 
   如果我要不靠譜一點,完全可以指出孫悟空才不是一窮二白除了口號就只剩水深火熱的無產階級呢,他有他的花果山水簾洞,還有足夠讓他得意洋洋獨霸一方的猴子猴孫們——活脫脫一出世外桃源的戲碼——他的反抗,更像是中產階級同時懷揣對底層民眾的憐憫與上層社會的不滿發起的充滿浪漫色彩同時隱含私人利益的暴動,在中國近代史上,孫悟空的形象則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如今長眠中山陵衣冠塚的孫逸仙先生。 
   但我決定靠譜起來,那麼我們將從孫悟空愛上紫霞仙子說起,我不認識佛洛德,別拿佛洛德來罵我。 
   原著裡孫悟空是脫離人性與人欲的存在,有些許超凡入聖的理想化味道,而在西方後現代思潮影響下的《大話西遊》和《悟空傳》裡,至尊寶和孫悟空都是活生生愛上了紫霞仙子。(我並不是說,後現代對於中國就只意味著性解放,以及,周星馳是說過後現代是不是北京的酒吧名字,但這只是名詞解釋,與他所受的影響無關,後現代本身就是平民精英化的產物。) 
   孫悟空從不愛到愛的轉變,是由頭上的緊箍咒來體現的。原著裡,當孫悟空識破仁慈施主背後妖精的真相時,唐僧會念緊箍咒,這時,緊箍咒還只限于文化傳統外部的壓力,孫悟空本身是單純的,只有神性(天地不仁)而無人性(漢傳佛教是人性愛的宗教),可以說,神性即是單純本身,但這與王朔所謂每個小孩子都是天使有所不同——AB再回到A,與A一直是A的不同就在於中間體驗的B代表一種經歷和擔待,此A非彼A來的,用成語說應該叫做返璞歸真 
   而進入大話西遊的世界,緊箍咒在一開始就被取下了,是受命運(這個命運實際可以看作是固有的文化意識形態)指引的至尊寶自願帶上去的(這也正印證了上面單純與返璞歸真的區別);唐僧不念緊箍咒了,唐僧的囉嗦重複被萬物不拘於形化,儘管聽得人頭痛欲裂,但是非生理的疼痛,非實質性的疼痛,也隱喻著傳統文化在強大另一面的無能為力,這個時候,本源的人性回歸被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紫霞擋住牛魔王的攻擊,孫悟空追趕飄向太陽的紫霞,心中欲念一動,緊箍咒開始作用,他最終忍不住頭痛鬆開了手(請不要質疑堂堂齊天大聖的忍耐力),而紫霞最終被太陽焚化,完成了一顆燈芯的宿命。 
   ——如果我拋棄一切愛恨情仇,是不是就可以位列仙班,得到世人承認?潛臺詞是,如果我放棄一切意識形態,是不是就可以成為和平的偉人,不再參與凡間爭鬥,說句話就能化干戈為玉帛,名利雙收?革命者孫悟空走在妥協與反抗之間懷揣著邏輯的悖論,他不願意面對的,與其說是自己追求自由的內心,不若說是害怕失去,對已有身份地位的失去,對追求自由之夢的失去。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孫悟空幾乎是這樣喊著口號,用憤怒澆灌金箍棒,打死了淫笑著的牛魔王,然後他轉過頭對師父說,師父師父,我們通過月光寶盒就可以逃生了!求生是較低級的自由,社會責任感則是教高級的自由,孫悟空最後沒能忘記這兩樣自由。有的小盆友喜歡喊,正義正義,多少暴行假汝之名,小盆友為什麼不坐下來平心靜氣想一想,自由自由,多少暴行又假汝之名呢? 
   
   《悟空傳》裡那句著名的臺詞是這麼說的: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得到幾乎所有熱愛自由的年輕人(包括那些身體不再年輕但心靈仍然鮮活者)的追捧與熱愛。如果我沒記錯,其實這句話是唐僧走出寺院時說的,而唐僧那時還不是個明白人——唐僧後來死了,他長得英俊挺拔,懂得常人無法明白的佛理,但他仍舊是死了,他不是個明白人,他以為他懂了,實際上他什麼也沒有懂,沒有懂他的身份註定無法超脫,去西天只是新的枷鎖(革命與反革命的相同之處,一場障礙賽跑,終點有獎品),而不是超脫。 
   不明白的人才會喊出這麼振聾發聵的口號,不明白的人才會覺得世界終有撥開雲霧見青天的一天(因為不明白的人才會覺得世界有雲霧與青天的分別,就好像有東方西方的分別,外面的世界與內心的世界的分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不明白的人這樣感歎說),不明白的人才會覺得,原來烏托邦是可以被量化的,烏托邦裡的人一定是早上七點起床,吃麵包喝咖啡,然後坐寬敞舒適的公車去上班……每一時刻每一秒都安排得如此緊鑼密鼓令人愉悅,烏托邦幾乎成了追求自由的革命者所幻想的對自由壓迫最嚴重的社會形態(要澄清一個觀點,不明白的人,並不包含肯定或否定,下文將要論及的善與惡,同樣不包含人為的肯定或否定,我現在可怕豆瓣上小盆友們那活生生欲除之而後快的語言暴力了)。 
   那麼結論很明顯,無論你承認與否,人們與其說是對自由不懈追求,不如說是對描摹心中自由的象徵孜孜不倦。 
   
  之二.東方形象的傳統與突破 
   
   即便在國外,孫悟空(Monkey King)這個形象也俘獲了一大批切格拉瓦式的支持者,孫悟空齊天大聖身上萬物無情的佛性為他們帶來與基督教截然不同的宗教體驗,自己沒有的就是好的,大家可高興了,高興起來,也就不管到底佛是什麼上帝是什麼了——佛說,無情即是有情,道德經裡乾脆直接寫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李耳筒子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明白了,人就是人,也只能是人,超脫人的存在絕不能給人帶來升仙永生的幸福感,甚至百分百有可能墜入相反之地,那便是妖。 
   《悟空傳》最大的看點在於,它提出了值得玩味的神妖人分野的具象標準。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玩過網易公司出品的大話西遊這款網路遊戲,與後來居上的夢幻西遊不同,大話在系統設定上更多參考了傳統東方哲學,就以仙、人、妖的不同法術技能做個比較。仙主法術攻擊,妖主輔助狀態而人主封印,當然,這個是跟每個中國人都是天生的陰謀家的陰謀論分不開的。 
   隱含在這種設定背後的意義是,神仙是話語權的把持者,人是話語權的跟隨者(為了避免被人追殺,我擅自將某權威翻譯家翻譯的盲從者改成了追隨者,懶得跟小盆友解釋盲從者不包含歧視),而妖是反話語權單一化的對立團體。說得更淺顯一點,基本上,在政治產生之後,按照西方的分類方法人被劃分成三種,第一種是絕對以全人類(或大部分人、普羅大眾)的利益為立場的知識份子,在中國他們叫做聖賢,在西方他們叫做公眾的良心;第二種是以分裂的集體利益為立場的政治領袖,在中國他們叫做領導,在西方他們叫做政客,當然在中國,一直民眾對領導有一個要求,即他們既要作為一個政客,又要作為一個聖賢,而這兩種角色之間總是會存在各種各樣無法逾越的意識形態矛盾,比如中國古代就有這樣和那樣難兩全的說法;最後第三種就是普羅大眾了,他們被影響,將生命花費在普通的事物上,以最默默無聞的方式參與世界,並未完全睜開眼睛看這個世界。 
   當然也有不同,與知識份子相比,東方哲學語境中,對聖賢的要求顯得過於苛刻了,他們不僅僅擔負著所謂民族的理性與良心,還承擔著道德楷模標杆的責任,單單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難以實現的兼愛理想(我對不起儒家和墨家)。 
   並且,這裡還有一個矛盾,按照正常理解,所謂仙,應該是指這些理性的知識份子指聖賢,而所謂妖,才是政客與領導,但無論在哪個國家哪種意識形態,掌握絕對話語權的並非仙而是妖,或者說,從西遊記原著開始,甚至從人類歷史一出現私有制與政治開始,仙與妖之間就不存在清晰的分野與界限,妖在某些時候具有神性,仙在某些時刻也展現出魔性,在平時,他們仍然都是普羅大眾的一員——虛無主義者如尼采說,上帝死了,因為上帝也要吃飯拉屎結婚生子。上一段慕派克的話,在允許與禁止之間,在合乎常規與異乎尋常之間,以及在標準和古怪之間,存在著令人困惑的無人煙地區和忽明忽暗的地帶……有些允許做的事幾乎成為禁忌,有些禁忌又近乎允許。 
   
   無法不提到大話西遊的結局,孫悟空師徒四人通過月光寶盒完成一次五百年的穿越,才發現世事的定數在於天道,而天道在於民心,普通人無意識的看客心態才是決定世界運行的最大力量。究竟之前的時間旅行是夢境,抑或是眼前嫋嫋炊煙虛實難料?孫悟空一時想不清楚;我們究竟是該面對完整的人生,還是追求某一個年輕時刻的燃燒呢?孫悟空一時想不清楚。 
   在這種情況下,孫悟空作為承擔傳統東方哲學理想與西方人本位思想的統一體,出現在後現代結構風潮中,巋然屹立,我們有理由相信,他應當走得更遠,他應當絕不止步。 
   可惜的是,原著裡的孫悟空成了鬥戰勝佛,佛性得證與否我們不得而知,或者這只是比當初的弼馬溫稍高級些的稱呼;大話裡齊天大聖穿過一個夢境,在玄虛中成全自己的欲望,並引導自己走向玄虛——無因無果,無愛無恨——可那活生生的悖論又有幾多人真能明白?假若天道不仁,齊天大聖吊兒郎當離開擁抱著的夕陽武士與紫霞時,流出眼睛的僅僅是水嗎?只有悟空傳,今何在選擇了讓人間的標杆被人道倫常摧毀(而非天道),並無力地寫下結局,讓流落下凡的仙女種下孫悟空死後化身的石頭,種下希望——不是今何在不明白,而是他太明白,太明白真相的可怕,太明白瞭解真相者對不瞭解真相者所作的解釋無論如何都將蒼白無力,與其如此,不如留下一個令人莞爾的希望,書是要賣出去的,寫書的人是要掙錢的。 
   孫悟空原本可以在四五百年前的吳承恩手裡就被證明是一場自我不得解脫的假嗨,卻是在四百年後,才有人勇敢地將真相說出來,還說得如此委婉如此淺白。 
   
   我認為對你我都好的,你認為對我的好處大於對你的好處,你提出對大家都有利的方法,我也無法百分之百信任——這或許根本不是信任與否的問題——第一個發現文化相對論的人真是從古到今最大的天才,也許第一個書寫下定義的是道可道非常道的老子,而他可能不是並不如老子那般聖賢,但他一定是不世出的天才。 
   
  之三.我用小人的語氣來問你:你睡醒了沒? 
   
   你睡醒了沒? 
   沒醒就繼續睡 
   夢裡面很美 
   
   你睡醒了沒? 
   醒了就別裝睡 
   夢外面同樣美 
   (這個,貌似是S攝影作品睡和醒(asleep and awake)的臺本來著?我忘記了。反正你們也都不知道S是誰。。而且,我翻譯實在很破裂,不過應該是這個意思,我要說的也就是這個意思。) 
   
   社會學的發展成功地限制了個人自由,於是個人對社會的反抗也就極有源頭地理所當然起來。這幾乎是個無解的問題,要麼選擇個人自由的無限放大,同時社會陷入相互抵消合力為零的怪圈,要麼選擇適當壓抑個人自由,產生能夠令社會前進的正合力——如果有可能,我想最初定下現代社會格局(起碼是現代民主主義社會的格局——包括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社會主義格局)的馬克思筒子一定不願意做這樣的妥協——個人自由是一個人賴以度生的根本,但社會賴以發展的關鍵就在於,通過各種合力抵消個人絕對自由對社會的侵蝕。 
   馬克思是個人才,還夠不上天才的地步,我們要是可能,應該敲醒他,把他從墳墓里拉出來,讓他想出一個既不損害個人自由又能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更加合理的社會模型——或者,我們在等待天才。 
   當然,我說的是適當,我們可以選擇在不反抗整個社會的基礎上與某些不適當的勢力進行博弈,套用西方的人物稱呼,事實上,一個成熟社會所標榜的完整的道德體系正是知識份子與政客相互博弈的產物(我請求大家不要將政客理解為當政者,我怕了你們了小盆友)。 
   
   原來人類所有對宇宙的探索都不過是黃粱一夢,我們終究還是在小種群間勾心鬥角,妄圖以南風壓倒北風,或者東風壓倒西風,假若四面八方都有風吹來,我們就只好乾瞪眼生悶氣,責怪為什麼要有人跟自己掛不一樣的風球,想著自己的風的是為了讓世界更幸福,別人為什麼會來搗亂呢——每個人都這樣想,每個人。 
   孫悟空醒來了,他決定當一個小人,他吊兒郎當地離開擁抱著的夕陽武士紫霞仙子和城牆下一大群看熱鬧的人,吐吐舌頭,呼一口氣,愛情跑遠了,反社會變成一場假嗨,絕對自由的頭腦也接受了緊箍咒的存在,這一刻,他要是再動凡心,也就只是動心思而已了,緊箍咒居然聽話地不起作用了。 
   就是這麼回事情,這世界仍舊兜兜轉轉,這世界仍然等待天才,只可惜孫悟空不是天才,你知道,寫孫悟空故事的都是人,人創造的如你如我,歸根究底不過是人才。意識到自己是人才而不是天才,這就是夢醒了嘛。 
   
  PS.推薦與本評論相關的幾本相對比較容易理解的書籍,本評論權且當作抛磚引玉: 
  1.(德)黑格爾《小邏輯》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34259/ 
  2.(美)J.D.塞林格《九故事》http://www.douban.com/subject/2161892/ 
  3.(英)伊恩.班克斯《捕蜂器》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80899/(這個翻譯版本貌似不太通順來的,但國內也只有這一個翻譯版,不過英文原版也不難看懂。) 
  4.(美)安德.蘭《阿特拉斯聳聳肩》http://www.douban.com/subject/2302217/ 
  5.(美)查理斯.馬特森《我是傳奇》http://www.douban.com/subject/3021566/ 
  6.(美)雅各比《烏托邦之死》http://www.douban.com/subject/2336042/ 
   順便說,我討厭有板有眼的引用,所以別跟我說我的引用不對頭或者我的引文沒有注明是誰們跟誰們寫的,您都懂,您自己留著吃火鍋的時候說給您的粉絲聽好了,別跟我說,您可千萬別跟我說。

台長: 梅庭過
人氣(1,144)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轉貼系列 |
此分類上一篇:《轉貼系列》亂倫之歌易好,純愛之曲難工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