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5-09 21:05:22| 人氣1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尊敬做好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禮記.檀弓下》
齊大饑,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 !」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

春秋時代,齊國發生了大饑荒,有個叫黔敖的人,在路邊放置飲食接濟路過的難民。當有個人用袖子遮著臉,拖著疲憊的腳步,跌跌撞撞地走來時,黔敖便拿了食物和飲水喊他:「喂!來這裡吃東西!」那個人抬起臉瞪著黔敖說:「我就是不接受這樣無禮的施捨,才會餓到這種地步!」黔敖立刻為自己的態度道歉,但那個人卻不接受,仍堅持拒絕進食,後來終於餓死了。當時曾子聽了這件事後,不太以為然,他說:「用不著這樣吧!若招待的人真的很不禮貌,你可以拒絕,但人家都道了歉,就可以接受啊!」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嗟來之食」,用來比喻以不禮貌的態度招呼人來吃的食物,後則泛指侮辱性或不懷好意的施捨。

===================
兩年前曾瀏覽了美國前財政部長魯賓所出版的書『不確定的世界』,書的內容記不清楚了,不外乎是他於財長任內與世界其他國家財經決策交手的經驗。

其中印象很深的一段是魯賓提到奧援第三世界的經驗,他曾覺得他們飯都吃不飽了,還不願意放下身段,還做些不理智的決策。但最後他也體悟到,再貧困的人也要活得有尊嚴。這讓我想起我們老祖宗『不食嗟來之食』的教誨。
===================

嘉宇生日前幾天,他問著小牛要帶什麼東西到學校。我已不記得一年級時他的生日是怎麼過的,但在幼稚園的時候,我們會依他們的喜好訂製造型獨特的生日蛋糕帶去幼稚園和小朋友分享。

今年嘉宇問著要帶什麼去學校時,我突然有種不同的想法告訴小牛
「我覺得能不要帶,就不要帶吧!國小不像幼稚園,幼稚園一個月兩萬元的學費,唸得起的,家裏環境應該都還過得不錯。但國小也許不是每位小朋友的家庭環境都很好,如果大家都養成這樣的風氣,那些生日沒有辦法帶東西的小朋友不是會覺得很難過嗎?」

小牛同意我的看法,但這對嘉宇似乎有些困擾,他說了班上同學都有帶餅干或糖菓到學校分享,他也應該要帶。

社會科學有時就是如此,不是只有對錯的結果,出發點不同,兩個不同的結果,都可以看成是對的。從分享的角度,我們不能說嘉宇有錯,另一方面我想著,如果真是家裏環境不是很好的小朋友,當班上有同學帶餅干糖菓到學校,他們應該也很高興才對,現在的小朋友心思雖成熟,也許沒有我想像因為帶不起東西分享而難過的問題。想想,我們還是讓嘉宇帶了一些餅干去學校。

或許只要懷著善意恭敬的心,做就對了,想得太多反而容易失去了成就好事的機緣。

台長: Tony
人氣(17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