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2-18 09:20:46| 人氣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營業秘密外洩 好發期又來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2006.12.18 03:25 am


企業最容易洩密的時間是何時?根據一項研究指出,農曆年及6、7月是最容易洩密的時間,因為是員工離職、跳槽的高峰期,營業秘密外洩的風險也隨之升高,如果企業沒有事先做好管理,就有流失內部機密的可能。

知識經濟時代,技術、資訊、營業秘密等無形智慧資產,對企業的競爭力已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性。而產業變動日益頻繁,因人才流動、管理不周等因素,發生營業秘密外洩問題也逐漸增加。

前微軟副總裁李開復去年離職,跳槽到Google,讓微軟大動干戈,不惜採取法律途徑。檯面上,微軟是針對Google的「挖牆角」行為而來;私底下則是憂心李開復負責的技術和產品等核心技術,與Google業務有關,會影響微軟的產品競爭力。

接觸營業秘密最直接的管道就是員工,一份由經濟部技術處95年海外培訓研習班成員作成的研究報告指出,從員工進入企業的那一刻開始到其離職為止,在不同的時間點,都有營業秘密外洩的可能性,企業應設有對應的配套管理機制,才能有效管理企業內部的秘密。

該研究報告指出,企業營業機密外洩風險高,主要是因為企業在營業秘密管理的死角隨處可見,諸如電話、影印機、傳真機、列表機、電腦、網路等設備,都可能是外洩機密的途徑,企業在管理上須提高警覺。

政大智財所副教授、明年元月即將到威剛擔任營運長的周延鵬表示,企業高階人員不是主要營業秘密的創造者,低階、中階人員才是,而這些人員也最易洩露營業秘密。防止營業秘密外洩之道,並不是透過事後的訴訟,而是在員工決定離職、要走出企業大門前,做到讓員工不會洩露經手的機密。

周延鵬表示,國內企業容易發生營業秘密外洩,主因是大部分公司沒有很好的制度,可以留下員工的秘密。因為沒有落實知識管理(KM)、作業流程,所以,即使營業秘密有可能外洩,也無法預先防範。

周延鵬舉例來說,企業在研發(R&D)的過程,即應訂有規定,每一個電子檔、影印本,都要嚴格管理,且三不五時,要持續教導、訓練員工提高警覺,加強法律責任的認知。

【2006/12/1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台長: TaiwanBright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