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5-02 03:41:48| 人氣58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片油桐花 一頁殖民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作者: 方偉達/美國德州(生態學博士生)


貴版五月一日刊載陳永松君大作「桐花與吳郭魚的鄉愁」,認為桐花除了是台灣客家人的象徵,同時也是新台灣人的共同印記;桐花若作為陳君屬意「台灣的國花」,筆者認為就歷史陳因,有諸多不妥。

桐花自大陸引進台灣的年代為一九一五年,當時日本殖民政府完成全島的林野調查,同意將次等的林地給商社經營,所殖民的林地面積超過農田面積。就在當年,殖民政府民政部殖產局默許日本三菱製紙輾轉從中國長江流域將油桐和木油桐運到台灣,企圖以油桐(桐油)高經濟價值作物,替代原有清據台灣時樟木(樟腦)生產地位,以賺取更多台民血汗錢,為日本邁向亞洲軍事霸權的物資生產機器鋪路。

日本殖民政府剛鎮壓新竹北埔動亂的伐木原住民和樟腦工人(史稱北埔事件)之後,為嚴密控制林務,正需要比樟腦更容易掌握的經濟作物。更重要的是一次大戰開打,日本商人見油桐有商機,可以當作陸軍(槍櫃、火車枕木)、海軍(艦殼防水桐油)或民生(木屐、火柴棒、木飯盒、和式床板)原料,於是將台灣原生相思樹林悉數砍除,誘迫台人在台中、南投、高雄及屏東栽種「木油桐」,在苗栗栽種「油桐」,以做為軍事和民生用材。

台灣人被日人油桐經濟殖民的悲哀尚不只此,隨著科技的進步,加上油桐的材質不如南投梧桐,在一九六○年木材銷日的年代,台灣原料淪為日本家具生產機器下的退貨品。在日本商人指稱台人以「油桐」冒充「梧桐」的年代,油桐抽屜外銷悉數被日本退貨,辛苦栽種油桐的客家人血本無歸,台灣又淪為經濟殖民下的受害者。

桐花是經濟殖民下的孓遺植物,作為歷史見證未嘗不可,但是油桐含有皂素毒,其種子更會致命,未必是理想的生態植物。油桐雖美,宛若五月飄雪。但吾人在桃竹等地做生態田野調查,看到滿山的油桐,朵朵燦爛宛若白頭西施,訴說的都是台灣改朝換代的殖民經濟興衰。

資料來源:2004.05.02 中國時報
圖片來源:http://yms.idv.tw/yms/ncue87b/travel/fire/index1.htm

延伸閱讀:桐花與吳郭魚的鄉愁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4050100196,00.html

台長: AJ
人氣(58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