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1-15 18:55:21| 人氣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人才培育談提昇大學生的創造力與就業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千秋報】統一編號:26433832    國立臺南大學博雅教育講座,於115日上午邀請國家教育研究院代理院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王如哲教授蒞臨演講。王院長,畢業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任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所長、致遠管理學院副校長,致力於教育知識管理、知識經濟與教育、教育行政學、比較教育及高等教育等研究。精彩的演講,熱烈的交流,開拓南大學子新視野,獲得與會師生的肯定。

王院長首先剖析目前臺灣教育所面臨的挑戰,他提到,過去十年來,大專校院發展趨勢走向大學數量遞增,學院及專科學校遞減的情勢,但高等教育快速擴充,雖為社會培育更多高等專門人才,對經濟、社會、產業的發展功不可沒,但同時也造成臺灣大學精英教育本質,朝向普及化的發展方向。惟大學教育若只以就業為目的,而窄化為「職業教育」,並不一定保證未來的大學畢業生能充分就業,其能力也未必可配合產業發展的需要。

    王院長談到,臺灣在「全球人才指數表現」與亞洲四小龍比較,僅略高於韓國,但韓國在進步中,反觀臺灣正處於下滑階段。當前高等教育正面臨少子化,影響未來高等教育的潛在入學人數下滑。另外,替代性學生來源缺乏,也導致高等教育機構將來可能面臨招生不足的窘況,對臺灣產業人才需求可能造成負面的影響。為解決此種情況,教育界應積極將終身學習概念引進高等教育體系,調整大學入學的結構與型態,重新規劃入學制度與招生方式,增加成人入學的機會,以回應社會變遷與成人對回流教育的需求。

    王院長提及創造力的重要性,創造力是有附加價值、獨特性、神秘感、想像力的。教師可透過創意教學,在課堂上使用更有趣、更有效、更富想像力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和想像空間;利用創造力教學,教師可指導、啟發學生的創造力程度並培養其創造的能力,相對地給學生魚,還不如教學生怎麼釣魚。王院長提醒在座師生,就業並不等於就業力,「就業」關注的是大學畢業生在特定的短期內能否找到工作,進入職場服務;而「就業力」關注的是在專業領域的長期生涯發展,甚至可轉換至不同專業領域的工作能力之培養。若要具有就業力,便要培養特定技能及其相關的知識,例如特定領域的理論性知識;特定領域的經驗、實務方法知識,例如瞭解複雜社會、組織和技術體系;更為廣博的能力,像是問題解決能力、分析能力、口頭表達技能;最後是行為態度上的特質,比如主動性、適應性、批判思考、領導統馭等。

    演講最後,王院長期許學生們能利用現有大學提供的課程、各項資源提升自我的就業力及相對應的待人處事之應變能力;教師們能協助啟發學生的各種天賦,臺灣的教育未來能再次作育各界英才。

台長: 蔡本文
人氣(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