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8-03 20:43:53| 人氣73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金剛經集成 妙行無住分第四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分解】

  妙行者,無能行,無所行。所謂行無所行,雖行而不著於行也。第七識就是一個行字,有所行就不能無住,有所住就不能清淨本然,週遍法界。所以這行而無行,住而無住的妙理,非九地十地菩薩,不能知其奧妙。故四禪四定,都不能脫離這個行陰之苦。今言妙行無住者,就是說的不著相布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住相就是住虛妄,若不住相,就不為妄境所動。不為妄境所動,則不生不滅,清淨本然之體,迥然獨露矣,此不住之住,才是真妙行也。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布施、佛法六度之一。分三種。(一) 財施、(二) 法施、(精進不倦、禪定不差機、智慧不顛倒、說法。謂法施。) (三) 無畏施、(凡人在驚恐畏佈之中、我力所能及的地方、不避艱難、就要去救他、即謂之無畏施。)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虛空。太虛之中。無有纖毫隔礙、蕩然空朗、非心思可能度量也。可思量不[s1] 不也[s2] 、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檀波羅蜜(布施) 彌勒頌曰

 

 施門通六行  六行束三檀

 資生無畏地  聲色勿相干

 二邊純莫立  中道不須安

 欲覓無生處  背境向心觀 

 

尸波羅蜜(持戒) 彌勒頌曰

 

 尸羅得清淨  無量劫來因

 妄想如怨賊  貪愛若參辰

 在欲而無欲  居塵不染塵

 權於離垢地  當證法王身 

 

羼提波羅蜜(忍辱) 彌勒頌曰

 

 忍心如幻夢  辱境若龜毛

 常能修此觀  逢難轉堅牢

 無非亦無是  無下亦無高

 欲滅貪瞋賊  須行智慧刀 

 

毘離耶波羅蜜(精進) 彌勒頌曰

 

 進修名焰地  良為慧光舒

 二智心中遣  三空境上祛

 無明念念滅  高下執情知

 觀心如不間  何啻至無為 

 

禪波羅蜜(禪定) 彌勒頌曰

 

 禪河隨浪淨  定水逐波清

 澄神生覺性  息慮滅迷情

 遍計虛分別  由來假立名

 若了依他起  無別有圓成 

 

般若波羅蜜(智慧) 彌勒頌曰

 

 慧燈如朗日  蘊界若乾城

 明來闇便謝  無暇暫時停

 妄心猶未滅  乃見我人形

 妙智圓光照  唯得一空名

 三大僧祇劫  萬行具齊修

 既悟無人我  長依聖道流

 二空方漸證  三昧任遨遊

 創居歡喜地  常樂逐忘憂 

 

彌勒頌曰

 

 若論無相施  功德極難量

 行悲濟貧乏  果報不須望

 凡夫情行劣  初且略稱揚

 欲知檀貌狀  如空遍十方


 [s1]可思量不之()字與()同讀否

 [s2]不也之()字讀弗

 

【概論】

  本分,說住心的方法。無所住者,內不住我,外不住人,中不住所施之物。如同鏡子照物一般,隨來就應,隨去隨了,要在離眾生的塵相。色、聲、香、味、觸、法、就是六塵。為什麼單單先言布施,要不著相呢?因為佛法,原有六度,第一是布施,第二是持戒,第三是忍辱,第四是精進,第五是禪定,第六是智慧,布施度貪慳,持戒度淫邪,忍辱度嗔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癡,世上最好的事,是慈善,但是慈善,應以布施為先,所以布施,實為六度中之第一。有此存心,對人可行施捨,對自己可戒貪慳。不過菩薩行布施,要不著相,因為著了相,就是落一個眼悅色,耳樂聲,鼻臭香,舌甘味,身觸慾,及法(法即指心言)有較量分別的處境,還是一個自性的眾生,有此貪著,便昧了菩提的本覺。為什麼先言色,因為眼根色業為尤重也。如來佛,又恐後世修行的人生疑心,說布施,原來是為求福,若不住相,就是空,何以有福?所以又言,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更大。總而言之,就是說菩薩布施,雖專為求福德,但是若求福德之心著相,福德雖有,卻不大。若是離相,則福德就不可思量。並且說這個不可思量的福德,好似十方虛空式的,不可思量之大。(自東看皆是西,自南看皆是北,自上看皆是下,自下看皆是上。東西南北,是人定的名稱,實則無中無邊,就是六根圓通,四虛無礙的意思。)

 

【講義】

  佛再曰:「須菩提」乎!菩薩於無上正等正覺之法,應該不著相布施。不著相布施,就是要六根清淨,離開色、聲、香、味、觸、法(心) 的塵相。(施者忘施,受者忘受,並要忘所施之物。似此施空,受空,物空,謂之三輪體空。) 佛又曰,「須菩提」乎!菩薩應該不住相布施,是什麼緣故呢﹖因為著相布施,是局於有相,實在眾生之相,等一微塵,縱能獲福,并不久遠。若不著相布施,能夠三輪體空,就無相可住。似無住相的福,其福德就不可思量。佛又曰,「須菩提」乎!你說東方那個樣子無邊際的虛空,可以心思度量否﹖須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思量。佛又曰,「須菩提」乎!你說南西北方,同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合上下為九方的虛空,那個樣子無邊際,可以心思度量否﹖須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思量。佛又曰,「須菩提」乎!菩薩應該照我善護念,善付囑之教,如是降伏其心,如是常住其心,再不必另求住心也。

 

台長: 後學
人氣(733)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金剛經集成 |
此分類下一篇:金剛經集成 如理實見分第五
此分類上一篇:金剛經集成 大乘正宗分第三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