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2-02 11:04:13| 人氣1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致知的極點 (第十六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第十六講  致知的極點
  如果人能夠致知,達到虛無妙境,虛空妙有的時後,便可達到大智慧的極點,又能誠心誠意的守靜達到最高的止境時後。那麼萬物的生長、孕育、死亡,我們就能夠從無形的氣胞,觀察到有形的物體;又從有形的物體,觀察到無形的氣胞,這些生生化化的過程,我們不難去發現它,週而復始,循環不息的奧妙。
  因然萬物是眾多的,但是最後還是要回歸到生命的根源。所以萬物回到自己生命根源的,就叫做「靜」,靜也就是回復到自己真我的生命。回復到真我的生命,才是真正的長生。知道什麼是長生的人,可說是明白什麼是「假我」,什麼是「真我」的人。如果不明白靈性不滅的人,大多是,胡思亂想,或是異想天開的人,因此容易輕舉妄,往往就要招來災了。
  因此想珍惜真我的人,他能容受一切,無所不包,所以這種人的心胸開朗,更是大公無私的人。像這樣至公無私的人,就會將挽救蒼生視為己任,這就是聖人了。所以聖人也稱為「王」,既然是王,必然是順天行事了。能夠順天行事,就合乎真常之道了。能夠合乎真常之道的人,就是假我的肉體死了,也就不會墮入六道輪迴了。

台長: 後學
人氣(11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老子新說 |
此分類下一篇:國君的治世 (第十七講)
此分類上一篇:古代的有道之士  (第十五講)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